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甜味添加劑

人造甜味添加劑,是一種化學學科的一種專有名詞。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的化學名稱為天門冬醯苯丙胺酸甲酯。它於1965年被發現,比蔗糖甜約200倍,但所含熱量較少,因此常被一些無糖食品用作添加劑。目前,全球有近100個國家批准阿斯巴甜作為食品添加劑。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另一種廣泛使用的甜味劑,在1965年被發現。它的甜度是蔗糖的160到200倍,目前世界上有幾千種食品飲料中含有。可口可樂公司的無糖可樂,最常用的甜味劑就是阿斯巴甜。關於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爭論也非常激烈。最初的檢測認為它跟腦腫瘤有關,這也使得FDA遲遲沒有批准它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1980年,FDA召集了一個由獨立人士(即與任何機構沒有利益關係)組成的公眾調查委員會(PublicBoardofInquiry,PBOI),對阿斯巴甜和腫瘤的關係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沒有發現二者相關,但是這個委員會基於有些動物實驗的結果不能得到解釋,建議不批准阿斯巴甜的使用。1981年,新上任的FDA主席基於一項日本的研究,批准了阿斯巴甜在某些食品中的使用。在後來的幾年內,FDA又逐漸批准了在其它一些食物中的使用。1994年歐洲全面批准,1996年FDA取消了對阿斯巴甜的限制,允許它在任何食品中使用。2002年歐盟的科學委員會審查了後來的關於阿斯巴甜安全性的研究,再次確認批准使用。聯合國糧農組織和衛生組織的聯合專家組也批准了阿斯巴甜的使用。目前,世界上批准使用的國家有大約90個。儘管如此,目前對於阿斯巴甜的批評依然很多,也一直有研究指出其可能的健康危害。最早批准阿斯巴甜的FDA主席與甜味劑行業關係密切,更是飽受質疑。

安賽蜜

安賽蜜的化學名稱為乙醯磺胺酸鉀。它於1967年被發現,甜味與阿斯巴甜相近,同樣含很少的熱量。安賽蜜的一個特點是與其他甜味劑混用時有增強甜味的效果,因此常與阿斯巴甜混用。目前世界主要食品安全機構也都批准安賽蜜作為食品添加劑。

甜蜜素

甜蜜素的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它於1937年被發現,其甜度為蔗糖的30至50倍。甜蜜素略有“後苦味”,但比糖精的苦味稍輕。目前許多國家也批准甜蜜素作為食品添加劑。

糖精

糖精是人們比較熟悉的甜味劑,它的化學名稱為鄰苯甲醯磺醯亞胺,發現於1878年。糖精的甜度可達蔗糖的500倍,但有較強的後苦味。由於長期以來的健康問題爭議,它是目前受到較多限制的甜味劑之一。
糖精(saccharin)是最早的甜味劑,最早在1878年被合成。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到500倍,回口有一點苦味。關於糖精是否有害的爭論從20世紀初就開始了,FDA的第一任主席HarveyWiley是認為糖精有害的代表人物,而老羅斯福總統則堅持糖精無害。這種爭論一直持續了幾十年,直到最近也不能說完全解決。1960年,一項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糖精會導致老鼠膀胱癌的發生,隨後不同的研究也表明糖精可能是一種導致動物癌症的物質。基於這些動物實驗,加拿大在1977年禁止了糖精的使用,而美國的FDA也有同樣的打算。但是,糖精是當時唯一的合成甜味劑,這一打算遭到了公眾尤其是糖尿病人的強烈反對。迫於公眾壓力,國會沒有批准這項提案,只要求所有含糖精食品註明糖精有可能是一種致癌物。此後,糖精與癌症的關係得到了大量的進一步研究。頗有戲劇性的是,沒有嚴格可靠的研究表明糖精與人類的癌症發生有關係。同時人們搞清楚了糖精導致動物癌症的作用機理,而那一機理在人體中並不存在。基於這樣的結果,美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院在2000年建議把糖精從“已知或者疑似致癌物”的名單中去掉。其實在1991年,FDA就撤回了1977年提出的的那份禁止糖精的提案。2001年,柯林頓簽署法令,撤銷了含糖精食品必須標明可能致癌的要求。目前,許多國家允許使用糖精但是有用量的限制,而有的國家乾脆禁止。

原理

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人造甜味劑呢?原因在於,沒有哪一種甜味劑適用於所有需要加甜味的產品。例如,蔗糖素(Splenda)因其耐熱性,通常被添加到燒烤食品中;阿斯巴甜通常被添加到優酪乳酪等低糖和無糖乳製品中;而木糖醇和山梨糖醇等糖醇通常被添加到無糖冰淇淋中。糖醇的獨特作用在於,一方面它們所含的熱量與糖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它們不會影響糖,也不會促進蛀牙的產生。
除了低糖和無糖食品外,飲料、可咀嚼藥片(特別是兒童藥片)、咽喉片、咳嗽糖漿、維生素咀嚼片、牙膏、漱口水以及其他可具有少量甜味但不應含糖的產品中也含有人造甜味劑。某些可以用糖的產品之所以採用人造甜味劑僅僅是因為人造甜味劑的成本較低。英國食品委員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市場上某些作為日常飲食類產品出售的橘子汽水中也添加了多種人造甜味劑。每升飲料中,阿斯巴甜的成本不到兩美分,而如果用糖的話,成本約為六美分。
如果您不想攝取人造甜味劑,則必須檢查飲食產品的成份標籤,以便弄清產品的真正成分,而不要被產品的表面名稱所迷惑。
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有關人造甜味劑的爭議。
人造甜味劑的前景
Senomyx公司的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尋找能夠提高甜味感受器敏感性的化學物質。他們的實驗室中滿是微型人造味蕾,這些人造味蕾在與糖接觸時會發出綠光。通過使用“味蕾”測試不同化學物質的甜味,他們希望能找到一種味道與糖相似但卻沒有餘味和副作用的化學物質。
首批甜味劑在投放到食品市場後不久就引起了人們的恐懼。當某些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如某些癌症的發病率增加)時,科學家們便會將注意力集中於新引入的物質。眾多甜味劑中,糖精和甜蜜素的歷史最為悠久,但對老鼠進行實驗後,它們最終被證實為致癌物質。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所有人造甜味劑均會致癌,而有關糖精可導致膀胱癌的研究則更堅定了人們的這種看法。媒體經常報導人造甜味劑可能致癌,但卻沒有科學依據加以證明,為此常受到人們的指責。
人造甜味劑原理
除致癌外,很多網站和論壇還指出阿斯巴甜、蔗糖素及其他人造甜味劑還具有其他危害和副作用。多發性硬化症、阿爾茨海默氏病、腦瘤、神經錯亂及其他健康問題都歸咎於這些人造甜味劑。首當其衝的就是阿斯巴甜,蔗糖素也在檢驗中。
FDA對於其已經批准的人造甜味劑產品表示支持。FDA網站的問答頁包含了如下內容:
在5年多的時間裡,各聯邦管理局藉助於FDA的不良反應監測系統針對與甜味劑(阿斯巴甜)相關的所有消費者投訴進行了徹底調查。另外,在阿斯巴甜的審批階段所做的科學研究未能證明它對成年人或兒童會造成不良反應。如果擔心阿斯巴甜或其他物質可能會造成不良反應,請諮詢醫生。
此外,美國心臟協會以及美國糖尿病協會等醫療組織也批准將人造甜味劑用於控制糖尿病和體重。
既然存在膳食軟飲料和無糖食物,為什麼還有那么多人超重呢?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近期所做的研究表明,飲用膳食軟飲料實際上正是導致超重的原因之一。該校心理科學系的教授發現,人造甜味劑可能會擾亂人體本身具備的熱量“計算”功能。人體調節熱量供需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甜度。食物越甜,濃度越大,含有的熱量就越多。人體將甜度作為一項指標來指示我們何時應停止進食。
而人造甜味劑則破壞了這個過程。如果食用或飲用含有人造甜味劑的食物和飲料(從而降低熱量),將導致人體不會再將甜度與高熱量聯繫在一起。這就意味著,如果食用或飲用含糖食物,人體可能會錯誤地計算出食物中所含的熱量。因此,人體會攝入更多的熱量。
在普渡大學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連續10天給一群老鼠飲用加人造甜味劑的液體和加糖的液體,結果發現它們所吃的加糖(高熱量)朱古力的量要多於那些曾連續10天僅飲用加糖液體的老鼠。那些甜味和熱量關係紊亂的老鼠已經或多或少地喪失了補充食物熱量的能力[參考]。
美國軟飲料產業協會指出,此項研究存在缺陷,很多其他研究顯示攝取低熱量甜味劑確實可以減輕體重。
下一節將介紹人造甜味劑在食物鏈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1958年頒布的《食品添加劑修正案》中的德萊尼條款指出,如果
人造甜味劑原理
食品添加劑經人體或動物體消化後可誘發癌症,那么這些添加劑應被視為有害人體健康。研究人員在讓幾隻老鼠服用大劑量的食物添加劑(這裡是指人造甜味劑)後,證實了服用這些添加劑確實可以誘發癌症。
使用大量添加劑的原因在於:其一,試驗所使用的動物數量相對較少(大約幾百隻);其二,與人類相比,齧齒目動物對化學物質的敏感性可能要差。儘管研究表明,只有服用大劑量的化學物質才可能致癌,而實際上服用少量的這樣物質也可能致癌,只是發病率相對較低。
除非新甜味劑(或任何食物添加劑)由公認為安全(GRAS)的成分構成,否則廠家在將其投入市場前,必須獲得FDA的批准。FDA通常要求廠家出示有力的證據,包括在動物身上所做的研究,以表明在人體攝入過量甜味劑的情況下,也不會有負面影響。公司還可以提交添加劑對人體影響的研究報告。
在決定是否允許使用添加劑的同時,FDA還要考慮其成分和屬性。例如,甜味劑是否會分解成有害的副產品?可能會攝入的甜味劑的劑量是多少,以及長期來看會產生什麼效果?因為無法確定甜味劑是否絕對安全,FDA不得不根據現有的最可靠科學知識來判斷其安全性。
如果一種甜味劑獲批,FDA還要確定可以添加這種甜味劑的食品種類、最大添加量以及如何將之標在食物標籤上。然後,它們才可稱為公認安全的物質。FDA會不斷監控甜味劑的使用情況以及對其安全性所做的新研究,以確保其始終在安全範圍內使用。
不良反應監測系統(ARMS)是所有食物添加劑的慣用監測方法。該系統用於監測和調查所有與特定食品添加劑相關的投訴。如果投訴的不良反應確實對公眾健康有害,FDA將會採取措施。
糖精(拉丁語中的“糖”一詞)是1879年發現的一種合成化學物質,它是第一種人造甜味劑。糖精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兩名化學家發現,當時他們正在實驗室中通過煤焦油衍生物製作新化學染料,在此過程中一種煮沸的液體從容器中溢出並濺到他們的手上。就餐前,其中一名化學家忘了洗手,在就餐過程中無意間嘗到手指有甜味,結果便發現了糖精。糖精的甜度為糖分的300倍,不會經體內代謝,所以它不含熱量。

用途

如今,只有很少的幾種產品含有糖精。Fountain Diet Coke(健怡可口可樂)和Pepsi(百事可樂)均採用了糖精和阿斯巴甜的混合物,Tab(以女性為對象的補充體力的飲品)也一樣。Sweet 'N Low產品也同樣含有糖精,它是一種大家熟悉的採用粉紅色包裝的餐桌甜味劑。

爭議

糖精曾是一種飽受爭議的甜味劑。研究人員曾對它做過一些動物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物質具有致癌作用(主要引發膀胱癌,還可能引發子宮癌、卵巢癌和皮膚癌等),因此FDA於1977年明令禁用該物質。但因餐飲行業(以及節食者)的堅持,糖精至今仍在市場上出售。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包含糖精的產品包裝上均貼有警告標籤,指出糖精對實驗室動物具有致癌作用。而美國熱量控制委員會指出,人們不會像老鼠一樣患上膀胱癌,因此應該除去這個警告標籤。
人造甜味劑原理
2000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指出,食用糖精的人群膀胱癌的患病率並不比整體人群高。但對於那些大量食用糖精(每天攝取六份或六份以上糖精或者兩份或兩份以上227克的膳食飲料)的人群而言,“有跡象表明,這些人群患膀胱癌的幾率會增加,特別是那些通過餐桌甜味劑或膳食碳酸飲料而攝取大量糖精的人群。”根據此項研究以及對實驗室動物所做的其他研究,人們認為糖精並不是人類膀胱癌的主要致癌因素。因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從致癌物質黑名單中刪除了糖精,美國國會同意從含有糖精的產品上除去警告標籤。

基礎知識

蔗糖素生成過程中,一個糖分子中的三個氫(H)和氧(O)基團被三個氯(Cl)原子取代。這時,蔗糖素就不再屬於糖類了,而成為了人造甜味劑,其甜度是糖的600倍。
蔗糖素不會被人體代謝,因此不含熱量。該物質中含有的氯元素不僅可防止其為人體所吸收,同時還使其具備了足夠的抗熱性,因此可用於烘焙食物中(而其他甜味劑在烘焙的過程中就失去了甜味)。1998年,FDA批准將該物質用於食物和飲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