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志

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歷史上自稱“京”,他稱“越”。1958年定名為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區的山心、瀝尾、巫頭三地及恆望、潭吉、紅坎、竹山等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京族人口數為22517。主要從事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使用京語,與越南語基本相同。現基本上通用漢語廣東方言和漢文。京族,歷史上自稱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語言的系屬未定。沒有文字,絕大多數京族人通用漢語(廣州方言)和漢文。京族口頭文學內容豐富,其詩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愛唱歌,歌曲曲調有30多種,內容廣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漁歌、敘事歌等。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非常優雅動聽。

京族志

正文

京族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