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奉鐵路

1912年京奉鐵路全線通車,並與由日本管轄的南滿鐵路接軌。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京奉鐵路改稱北寧鐵路,由北洋政府交通部管轄。 1929年4月15日,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再次將平奉鐵路改稱北寧鐵路。

百科名片

京奉鐵路中國清朝末年修建的一條鐵路
京奉鐵路上最早建成的路段是1881年建成通車的唐胥鐵路唐山至胥各莊)。後來至1893年唐胥鐵路的南端及北端終點分別延伸至天津山海關,並改稱津榆鐵路,因山海關在歷史上曾稱“榆關”。1894年,津榆鐵路由天津經津蘆鐵路(天津-北京盧溝橋)延伸至北京,改稱京榆鐵路,又稱京山鐵路。1898年10月,清政府修築鐵路將京榆鐵路延伸至奉天(今稱瀋陽),改稱關內外鐵路,並與英國、俄國簽定關內外鐵路借款契約。1907年8月又改稱京奉鐵路。1912年京奉鐵路全線通車,並與由日本管轄的南滿鐵路接軌。(南滿鐵路已於1907年改建為標準軌距)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京奉鐵路改稱北寧鐵路,由北洋政府交通部管轄。1928年6月4日,奉系軍閥張作霖撤回奉天時,在北寧鐵路皇姑屯站被炸身亡,史稱皇姑屯事件。同年6月15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完成北伐,並將北京改名北平,北寧鐵路也改稱平奉鐵路。1929年4月15日,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再次將平奉鐵路改稱北寧鐵路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軍控制了北寧鐵路關外(山海關以北)。七七事變後,北寧鐵路全線被日軍控制。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寧鐵路改稱京瀋鐵路,後正式與原南滿鐵路哈爾濱至瀋陽段合併為京哈鐵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