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

亡:失去,死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不在其位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事例】就令當局者果然高尚純潔,不過變名的聖君賢相,結果還會落得個~。2012年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講話。溫家寶強調,當前反腐倡廉建設與人民民眾的期待仍有較大差距,腐敗現象在行政權力集中的部門和資金資源管理權集中的領域易發多發,社會事業、國有企業等領域腐敗案件逐漸增多,發生在領導幹部中的腐敗問題依然突出。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人亡政息】

【拼音】rén wáng zhèng xī

【釋義】亡:失去,死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不在其位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

成語典故

【出處】《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事例】就令當局者果然高尚純潔,不過變名的聖君賢相,結果還會落得個~。 ★清·梁啓超《外交歟內政歟》

2012年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講話。

溫家寶強調,當前反腐倡廉建設與人民民眾的期待仍有較大差距,腐敗現象在行政權力集中的部門和資金資源管理權集中的領域易發多發,社會事業、國有企業等領域腐敗案件逐漸增多,發生在領導幹部中的腐敗問題依然突出。溫家寶強調,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腐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可能改變,就會“人亡政息”。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極為嚴峻的重大考驗。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詞語辨析

【反義詞】: 人存政舉

【用法】: 作謂語、補語;用於行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