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內容介紹

人民幣國際化是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為了忠實記錄人民幣國際化歷程,客觀反映這一漫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與挑戰,中國人民大學從2012年開始每年定期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2》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2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2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2陳雨露主編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2》首創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用來概括和反映人民幣實際行使國際貨幣職能的程度。該指數可為管理層提供簡明直觀的決策依據,也是學術界研究相關問題的實用量化指標。報告強調實體經濟面的決定性意義,主張將人民幣國際化與利率、匯率、資本賬戶管理等金融改革有機結合,並建議優先考慮對外人民幣貸款等資本輸出方式。政府只要順勢而為,經濟規律和市場力量自然將推動著人民幣國際化水到渠成。
目錄
第1章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定義及編制
1.1.1人民幣國際化
1.1.2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3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的構建原則
1.1.4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指標體系
1.1.5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計算方法及其經濟含義
1.2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及變動原因
1.2.1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現狀
1.2.2推動RII走強的四大原因
1.3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變動的結構分析
1.3.1人民幣國際貿易計價結算占比迅猛增長
1.3.2人民幣國際金融計價結算功能強化
1.3.3人民幣外匯儲備功能繼續擴大
1.4主要貨幣的國際化指數比較
第2章人民幣國際化現狀
2.1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2.2人民幣直接投資
2.2.1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
2.2.2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
2.3人民幣證券投資
2.3.1國際債券和票據市場
2.3.2股票市場
2.3.3衍生產品市場
2.3.4RQFII擴大為全部境外機構
2.4人民幣境外信貸市場
2.4.1境內金融機構人民幣境外貸款
2.4.2離岸市場人民幣貸款
2.5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
2.5.1人民幣進入更多國家的官方儲備
2.5.2國際儲備多元化新趨勢
2.6人民幣外匯及離岸市場
2.6.1人民幣外匯市場
2.6.2人民幣離岸市場
2.7人民幣匯率
2.7.1人民幣匯率制度
2.7.2人民幣匯率水平
2.8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程度
2.8.1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度測算
2.8.2開放度發生變化的具體項目
第3章輿情與觀察
3.1經濟學家視點
3.2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輿情分析
3.2.1國際輿情分析方案與技術
3.2.2人民幣國際輿情特徵
3.2.3人民幣國際輿情關注內容比較
3.3觀察——人民幣國際化實踐
3.3.1前海地區跨境人民幣業務調研
3.3.2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調研
3.3.3人民幣國際化國外專家專項調查分析
第4章貨幣國際化和離岸市場:歷史經驗的啟示
4.1離岸市場發展的必然性
4.2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意義
4.2.1離岸金融市場的特點
4.2.2離岸市場的職能
4.2.3離岸市場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4.3人民幣國際化與離岸市場建設的內在邏輯
4.3.1離岸市場建設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縱深發展
4.3.2緩解資本賬戶開放前的人民幣可兌換障礙
4.3.3抓住當前有利時機,以離岸市場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4.4以離岸市場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理論與實證分析
4.4.1影響國際貨幣區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4.4.2對貨幣區域分布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
4.4.3全球主要離岸金融中心人民幣交易比重模擬
第5章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現狀和未來
5.1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
5.1.1發展歷程
5.1.2總體評價
5.2其他地區人民幣離岸市場
5.2.1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
5.2.2非洲人民幣離岸市場
5.3人民幣離岸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5.3.1穩定的政治局面和持續的經濟發展
5.3.2深層次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
5.3.3人民幣流出途徑與回流機制逐步形成
5.3.4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普遍持歡迎態度
5.4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選址研究
5.4.1模型構建
5.4.2模型分析與結論
第6章建設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挑戰
6.1離岸人民幣產品和機構競爭力有待提升
6.1.1離岸人民幣金融產品不健全
6.1.2中資離岸金融機構創新能力較弱
6.1.3在岸與離岸金融市場相互影響
6.1.4缺乏高效安全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清算系統
6.2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法律制度架構有待建立
6.2.1金融監管的挑戰:設定監管機構與最佳化監管措施
6.2.2保密制度帶來的衝擊
6.2.3細化反洗錢法律規範及提升實施效率
6.2.4明晰離岸金融業務載體制度
6.2.5建立離岸金融中心的司法制度
6.2.6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面臨的法律挑戰及建議
6.3國內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將承受較大壓力
6.3.1離岸市場發展可能幹擾國內貨幣政策
6.3.2離岸市場發展對金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6.4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可能構成較大威脅
6.4.1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的負面影響
6.4.2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對中國的挑戰
第7章結論與建議
7.1主要研究結論
7.1.1RII開啟個位數時代
7.1.2國際輿論對人民幣給予更多關注
7.1.3離岸市場建設促進貨幣國際化
7.1.4人民幣離岸市場國際布局選擇
7.1.5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的主要挑戰
7.2政策建議
7.2.1培育本土跨國公司並推動實體經濟國際化
7.2.2針對各國關切引導人民幣國際輿情
7.2.3“內外互動”破解人民幣國際化難題
7.2.4抓住有利時間視窗加速建設人民幣離岸市場
7.2.5創建高效安全的離岸人民幣清算系統
7.2.6完善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法律制度框架
7.2.7強化並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認同感與影響力
附錄1國際輿情及人民幣離岸中心討論
1.1國際媒體對人民幣國際化進展的評估和政策建議
1.1.1對人民幣國際化前景的信心
1.1.2人民幣的地區化戰略
1.1.3人民幣國際化可能面臨的問題
1.1.4對於未來進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議
1.2關於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討論
附錄2交通銀行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經驗
附錄3主要離岸金融中心
3.1內外一體型離岸金融中心:倫敦和香港
3.1.1倫敦
3.1.2香港
3.2內外分離型離岸金融中心:紐約
3.3內外滲透型離岸金融中心:新加坡
3.4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開曼群島和英屬維京群島
3.4.1開曼群島
3.4.2英屬維京群島
附錄4離岸金融中心的稅制比較
4.1“免徵直接稅”模式
4.2“免徵境外所得稅”模式
4.3“免徵某些所得稅”模式
4.4“境外所得適用低稅率”模式
4.5“所得稅和一般財產稅適用低稅率”模式
4.6“特定行業或經營方式稅收優惠”模式
附錄5人民幣國際化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3》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3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3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3《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3:世界貿易格局變遷與人民幣國際化》通過對世界貿易格局以及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的歷史研究,總結了世界貿易格局變化與國際貨幣替代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與一般規律,為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後人民幣替代其他國際貨幣提供理論依據和分析框架。
目錄
第1章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定義及編制宗旨
1.1.1人民幣國際化
1.1.2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3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的宗旨
1.2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現狀
1.3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變動的結構分析
1.3.1人民幣的國際貿易計價結算功能
1.3.2人民幣的國際金融計價結算功能
1.3.3人民幣的外匯儲備功能
1.4主要貨幣的國際化指數比較
第2章人民幣國際化現狀
2.1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2.2人民幣直接投資
2.2.1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
2.2.2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
2.3人民幣證券投資
2.3.1國際債券和票據市場
2.3.2股票市場
2.3.3衍生產品市場
2.3.4外商投資人民幣金融資產
2.4人民幣境外信貸市場
2.5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
2.6外匯及離岸市場
2.6.1外匯市場
2.6.2離岸市場
2.7人民幣匯率
2.7.1人民幣匯率制度
2.7.2人民幣匯率水平
2.8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程度
2.8.1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度測算
2.8.2開放度發生變化的具體項目
第3章當今世界如何看待人民幣國際化
3.1基於問卷和調研的觀點匯總
3.1.1人民幣國際化得到較高關注
3.1.2國別和區域的人民幣國際化支持度差異較大
3.1.3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難點和抓手
3.2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輿論動態
3.2.1中國利用對外貿易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3.2.2人民幣國際化所需改革及伴隨的風險
3.2.3人民幣國際化對美元地位的挑戰
3.2.4人民幣國際化的動機
3.2.5人民幣國際化前景與預期
3.2.62012年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輿論特點
第4章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對國際貨幣替代的影響
4.1國際貿易格局變化的歷史演變
4.1.1以歐洲(英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格局
4.1.2三足鼎立的國際貿易格局
4.1.3美國單極國際貿易格局
4.1.4—強多極國際貿易格局
4.2新興市場崛起後的國際貿易格局變化
4.2.1新興市場崛起後的國際貿易格局特點
4.2.2當前貿易格局的演變動因和未來發展趨勢
4.3驅動國際貿易格局變化的模式
4.3.1戰爭驅動模式
4.3.2政治陣營驅動模式
4.3.3技術與產業驅動模式
4.3.4出口導向型經濟驅動模式
4.3.5新興市場驅動模式
4.4國際貿易格局變化與貨幣替代方式
4.4.1國際貿易計價貨幣選擇模式及其決定因素
4.4.2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如何改變貿易計價貨幣選擇
第5章貿易平衡與人民幣國際化:對特里芬難題的完整解讀
5.1特里芬難題的表現形式及產生根源
5.2人民幣國際化需要扭轉貿易順差嗎?
5.2.1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都曾經長期貿易順差
5.2.2貿易順差構成非居民貨幣需求是貨幣國際化的理論前提
5.3貿易格局變遷對國際貨幣體系的影響:特里芬難題
5.3.1美國經常賬戶惡化是國際貨幣格局滯後於貿易格局調整的集中反映
5.3.2“新特里芬難題”增大了牙買加體系下國際經濟政策摩擦
5.3.3多元國際貨幣競爭格局或可破解“新特里芬難題”
第6章貿易格局變革與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份額
6.1中國成為世界第二貿易大國
6.1.1貿易額穩居世界前列且收支趨於均衡
6.1.2進出口商品結構持續最佳化
6.1.3市場多元化取得新進展
6.2中國是貿易大國而非貿易強國
6.2.1全球貿易綜合競爭力與中國貿易大國地位不匹配
6.2.2企業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的議價能力較弱
6.2.3較低的產品差異導致較高的出口替代彈性
6.2.4內外部環境改變可能導致貿易增長停滯或逆轉
6.2.5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加
6.3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對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利弊分析
6.3.1國際貿易格局變化為人民幣計價結算積聚了巨大的正能量
6.3.2中國貿易大而不強對人民幣計價結算形成一定的掣肘
6.4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的潛在需求擴大
6.4.1“東亞10+3”區域貿易格局奠定了人民幣結算的基石
6.4.2拉美、非洲等開發中國家拓展了人民幣結算的空間
6.4.3對外投資帶動貿易的模式直接提高了人民幣的接受程度
6.5基於全球貿易份額的人民幣結算份額測算
6.5.1基本假設
6.5.2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份額測算
6.5.3人民幣貿易結算實際份額低於理想水平
6.6提升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份額的必要性
6.6.1貿易計價結算功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堅實基礎
6.6.2提高人民幣結算份額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第7章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份額偏低的主要原因
7.1阻礙企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因素
7.1.1出口產品可替代性強
7.1.2缺乏國際貿易定價權
7.1.3經濟成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
7.1.4人民幣外匯交易成本偏高
7.2金融機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存在諸多實際困難
7.2.1金融機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現狀
7.2.2銀行“走出去”步伐緩慢成為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主要障礙
7.2.3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所需貿易融資受限
7.2.4利率和匯率的雙重價差擾亂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市場
7.2.5境外人民幣缺乏合理的保值增值渠道
7.3人民幣支付系統尚未國際化
7.3.1人民幣支付體系的結構與功能
7.3.2中國與歐美國家在支付體系上的差距
7.3.3人民幣支付體系國際化的必要性
7.3.4建立跨境人民幣支付結算體系(CIPS)
7.3.5構建人民幣支付系統的監督管理機制和法律基礎
第8章主要結論與政策建議
8.1主要研究結論
8.1.1RII再創歷史新高
8.1.2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必然導致貿易計價貨幣替代
8.1.3人民幣國際化肩負著變革國際貨幣格局的歷史使命
8.1.4貿易大國地位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帶來機遇和挑戰
8.1.5克服障礙可更好推進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
8.1.6國際輿論更加關注人民幣國際化並持謹慎樂觀態度
8.2政策建議
8.2.1以提高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份額為政策主攻方向
8.2.2利用債權國身份為人民幣貼上“避險資產”標籤
8.2.3落實好金融機構“走出去”的國際化發展戰略
8.2.4將建立CIPS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
8.2.5引導輿論凝聚人民幣國際化的正能量
8.2.6有序推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全球布局
附錄1生產力增長、貿易結構變遷和貨幣國際化路徑
附錄2交通銀行如何推動人民幣貿易融資及其他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
附錄3人民幣國際化調查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與發展》主題為人民幣國際化與離岸市場建設。報告對離岸市場發展與貨幣國際化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當前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形勢,明確了當前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現實路徑,以及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合理布局。
目錄
第1章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定義及編制
1.1.1人民幣國際化
1.1.2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3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的構建原則
1.1.4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指標體系
1.1.5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計算方法及其經濟含義
1.2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及變動原因
1.2.1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現狀
1.2.2推動RII走強的四大原因
1.3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變動的結構分析
1.3.1人民幣國際貿易計價結算占比迅猛增長
1.3.2人民幣國際金融計價結算功能強化
1.3.3人民幣外匯儲備功能繼續擴大
1.4主要貨幣的國際化指數比較
第2章人民幣國際化現狀
2.1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2.2人民幣直接投資
2.2.1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
2.2.2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
2.3人民幣證券投資
2.3.1國際債券和票據市場
2.3.2股票市場
2.3.3衍生產品市場
2.3.4RQFII擴大為全部境外機構
2.4人民幣境外信貸市場
2.4.1境內金融機構人民幣境外貸款
2.4.2離岸市場人民幣貸款
2.5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
2.5.1人民幣進入更多國家的官方儲備
2.5.2國際儲備多元化新趨勢
2.6人民幣外匯及離岸市場
2.6.1人民幣外匯市場
2.6.2人民幣離岸市場
2.7人民幣匯率
2.7.1人民幣匯率制度
2.7.2人民幣匯率水平
2.8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程度
2.8.1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度測算
2.8.2開放度發生變化的具體項目
第3章輿情與觀察
3.1經濟學家視點
3.2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輿情分析
3.2.1國際輿情分析方案與技術
3.2.2人民幣國際輿情特徵
3.2.3人民幣國際輿情關注內容比較
3.3觀察——人民幣國際化實踐
3.3.1前海地區跨境人民幣業務調研
3.3.2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調研
3.3.3人民幣國際化國外專家專項調查分析
第4章貨幣國際化和離岸市場:歷史經驗的啟示
4.1離岸市場發展的必然性
4.2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意義
4.2.1離岸金融市場的特點
4.2.2離岸市場的職能
4.2.3離岸市場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4.3人民幣國際化與離岸市場建設的內在邏輯
4.3.1離岸市場建設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縱深發展
4.3.2緩解資本賬戶開放前的人民幣可兌換障礙
4.3.3抓住當前有利時機,以離岸市場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4.4以離岸市場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理論與實證分析
4.4.1影響國際貨幣區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4.4.2對貨幣區域分布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
4.4.3全球主要離岸金融中心人民幣交易比重模擬
第5章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現狀和未來
5.1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
5.1.1發展歷程
5.1.2總體評價
5.2其他地區人民幣離岸市場
5.2.1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
5.2.2非洲人民幣離岸市場
5.3人民幣離岸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5.3.1穩定的政治局面和持續的經濟發展
5.3.2深層次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
5.3.3人民幣流出途徑與回流機制逐步形成
5.3.4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普遍持歡迎態度
5.4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選址研究
5.4.1模型構建
5.4.2模型分析與結論
第6章建設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挑戰
6.1離岸人民幣產品和機構競爭力有待提升
6.1.1離岸人民幣金融產品不健全
6.1.2中資離岸金融機構創新能力較弱
6.1.3在岸與離岸金融市場相互影響
6.1.4缺乏高效安全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清算系統
6.2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法律制度架構有待建立
6.2.1金融監管的挑戰:設定監管機構與最佳化監管措施
6.2.2保密制度帶來的衝擊
6.2.3細化反洗錢法律規範及提升實施效率
6.2.4明晰離岸金融業務載體制度
6.2.5建立離岸金融中心的司法制度
6.2.6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面臨的法律挑戰及建議
6.3國內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將承受較大壓力
6.3.1離岸市場發展可能幹擾國內貨幣政策
6.3.2離岸市場發展對金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6.4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可能構成較大威脅
6.4.1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的負面影響
6.4.2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對中國的挑戰
第7章結論與建議
7.1主要研究結論
7.1.1RII開啟個位數時代
7.1.2國際輿論對人民幣給予更多關注
7.1.3離岸市場建設促進貨幣國際化
7.1.4人民幣離岸市場國際布局選擇
7.1.5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的主要挑戰
7.2政策建議
7.2.1培育本土跨國公司並推動實體經濟國際化
7.2.2針對各國關切引導人民幣國際輿情
7.2.3“內外互動”破解人民幣國際化難題
7.2.4抓住有利時間視窗加速建設人民幣離岸市場
7.2.5創建高效安全的離岸人民幣清算系統
7.2.6完善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法律制度框架
7.2.7強化並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認同感與影響力
附錄1國際輿情及人民幣離岸中心討論
1.1國際媒體對人民幣國際化進展的評估和政策建議
1.1.1對人民幣國際化前景的信心
1.1.2人民幣的地區化戰略
1.1.3人民幣國際化可能面臨的問題
1.1.4對於未來進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議
1.2關於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討論
附錄2交通銀行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經驗
附錄3主要離岸金融中心
3.1內外一體型離岸金融中心:倫敦和香港
3.1.1倫敦
3.1.2香港
3.2內外分離型離岸金融中心:紐約
3.3內外滲透型離岸金融中心:新加坡
3.4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開曼群島和英屬維京群島
3.4.1開曼群島
3.4.2英屬維京群島
附錄4離岸金融中心的稅制比較
4.1“免徵直接稅”模式
4.2“免徵境外所得稅”模式
4.3“免徵某些所得稅”模式
4.4“境外所得適用低稅率”模式
4.5“所得稅和一般財產稅適用低稅率”模式
4.6“特定行業或經營方式稅收優惠”模式
附錄5人民幣國際化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

主題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貨幣戰略。

作者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隸屬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與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長期致力於人民幣國際化、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以及中國國際金融戰略等巨觀金融領域前沿理論的研究。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香港金融管理局原總裁任志剛,著名經濟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羅納德·麥金農以及著名貨幣金融專家、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史蒂夫·漢克共同擔任研究所顧問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出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傑、曹彤、向松祚分別擔任研究所所長、聯席所長以及副所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