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圖斐利

伊本·圖斐利,阿拉伯中世紀哲學家和醫師。拉丁名亞勃百色。約12世紀初生於伊斯蘭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格拉納達東北的瓜底克斯。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關於他的家庭、個人身世和受教育情況不詳。他在塞維勒和格拉納達學習醫學和哲學,後在格拉納達行醫,曾任阿爾莫哈德王朝統治者阿布·雅庫布·優素福(1163~1184)的御醫。1182年,他推薦伊本·路西德接替他的御醫工作。1185年卒於摩洛哥。哈里發雅庫布·曼蘇爾(1184~1199)參加了他的葬禮。相傳,他寫有醫學、天文學和哲學方面的大量著作,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哈義·伊本·葉格贊》留傳迄今。該著作有多種文字的譯本,最早的拉丁文本見於1671年。有人認為它是《魯賓遜漂流記》的雛型。雖然他並不主張人脫離社會而獨居,但在其哲學故事中卻描述了生活於孤島的自然人的生活過程。自然人可以不受天啟,無需他人傳授的知識,僅僅藉助於自身對外界的觀察與認識,經過7個階段(每個階段為7年)而於49歲時,可達到對自然、諸天體、絕對精神實體──真主和對自身的真理性認識。他受新柏拉圖主義和蘇非派神秘主義的影響,認為出神是達到最高真理和接近真主的手段。他認為,宗教與哲學是和諧的,均可達到同一真理。但一般民眾由於思維能力有限,只適於信奉宗教信條,少數哲人則能了解超宗教的真諦,而真正能達到證悟真主的本體的人更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