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荊茶湯

人參荊茶湯,中藥湯劑之一。主要成分有荊芥穗、芍藥。主治血氣虛損,攻刺疼痛,四肢無力,面色無華,形體羸瘦,胸膈痞悶,或大便多秘。或時瀉利。

人參荊茶湯

正文

人參荊茶湯

來源

《聖濟總錄》卷十三。

組成

荊芥穗60克 芍藥 天麻 芎藭 當歸(洗,切,焙) 京三棱(煨,銼) 黃耆(薄切) 鱉甲(醋浸,去裙襴,炙)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各30克木香15克 熟乾地黃(切,焙) 柴胡(去苗)各45克防風(去叉) 牡丹皮 大腹皮各22克 枳殼(去瓤,麩炒)90克 半夏(為末,生薑汁作餅,曝乾)30克 秦艽(去苗,土)7.5克 人參 石膏(碎,研) 白朮 羌活(去蘆頭) 款冬花(擇) 陳橘皮(去白,切,炒)各15克

用法

上藥二十四味,粗搗篩。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2片、大棗1枚(去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日午或臨臥時服。

主治

風消。血氣虛損,攻刺疼痛,四肢無力,面色無華,形體羸瘦,胸膈痞悶,或大便多秘。或時瀉利。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人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