伊赫什德王朝

伊赫什德王朝

伊赫什德王朝(al—Sulalah al—Ikhshidiyyah)。阿拔斯王朝時埃及突厥人建立的地方封建王朝(935~969)。935年,由突厥將領穆罕默德·伊本·突格吉(Muhammad ibn Tughj,935~946在位)所建立。伊本·突格吉的先祖為拔汗那突厥人,其祖父和父親曾在宮廷中任職,他曾任軍事將領。圖倫王朝覆滅後,原埃及領地處於動亂割據狀態。935年,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拉迪任命伊本·突格吉為埃及總督,賦予行政、司法和收稅的權力。

簡介

伊赫什德王朝(al—Sulalah al—Ikhshidiyyah)
阿拔斯王朝埃及突厥人建立的地方封建王朝(935~969)。

935年,由突厥將領穆罕默德·伊本·突格吉(Muhammad ibn Tughj,935~946在位)所建立。伊本·突格吉的先祖為拔汗那突厥人,其祖父和父親曾在宮廷中任職,他曾任軍事將領。圖倫王朝覆滅後,原埃及領地處於動亂割據狀態。935年,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拉迪任命伊本·突格吉為埃及總督,賦予行政、司法和收稅的權力。他即任後,完善政府機構,擴建軍隊,平息了動亂,派兵先後收復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並將希賈茲地區置於其勢力範圍,對麥加、麥地那兩聖地派軍隊給予特別保護。為表彰他的功績,639年哈里發授予他古波斯王侯的尊號“伊赫什德”。從此,他雖名義上臣屬哈里發,向國庫上繳稅收,而實際上處於半獨立狀態。他恢復和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使經濟得到發展。946年,伊本·突格吉去世後,由兩個兒子相繼埃米爾位,因無能力管理朝政,由衣索比亞黑奴出身的宮廷太監艾布·米斯克·卡夫爾執掌政權。遂加強軍隊建設,多次打敗摩蘇爾哈姆丹王朝對敘利亞的進攻,並有效地阻擊了北非法蒂瑪王朝的二次大規模襲擊,保衛了王朝的領土。王朝遵奉遜尼派教義,設卡迪管理法律和宗教事務,各地由派出的軍事將領主政。在伊斯蘭文化方面,該王朝無有大的建樹。

滅亡

王朝的末代埃米爾艾布·法瓦利斯·艾哈邁德僅11歲時執政,突厥將領與黑奴將領爭權,國勢大衰。969年,北非法蒂瑪王朝將領昭海爾率大軍攻入埃及,王室不戰而降,伊赫什德王朝滅亡。

相關條目

伊赫什德王朝伊赫什德王朝
宗教 歷史 伊斯蘭教 埃及 封建王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