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大學

仲愷大學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廖仲愷先生名字命名,服務於區域經濟和現代農業、以現代農業技術為特色,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多科性省屬本科紀念大學。學校前身為“仲愷農工學校”,創建於1927年,偉大的革命者、傑出的婦女運動領袖何香凝首任校長15年,制定了“注重實驗,扶助農工”的校訓。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更名為“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為全國重點中專,培養了數以萬計從基層農業技術幹部到共和國省部級領導、工程院院士等優秀人才。1984年,經國家農牧漁業部、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大學,“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校名由國家副主席王震題寫。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27年03月,仲愷農工學校成立。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議、國民黨中央為紀念廖仲愷先生愛護農工的意願而決定創辦的,何香凝先生任首任校長。首批招生98人,分讀三年制蠶絲本科與一年制蠶桑實習科。
1943年01月,學校改名為廣東省立仲愷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1950年01月,學校改名為廣東省仲愷高級農業技術學校。
1954年03月,學校更名為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
1984年08月,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原國家副主席王震將軍題寫校名)。
2008年03月,學校更名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止到2015年6月,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有博士後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副省級(廣州市)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研究中心13個。以及多個校級研究中心、實驗室。

主要科研機構 博士後工作站 綠色工程研究院
院士工作站 廣東省仲愷動物繁殖調控機理院士工作站(2015年3月與曾溢濤院士簽署合作協定)
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高校)熱帶亞熱帶花卉與園林植物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水產病害與水禽養殖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廣式傳統食品加工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
省級研究中心 廣東省嶺南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高校)嶺南特色食品加工與智慧型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土地復墾植被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產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高校)水禽健康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水禽健康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生物入侵預警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落葉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人工環境標準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香精香料(仲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產品冷鏈運輸與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植物引種馴化與選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食品質量安全溯源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術成果

學校擁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8個,省級精品課程23門,省級科研平台18個。近五年,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292項,其中國家級73項,省部級452項。學校到位科研經費近兩億元,其中在2014年,學校理、工、農、醫類科研經費列全省第12位;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30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獲授權專利127項,其中發明專利37項,學校共出版學術著作132部,發表學術論文近5000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48篇。
2004年,以當時任職於園藝系的王英強副教授(時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在讀博士研究生)為第一作者的論文《一種新的自花授粉機制——花粉滑動》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Nature》雜誌上發表,實現了廣東省學術界在該雜誌發表論文零的突破。[3]
學校在保水保肥技術、水禽健康養殖、花生育種、獼猴桃、鷹嘴桃、藍莓、銀杏等優稀水果培育、甜糯玉米雜優利用、病蟲害防治、嶺南特色農產品加工、觀賞花卉培育、草坪草培育、行業與地方標準制定、農林產業規劃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學術資源

圖書館
學校圖書館藏書155萬冊,電子圖書320萬冊,各種類型數字資源庫18個。建有完善的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
學術期刊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報》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創刊於1988年。截止到2013年,本刊現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期刊網》入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農業文摘——植物保護》收錄期刊、《中國農業文摘——園藝》收錄期刊、《中國農業文摘——土壤肥料》摘錄期刊。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截止到2015年6月,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體育部等1個教學部。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二級院系專業設定
二級學院 專業
農學院 農學、植物保護、種子科學與工程
園藝園林學院
園藝、園林、草業科學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技術、生物科學
經貿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會展經濟與管理、投資學、農林經濟與管理
管理學院
財務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
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輕工食品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包裝工程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製冷與空調技術[創新班])
化學化工學院
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套用化學(分析檢測[創新班])、套用化學(塗料[創新班])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科學
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
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外國語學院
商務英語、英語、日語
城市建設學院
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計算科學學院 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社會工作
動物科技學院 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體育部 負責體育課教學與活動開展工作

學科建設

截止到2015年,生物化工學科為省級優勢重點學科,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學校於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截止到2015年,有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林學、植物保護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2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農業推廣、風景園林、獸醫3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含15個培養領域)。
截止2015年,擁有12個副高職稱授權學科。分別為:
1、化學工程與技術2、作物學3、生物學4、農林經濟管理5、植物保護6、園藝學
7、林學8、機械工程9、食品科學與工程10、草學11、環境科學與工程12、畜牧學。

教學成果

學校始終秉承“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是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擁有1個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以及多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廣東省首批協同育人平台、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3門省級精品課程;2010年至2015年,編寫出版教材112部,其中省級精品教材1部;獲近兩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截止到2015年8月,學校本科專業學科覆蓋農、工、理、經、管、文、法、藝八大門類,招生專業54個(其中16個名牌、特色專業,含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
主要教學平台 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培訓基地 仲愷-廣東清遠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仲愷-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省級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化學與生物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物理與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自動化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設計藝術造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經管類綜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械與控制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協同育人教學平台 廣東省現代農業產學研協同育人基地

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5年6月,學校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423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專任教師的648人;現有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2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2人,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10人,珠江科技新星4人,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14個。

對外交流

截止到2015年,學校已經與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交流,並先後與英國貝德福德大學、布萊頓大學、利物浦大學、布魯內爾大學、諾丁漢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夏威夷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台灣靜宜大學、日本創價大學等歐、美、亞、大洋洲十幾個國家的學校建立了校際聯繫或合作辦學關係。

學校領導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現任領導一覽表
校名
姓名
職務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高志青 書記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駱少明 院長、副書記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何斌 副書記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向梅梅 副書記、紀委書記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易洪陶 副院長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瞿志印 副院長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田允波 副院長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李小琴 副院長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歷任校領導一覽表
校名 姓名 職務 任期 備註
仲愷農工學校 何香凝 校長 1927——1942
仲愷農工學校 何品良 代校長 1927——1934.6
仲愷農工學校 范其務 代校長 1934.7——1935.7
仲愷農工學校 金曾澄 代校長 1935.8—1940.11
廣東省立仲愷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陳頌碩 校長 1942——1949.2
廣東省立仲愷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鄭作勵 校長 1946.7—1949.2
廣東省立仲愷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張任俠 校長 1949——1950
廣東省仲愷高級農業技術學校 楊瑾英 校長 1950——1952 與廣東省農幹校成立一個黨支部
廣東省仲愷高級農業技術學校 劉向東 兼校長 1952——1954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
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 王更生 兼校長 1954——1957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
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 陳君霸 代校長 1957——1958
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 賈柏林 兼校長 1958——1961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
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 張斌 兼校長 1962——1968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
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 石進明 兼校長 1973——1981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
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 郝向前 兼校長 1983——1984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郭寶江 院長 1986——1991.5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劉筠謙 院長 1991.5—-1996.10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卜妙金 院長 1996.10——2003.3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崔英德 代院長 2003.2—-2005.4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08.3) 崔英德 院長 2005.4--2012.7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駱少明 院長 2012.7至今

知名校友

學校建校八十多年來,學校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數萬名優秀人才,他們中有基層農業技術幹部、專家、學者,也有省部級領導幹部、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中的傑出代表有:(以畢業時間為序)
鄧如淼(1930年蠶絲本科畢業生;革命烈士)
胡炎基(1936年高級農藝科校友;革命烈士)
卓秋華(1937年高級農藝科畢業生;原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副局長)
劉國霖(1937年蠶桑畢業生;原國防科工委特種裝備部部長(副軍級))
丁 農(1938年高級農藝科肄業生;原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原蘭州鐵道學院(現蘭州交通大學)副院長)
盧 齡(1949年農藝科校友;原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
陳耀邦(1953年高級農藝科畢業生;原國家農業部部長)
翁光宇(1953年高級農藝科畢業生;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陳朝慶(1953年高級農藝科畢業生;原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旱地作物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
陳可毅(1953年高級獸醫科畢業生;湖南農業大學教授)
靳永年(1954年蠶桑專業畢業生,原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曾溢滔(1957年蠶桑專業畢業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衛生部胚胎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劉良式(1957年蠶桑專業畢業生;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丘鴻詮(1957年農作物專業畢業生;原廣東省土壤肥料站站長)
陳日中(1957年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生;原廣東省農學會秘書長、副會長,高級農藝師)
伍麗芳(1959年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生;原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全國“三八”紅旗手)
區志廣(1959年農學專業畢業生;高級農藝師、全國勞動模範)
劉偉常(1959年土地規劃專業畢業生;原深圳市水務局副局長、全國水利系統勞動模範)
楊永雄(1980年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生;高級農藝師、廣東省農業廳植保總站副站長)
譚炳林(1980年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生;廣東省昆蟲研究所研究員、省農業害蟲綜治實驗室果樹組組長)
鄭業魯(1981年農作物專業畢業生;廣東省農科院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院一級學科帶頭人)
肖維良(1984年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生;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昆蟲研究所黨委書記)
蔡樹淦(1982年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廣東省農業廳總畜牧獸醫師、新聞發言人,省科協常委)
葉道德(1982年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生;珠海市粵華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謝偉平(1985年園藝專業畢業生;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
張亮馳(1994年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專業畢業生;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吳伏虎(1988年園藝系果樹專業畢業生;深圳市綠雅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
唐洪勝(1991年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專業畢業生;烈士,生前任興寧市下堡鎮武裝部長,1999年因撲救山火英勇犧牲)
林滿揚(1996年園林設計專業畢業生;廣東棕櫚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華南區域工程總經理)

文化傳統

校訓
注重實驗扶助農工
校歌
莘莘學子愛仲園
(詞:王安利蒙光勵曲:柯錦泉)
白雲悠悠珠江水長可愛的校園充滿陽光
仲愷英名四海讚頌愛國精神遠久弘揚
(女)注重實驗扶助農工
(男)求知創新科教興邦
(合)啊仲園啊仲園
今日我們努力向上明天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
白雲悠悠珠江水長美麗的校園鳥語花香
歷盡滄桑艱苦創業春風化雨桃李芬芳
(女)立志修身博學報國
(男)刻苦磨練意志堅強
(合)啊仲園啊仲園
今日我們奮力拚搏明天為振興中華貢獻力量
紀念館
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震同志提議,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設立
。1982年8月30日正式開館,葉劍英元帥題寫館名。1984年5月,聘請廖仲愷、何香凝之女廖夢醒擔任名譽館長。現館址為原仲愷農工學校辦事處舊址,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落成於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廣東省政府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本館現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統一戰線基地”、“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史教育基地”。[
樂乾樓
樂乾樓是北齋拆除後,廣州市區內現存唯一的四合院建築,位於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海珠校區西北角,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西側,仲愷師生俗稱其為“四合院”。其建築形制與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類似,為中西合璧的二層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197.6平方米,高10米左右,有房間共35間;原有南大門,四周走廊相通。其結構精巧,外形優美,外部為紅磚灰瓦,五支磚柱用進口“紅毛坭”砌合,樓內木閣樓板鋪花階磚,頗具嶺南風格與時代特色。
樂乾樓於1931年上半年落成。校籌備委員會委員之一,時任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部長的國民黨元老林森為其題匾。樂乾樓建成後,曾經是仲愷農工學校重要的教學和科研場所。樓內設有當時華南地區最大的蠶種冷藏庫以及蠶種改良實驗室。
董事會
民國時期:仲愷農工學校籌建初期成立由教育家許崇清(後任中山大學校長)為校董事會主席的董事會。校董有何香凝、蔣介石、宋子文、孫科等。
新中國成立後:為爭取社會各界支持辦學,促進學校發展,1987年4月,根據國家副主席王震提議,經中共廣東省委同意,成立了學校董事會,王震任名譽董事長,廣東省省長葉選平任董事長。1997年,廣東省省長盧瑞華任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2008年,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任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會成員由國家領導人、省部級領導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擔任。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備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關心。黨和國家領導人葉劍英、鄧小平、楊尚昆、王震先後為校園內的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廖仲愷銅像、何香凝漢白玉塑像和廖仲愷紀念碑題字。國家主席楊尚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何魯麗、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霍英東、馬萬祺等多次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廣東省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廳一貫關心、支持學校建設,有力地推動著學校健康快速發展。海內外各界人士深懷對廖仲愷、何香凝及其開創事業的崇敬和景仰,不斷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大力支持,霍英東、馬萬祺、何厚鏵、崔世安、曾憲梓、何鴻燊、楊釗、劉宇新等一批港澳社會名流為學校捐款興建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等,添置教學科研和醫療衛生設備,設立獎教獎學金,為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不遺餘力。

獲得榮譽

截止到2015年,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廣東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廣東省回鄉大學生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集體、廣東省教育系統紀檢監察先進集體、廣州市助殘志願者先進集體、廣州市“雷鋒號”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廣州市文明單位,在管理和社會服務方面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