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大樓

亞細亞大樓

亞細亞大樓位於上海市延安東路外灘,中山東一路1號,上海解放後由上海市冶金設計院使用,一般也叫“冶金設計院大樓”,建於1916年,高7層,是當時外灘最高的一幢建築,且又取得中山東路1號的門牌,故當時也有人稱它為“外灘第一樓”。亞細亞大樓建成於1916年,由馬海洋行設計,裕昌泰營造廠施工,占地面積1739平方米,建築面積1198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各層外側為辦公室,開間大,木地板。內側為走廊,窗高2米,顯得明亮。過道均用白瓷磚貼面,馬賽克地坪。該樓於1989年被定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亞細亞大樓亞細亞大樓
亞細亞大樓由馬海洋行設計,裕昌泰營造廠施工,占地面積1739平方米,建築面積1198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大樓外觀兼有古典樣式和新古典主義格調,也有人稱此為折中主義風格。正立面呈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正門有4根愛奧尼克立柱,左右各2根,內門又有2根小的立柱,左右各1根。門楣則以變形的巴洛克渦鏇形圖案作裝飾,造成一種華麗、富貴的氣派。東、南立面均為橫豎三段格式。外牆的1、2層用花崗石面磚砌成,形成基坐;3至5層凹進部分為內陽台,並圍有半園形鐵欄;6、7層又有愛奧尼克立柱。大樓的平面呈回字形,中有天井。各層外側為辦公室,大開間,木地板,內側為走廊,窗高2米,十分明亮。過道均用白瓷磚貼面,地面用馬賽克鋪成。1939年,大樓又加高一層,由原來的7層增至8層。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亞細亞大樓被日軍占領,公司英籍人員多數遷往重慶。抗戰勝利後公司復業,並將華南、華北公司合併,經營業績超過戰前。1950年,亞細亞大樓由華東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上海市冶金設計院、上海市房地產管理局、上海市絲綢公司遷入辦公。1996年,外灘房屋置換,這幢大樓成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歷史

亞細亞大樓建成於1916年,高七層,建築面積上萬,是當時外灘最高大的一幢建築。上海開埠後,此地原是英商兆豐洋行的產業,後來轉讓給美商旗昌洋行。1891年旗昌洋行停業,一度歸輪船招商局所有,後又幾經易主。1913年由麥克倍思公司投資,拆去舊屋,興建大樓,1916年竣工,原名為麥克倍恩大樓(也有寫作"麥邊"的)。1917年,大樓為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購下,遂名亞細亞大樓。
舊中國民間和工業所用的石油,都要從外國進口,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民間多捨棄以油盞燈、紅燭照明的習慣,而改用火油燈(又稱洋油燈),石油銷路日廣。上海是中國最早進口石油且銷量最大的口岸,當時的石油均由外國洋行銷往中國,其中美國洛克菲勒集團所屬的美爭洋行最早經營中國石油生意,當時美孚洋行從印尼運來的石油抵達上海後,都由著名商人葉澄衷包銷。1900年美軍在上海設立公司,1904年又在上海建立了油棧。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也於1907年在上海九江路7號成立辦事處。亞細亞公司是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設的子公司,總公司在倫敦,分公司遍布五大洲。
亞細亞大樓亞細亞大樓

在中國則有華南公司(經營香港、廣東、廣西及福建的石油業務)、華北公司(經營上海及中國其他各省的石油運輸銷售和儲藏)。1904年美商德士古火油公司出來上海設分公司,開頭聲勢超過亞細亞,作卜巨細亞畢竟是世界第二石油壟斷組織(當時美軍排名為世界第一),德土古不久就屈居第三。三家為爭奪中國市場均使盡渾身解數,白熱化的競爭延伸到工廠農村及小城鎮。當時在中同鄉間沿鐵路、公路、河道旁的粉牆廠,常能見到這二家的廣告、農村的不少小煙雜店,也都釘上他們的牌子,作為其銷售點。
不久後,當中國人自己的光華石油公司建立後,這三家十分恐慌,相互勾結,租界工部局不給光華的加油站發照會(執照),三家更以降價使光華經銷的火油銷售困難,光華終於為美軍收購。亞細亞公司每年的石油銷售數量,占中國需求量的四分之一,大賺其錢。亞細亞公司在上海還有三大油庫,分別位於高橋沙、凌家木橋和西渡。亞細亞剛在上海成立辦事處後,就試圖用低價傾銷的辦法搶占中國市場,1908年,其每聽火油淨重15千克,售價只有0.75元,到1926年每聽為2.5元。
亞細亞大樓由馬海洋行設計,裕昌泰營造廠施工,占地面積1739平方米,建築面積1198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沿外灘)、南(在延安東路2號)兩面均有門,東面為正門。外觀為折衷主義風格,正立面為巴洛克式,正門有四根愛奧尼克立柱,左右各二,內門又有小愛奧尼克柱,門上有半圓形的券頂,雕以花紋。人口處有巴洛克式裝飾。東、南兩立面均為橫三段、豎三段式,二至五層凹進部分有陽台,半圓形鐵欄,六、七層又有愛奧尼克柱。東南角凹進弧形牆面,使立面多變。外牆的一、二層用花崗石面磚砌就,形成基座。平面呈回字形,中有天井。各層外側為辦公室,開間大,木地板。內側為走廊,窗高2米,顯得明亮。過道均用白瓷磚貼面,馬賽克地坪。1939年大樓又加高一層。
亞細亞大樓亞細亞大樓

太平洋戰爭爆發,亞細亞公司被日軍接收,公司英籍人員多逃往重慶。抗戰勝利後公司復業,並將華南、華北公司合併,經營業績超過戰前。新中同成立後,其在各地的分支機構紛紛歇業,上海的公司保留50餘人,貿易活動漸少,只經營化肥農藥等項業務。1966年全部停業。
1950年,亞細亞大樓由華東石油公司接管,1966年為房地產部門管理。1959年,上海市冶金設計院、上海市房地產管理局、上海市絲綢公司遷入辦公。在1996年的外灘房屋置換中,這幢大樓成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亞細亞大樓大門兩邊的立柱上,原有兩塊殼牌公司的抱柱(即弧形)銅牌,當年公司離開大樓時曾一同拆往其圓明園樓的辦事處,現作為歷史文物,藏於上海歷史博物館

建築風格

亞細亞大樓亞細亞大樓
民國5年(1916年)大樓建成。它是繼上海總會之後另一幢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築,它的成功設計和營造,對以後外灘近代建築向更高層次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大樓是一座折衷主義風格建築,外觀採用巴洛克風格輔以愛奧尼克柱式,巴洛克風格用曲面、曲線、斷折、疏密等多種手法,突出立面與空間的凹凸起伏和運動感,講究視覺效果,使建築外貌雄奇華麗。大樓的大門直豎4根大立柱,門廊旁又有2根小立柱,使視覺產生縱深感,門券是拱形結構,採用半突圓浮雕花紋,使大門外形線條富於變化。門楣上是巴洛克式斷山花雕塑,3~5層有巴洛克廊式陽台,大樓東南面的牆角做成凹弧形,給建築增加了立體效果和鏇渦形變化。建築物平面呈回字形,使大樓猶如井壁,每層樓面外側四面為辦公室,內側為寬敞走廊,安有2米高鋼窗採光通風,使空氣對流暢通光線明亮,這種回字形結構,是外灘建築中僅見的。該樓初建時共7層,民國28年加蓋1層。

參觀時間

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滙豐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恰和大樓(...5)學生參觀卡:月票15元;半年票25元;年票35元。6)家長攜帶未成年人參觀,未成年人可免票。2.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交通

公交251、123、135、307、317、503、576、868、940路
上海面積很大,景點分散,從一地到另一地花上1個多小時是經常有的事,一定要選擇位於主要交通樞紐附近的酒店下榻。火車站、人民廣場、徐家匯地區換乘捷運很方便,當然是最佳選擇。如果嫌房價太貴,可入住“新亞之星”(230-260元/間)、“錦江之星”(120-180元/間)假日旅館或高校賓館,這些旅館一般都交通便利,能迅速抵達各景點。

相臨景點

金茂大廈

東方明珠塔

亞細亞大樓亞細亞大樓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國際會議中心

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

陸家嘴中心綠地

上海海洋水族館

濱江大道

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

證券大廈

磁懸浮列車

亞細亞大樓黃浦江

浦東國際機場

三甲港海濱

欽賜仰殿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華夏文化公園

黃炎培故居

鶴鳴樓

華夏旅遊文化區

亞細亞大樓人民廣場

上海總會

有利大樓

旗昌洋行

滙豐銀行大樓

海關大樓

交通銀行大樓

華俄道勝銀行

字林西報大樓

匯中飯店

華懋飯店

中國銀行大樓

怡和洋行大樓

格林郵船大樓

東方匯理銀行東方大樓

英國領事館

百老匯大廈

亞細亞大樓亞細亞大樓

俄羅斯駐滬領事館

市政府大廈

華安大樓

金城銀行大樓

中匯大樓

國際飯店

陸家嘴美食城

慶雲寺

世紀大道

南浦大橋

楊浦大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