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黑迭爾丁

亦黑迭爾丁

亦黑迭爾丁,又譯為“也黑迭爾丁”、“也黑迭爾”,生卒年代不詳。元代傑出建築家,元大都(今北京城)宮殿、宮城的設計和工程組織者,為我國古代城市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至元元年(1264年)修瓊華島(今北京北海公園前身)。同年12月奉命同張柔、段天祐同行工部尚書事,歷8年建成當時世界上最知名的城市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城就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

人物介紹

元代建築師。生卒年月不詳。元至元三年(1275)奉忽必烈命受領茶兒局(相當於建築設計局)和諸色匠人總管府,總領營造元都宮城。至元四年(1276)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建成。所設計和組織營造的元都,分外城、皇城和宮城三大部分,突出了“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和封建社會“君王為主,臣民為客,君權為主,神權為客”的主體思想。並沿用中國九宮八卦式寓意手法,形成以皇宮為中心,以宮苑、宮宅、寺廟、街署、宅第為輔弼的布局,從而使元都一舉成為世界著名的大都城。逝世後,曾立像於墓前,因有悖伊斯蘭教規,遭族人反對而拆除。

人物經歷

元大都地圖元大都地圖

亦黑迭爾丁在元世祖未即位前就得到了他的信任。1259年,忽必烈從鄂州(今湖北武漢)北還途中,路過亦黑迭爾丁的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亦黑迭爾丁以織有金線的地毯(西域的特殊工藝品)鋪地,迎接忽必烈,以表示敬意,又將地毯剪開,分贈從臣,這給忽必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忽必烈即位後,命亦黑迭爾丁掌管茶迭兒局。“茶迭兒”是蒙古語“廬帳”的意思,茶迭兒局主要管廬帳之事,相當於建築工程局,其職責就是掌管宮廷的工匠藝人和所有土木建築工程。
為適應當時的政治局勢,忽必烈把政治中心南移,從漠北和林移到開平(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升開平為上都,而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燕京自被蒙古軍隊占領後,戰爭帶給這座城市的創傷一直未得到醫治,四處破爛不堪。1264年,忽必烈採納了亦黑迭爾丁的建議決定重修瓊華島(即今北京市北海公園前身),並任命也黑迭爾丁負責此項工程,瓊華島原是金朝離宮萬寧宮的組成部分,幾經戰亂,只剩下一片廢墟。亦黑迭爾丁按照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在舊址上重新修建以廣寒殿、太液池為中心的皇宮園林,歷經兩年,工程竣工,忽必烈對他出色的組織管理水平、高超的建築才能非常滿意,命他擔任茶迭兒局諸色人匠總管府達魯花赤,兼領監宮殿。
國力強大、威震四方的元朝,為顯示自己的力量和威望,需要一個規模宏偉、莊重華麗的首都。顯然,蒙古傳統支架廬帳的辦法,無法完成這項任務。1266年12月,忽必烈命也黑迭爾丁和張柔段天佑同行工部書事,修築宮城。正式建城之前,亦黑迭爾丁及其同事們一起進行了測量地形的工作,按地形的傾斜走向,鋪設下水道,裝置排水設備。然後根據中國傳統習慣,結合歷史發展條件和地理特點,制定了一個全城的總體規劃。為充分體現元代封建統治者的威嚴,亦黑迭爾丁將皇宮擺在全城最突出、最重要的地位,使之處於全城的中心點,同時,他又採取一種非凡的藝術手法,將莊嚴雄偉的宮殿建築與嫵媚多姿的自然景物緊密結合,聯為一體,取得一種人工美與自然美相互輝映的效果。

亦黑迭爾丁還是這項浩大工程的實際組織和監督建造者。他的合作者張柔、段天佑都是軍官出身,不擅長工程建築,而且張柔第二年就去世了,因而工程的重擔也主要由亦黑迭爾丁肩負。為了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各個環節組織也非常重要。諸如日程的安排、工匠的選擇、器材的準備、運輸的組織,也黑迭爾丁都做了周密的規劃,對工程付出了全部心血和智慧,史書上說他“受任勞勩,夙心不遑,心講目算,指授肱麾,鹹有成畫。”在施工中,他親臨現場指揮,儘量節省資財,使役工勞動適度,他要求做到“役不厲民,財不靡國,慈足使眾,惠足勞人”,他不把工匠當奴隸,工匠們也十分敬重他。修建宮城,要指揮龐大的建築隊伍,動用繁多的物料,科學地安排各道工序的進程以及運輸、儲存等,施工的難度可想而知。經過八年時間的連續施工,這項中國建築上的傑作終於完成,受到元世祖的高度讚賞。為了建造大都工程,也黑迭爾丁殫精竭慮,工程告竣後不久,他便離開了人世。工匠們十分尊敬他,在他去世後特地為他雕刻了一尊形象逼真的石像,要豎立在他的墓前,但因為造像在伊斯蘭教義上是非法的,沒有得到也黑迭爾丁家人的贊同,元世祖知道了,也不讓這樣辦。
亦黑迭爾丁在這座古代東方大都城的設計、建築方面沿用了中國傳統建築模式,但沒有生搬硬套和機械模仿,而是在繼承中有發展,採納中有創新,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古代城市建築藝術。在此後的數百年間,雖然對大都宮城做過多次修繕和擴建,但大體上以元初建築為基礎,它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人物評價

我國當代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教授稱亦黑迭爾丁是“穆斯林建築設計大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