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毛滴蟲

人毛滴蟲

人毛滴蟲,為寄生腸道的鞭毛蟲。多見於盲腸、結腸。

人毛滴蟲[(trichomonas hominis daraine,1860],生活史只有滋養體期,蟲體呈梨形,大小為7.7×5.3µm,形如陰道毛滴蟲,具前鞭毛3~5根,後鞭毛連線的波動膜較長,基染色桿的長度與蟲體長度相同,後鞭後向後部游離,胞核單個,位於前端,核內散在的染色質粒,胞質內含有食物泡和細菌。(圖11-7)。蟲體以縱二分裂法繁殖,靠鞭毛和波動膜運動,蟲體活躍,具有一定抵抗力,滋養體為感染期。本蟲世界性分布,以熱帶和亞熱帶較為常見。感染率各地不同,我國為0.2%~9.4%,以兒童較為常見。一般情況下無症狀,主要引起腹瀉,近代研究表明該蟲對幼兒及兒童可單獨致病,而在成人多與病原菌協同致病或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可採用糞便塗片鏡檢滋養體或用人工培養基(boeck及drobhlav二氏培養基)分離蟲體。人的感染由於污染食物和水經口而入,也可經蠅類機械傳播。如腹瀉時可使用甲硝咪唑(滅滴靈),中藥雷丸效果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