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卡通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是為推動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便利三地六城市居民出行而啟用得惠民措施。2015年12月25日,京津冀“一卡通”互聯互通,即將落地試行。市民可以辦理單獨的“京津冀互通卡”,持卡在京津冀區域內的任何互聯互通城市刷卡乘車,都能享受當地的優惠政策。參加本次試點的,有北京139條公交線路,12月底,石家莊、保定、滄州、邯鄲四個城市總計300多條公交線路,也將實現互聯互通。未來,京津冀一卡通互聯互通城市數量,還將繼續擴大。

基本信息

背景

京津冀京津冀
為推動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便利三地六城市居民出行,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將於近期啟用,並實現部分互聯互通。

濱海新區是本市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兩個試點地區之一。從新區公交集團了解到,為配合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落地,集團及時對所屬100多條公交線路、1000多部公車輛進行了設備升級,車輛刷卡機更新工作已經完成。據了解,有關方面正在進行一卡通互聯互通測試。京津冀一卡通將發行採用同一傳輸技術的新卡片。

進展

交通一卡通將成協同發展標誌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京津冀交通一卡通
有接近交通部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已經成為交通部的一大重點工程,2015年項目將開始啟動,2017年三地重點城市將實現一卡通。“交通部想以京津冀做試點,未來在全國推行公交、捷運卡的一卡通。”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早在幾年前就曾在交通部內部做過討論,但當時內部分歧很大,不少人覺得實現一卡通涉及許多捷運、公交公司及其背後的制卡公司,如果推行一卡通,各種機器、系統和卡都要改,成本很高,沒有一卡通對民眾出行影響也不大,所以沒有必要做。“但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提出後,交通部決定把能做的先做起來,交通一卡通就被提上了日程。”

天津市交通港口局總工程師曹世成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卡通在整個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中非常關鍵。我們組織了多輪專家反覆論證,交通一卡通將會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標誌。但曹世成也坦承,“一卡通”做起來是有難度的,因為它會涉及各個行業,不同的公司,很多個節點。還會有技術、市場分配等一系列的基礎性問題,包括一卡通在三地之間怎樣銜接,交通優惠政策怎樣普遍享受的問題。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推行,對很多“雙城”生活的人來說是個好訊息。據媒體公開報導,僅在河北省廊坊市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每天早晨乘車到北京市跨省上班的人就有30萬。而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河北省在京人口為155.9萬人,占北京常住外來人口的22.1%;天津市常住外來人口中,來自河北省的人數為75.45萬人,占該市常住外來人口的25.2%。

交通一體化加速推進

2014年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此後,發改委、交通部開始積極行動,並聯合制定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總體規劃》。

為了推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交通部已經成立了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交通部部長楊傳堂任組長,統籌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京津冀三省市的政府成立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協作領導小組;三省市的交通運輸部門建立起一套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聯席會議機制。

交通部在2014年4月、5月就京津冀一體化召開過兩次部長會議,會後形成了基本思路:規劃同圖、建設同步、運輸一體、管理協同。6月楊傳堂先後到天津、河北、北京就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開展調研,並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儘快在重大節點基礎設施上取得突破,制定重大建設項目目錄清單:二是儘快在提高運輸服務水平上取得突破,著力促進京津冀區域交通運輸管理協同,推進區域交通信息服務對接;三是儘快在統一運輸管理政策上取得突破,全面梳理交通運輸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加強政策設計的統一性和針對性。

實質性進展

截止到2015年12月20日,北京市的139條地面公交線路已具備互聯互通試運營條件。按照交通運輸部的統一部署,12月25日,北京市139條京津冀一卡通互聯互通試點公交線路將投入試運營。試點線路主要包括:69條由北京市四座火車站始發的公交線路、39條進入河北省的八方達公交線路、2條觀光線路(“鐺鐺車”)、29條“運通”路號的公交線路。還包括天津和河北的京津冀一卡通互聯互通試點線路。

據相關部門介紹,“一卡聯通”最大的難點,在於三地之間的清分結算。目前,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承擔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區域清分結算平台的建設工作。

意義

對於百姓民生來講,區域“一體化”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打破地域藩籬,讓生活更加便捷。一體化的過程中,類似“互通卡”三地“清分結算”的難點,想必不止一個。只要相關部門願意作為,難點並非無法突破。期待未來,類似的“互聯互通”,在各個領域儘快落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