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河鎮

井河鎮

井河鎮位於廣安區北部,是一個農業大鎮。幅員面積5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716.8畝,(其中:16039畝,地1678畝),總人口30650人。有29個行政村,23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委會。鎮政府駐井溪寺,是井河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人傑地靈,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海拔430米,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紅苕、蠶桑、柑桔等。適應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

基本信息

交通便捷

井河鎮交通十分方便,花廣路、井鄭路、井坪路、井岳路穿境而過,全鎮29個村,186個社通公路,通車裡程達68公里,16個行政村安裝了程控電話,場鎮機關及居民安裝程控電話523門,發射架兩座,覆蓋全鎮及周邊地區,廣播發射台一座,電視網路信號村村通。興修自來水塔一座,滿足了場鎮及附近村社居民的人畜欽用水。現有二所國小,109個教學班,一所中學,24個教學班,有教職工209人,學生4120人,成教、幼教事業健康發展。建鎮來,城鎮建設飛速發展,新征土地36畝,集資建房320套,總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興建農貿市場一個,占地10畝,攤位400個,貿易活躍,市場繁榮。建一敬老院一座,場鎮路燈齊全,警示標誌醒目。

鄉鎮資源

井河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鉀鹽、天然氣、膨潤土粉和豐富的頁岩。水資源十分豐富,井溪河、高橋河、交通河貫穿全鎮,流經25個村,共40多公里,七一水庫主幹渠流經18個村,總長度為29。3公里,山坪塘128口,水面174畝。旅遊資源貧乏,僅有大嶺寨、高灘瀑布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人力資源豐富,全鎮有勞動力14700人,外出務工人員6500人,勞力輸出純收入達2000多萬元。

產品多樣化

井河的農產品主要是糧食、油料、水果及蠶桑等,年產糧12232噸,油菜718噸,各種水果20。6噸,蠶繭41。2噸,水產品130。6噸,特色農業主要有石坪的花椒基地,馬灘的蠶桑基地1000畝,玉灘的蔬菜基地24畝,交通的臍橙基地106畝,七里的黃花梨基地2萬株,龍馬山、大嶺寨的柑桔基地,玉灘、廣福、五四的養殖基地,高橋的獺兔養殖基地,木桶、高灘的頁岩磚廠等,井河的竹子資源十分豐富,竹編業非常發達,各種竹編製品運銷全國各種。
井河在引資開發項目上,首先是政策優惠,手續簡化,征地迅捷,稅費減免,引進合川人甘老闆開辦的高灘頁岩磚廠,日產磚40000塊,產值6000元,山東孔德玉開辦的高橋獺兔養殖場,存欄獺兔2萬多隻,年純收入56萬元。目前,已引進協定資金823萬元,實際利用資金萬元。

鄉村文化絢麗多彩

近年來,隨著經濟大潮對文化產業的衝擊和農村務工人員的增多,農村文化生活出現了“荒漠化”的現象。然而,筆者在廣安區井河鎮感受到,這裡的鄉村文化生活尤為絢麗多彩,以居民娛樂健身舞蹈和老鄉樂隊為代表的兩種文化現象極大地豐富了全鎮民眾的文化生活,也使該鎮的文化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居民娛樂健身舞蹈:場鎮夜晚的一道迷人風景

每當夜幕隆臨時,廣安區井河鎮新建街便響起了歡快的音樂聲,居民娛樂健身舞蹈隊的隊員們又開始了她們每天例行的健身活動。前來觀看的居民擠滿了一大圈,不時有一些居民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隨著著強烈的音樂節奏跟著隊員們學跳起來。那場面,成為了小鎮夜晚的一道靚麗風景。
據健身舞蹈隊組織者、井河街道居委唐素清介紹,在舞蹈隊沒成立前,居民們晚上要么呆在家裡看看電視,聚在一起聊聊天或者打打牌什麼的,生活顯得異常單調。2004年7月,愛好文藝的唐素清在廣安城裡看到洪洲大道及愛眾廣場跳起居民健身舞蹈後,也萌發了在井河街道組織成立一支健身舞蹈隊的想法。回到鎮上後,唐素清向鎮黨委政府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主要領導的鼓勵與支持,政府還出資1200元幫助購買了影碟機、音響等設備,並在新建街專門為健身舞蹈隊提供了一塊寬達200多平方米的場地。街道支部委員游明光將家裡的電視機每晚無償地提供給健身舞蹈隊使用。
居民娛樂健身舞蹈的成立給小鎮的夜生活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每晚前來參加的場鎮居民達100餘人。為讓隊員們及時學跳到新的舞蹈,“教練”唐素清堅持自己先從電視裡學會跳新的舞蹈,然後再帶領隊員們一起跳。據了解,健身舞蹈隊員每半個月就可學到一支新的舞蹈,截止目前,隊員們已能跳50多支舞曲了。
健身舞蹈在豐富小鎮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居民們從中受益匪淺。場鎮居民黃建容以前常愛在晚上出去打小麻將,去年身體又患上了病。動手術後,醫生囑咐她要加強戶外鍛鍊,黃建容就加入到了健身舞蹈隊中。從那以後,她晚上再也沒有坐到牌桌前,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她的身體變好了,心情也變得越來越高興了!62歲的場鎮居民黎玉安患有高血壓、骨質增生等多種疾病,自2004年參加健身舞蹈以來,健身舞蹈成了她治癒疾病的一劑良藥。現在她血壓降低了,走起路來身體也顯得格外輕鬆。如今黎玉安逢人便說,健身舞蹈讓自己際更寬了,心談心的人更多了,晚年生活過得更加充實了。
在健身舞蹈隊,不光有中年人、老年人,還有很多10歲左右的小朋友。井河國小五年級學生李軍紅天天晚上都要按時參加健身舞蹈,說到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小軍紅不無高興地說,健身舞蹈不僅增強了自己的體質,還使自己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據了解,自2004年參加該項活動以來,小軍紅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全校區同年級第一名。

老鄉樂隊:一支為老鄉義務演出的文藝隊伍

於今年5月22日成立的老鄉樂隊共7名隊員,他們都是來自井河國小熱愛音樂的教師。“我們假期多,大家便想到,何不利用假期為鄉親們義務演出文藝節目,一來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同時也可給自己一個鍛鍊和施展才華的機會!”談到當初成立樂隊的初衷,倡議者王建華這樣說道。他還告訴筆者,之所以取名“老鄉樂隊”,是因為樂隊是為廣大鄉親服務的,這個名字既讓人感到親切,又有鄉土味道。
樂隊成立了,樂器從何而來?隊員們除從自己家裡拿來了平常使用的樂器外,每人還自掏腰包1500元,湊齊10500元購回了電子琴、架子鼓、小提琴、銅號及音響等。據了解,樂隊的7名隊員人人都是多面手,大家基本上都能熟練作鍵盤、擊鼓及吹奏管弦等,很多時候,隊員剛唱罷一首歌,又當起了音響師,剛跳完舞蹈,又坐到了電子琴前……隊員們相互之間協調配合,整個樂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老鄉樂隊的首場演出是在成立之後的第六天。樂隊特意挑了一個逢場天,在小鎮最繁華、地勢最開闊的新建街搭起了簡易的表演舞台,擺上了樂隊的全部“家當”。當主持人黎仁禮那富有磁的聲音在台上響起,表演的地方便被鄉親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圍了個水泄不通。熱烈的氣氛的如潮的掌聲深深地打動了老鄉樂隊每個隊員的心靈,他們傾情投入到表演中,將一首首優美的鏇律、一個個精彩的舞蹈、一段段捧腹的小品奉獻給了鄉親們。被深深陶醉的鄉親們激情高漲,他們用嗓子和掌聲表達著自己樸實而熱烈的情感,紛紛要求樂隊再多表演幾個節目,使原計畫只演出一個小時的節目不得不延長到一個半小時以上。
老鄉樂隊為民眾義務演出的訊息傳出後,鄉親們提出能否深入農家院壩為村民們送上精彩的文藝節目。隊員們努力滿足鄉親們的願望,將一道道豐盛的文化大餐送到了鄉親們的身邊。
6月下旬,井河鎮騎虎村支部書記陳林及村民們開著一輛大貨車跑了10多里路來到鎮上,專程前來請老鄉樂隊為鄉親們表演文藝節目。被深深感動的樂隊成員二話沒說,將全部“家當”搬上了汽車,來到了偏遠的騎虎村。汽車剛進村,等在村頭的村民們全都跑來幫著搬東西,搭舞台。在長達2個小時的演出中,相聲、小品、舞姿及歌聲讓這個村子沉浸在節日般的喜慶氛圍中,全村老人小孩看得津津有味,年輕人則主動擔當起了維護秩序的重任。表演結束後,村民們圍著隊員們久久捨不得離去,並一再請求他們今後能多到農村進行演出。
“真沒想到,村民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如此渴求,如此強烈!”隊員們感慨萬千,從而也更堅定了他們要將自己的所學全部奉獻給鄉親們的信心和決心。據悉,樂隊成立至今雖只有短短的4個多月時間,但目前隊員們利用雙休日和逢場天已為鄉親們義務演出近10場,觀看民眾近萬人。
“樂隊演出的成本較高,會給你們帶來壓力和困難嗎?”面對筆者的發問,王建華淺淺地笑了:“我們當初成立時就想到了這一點,比如購設備以及維修方面的問題,但我們既然是為了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而成立的,想到民眾的需要才真正是最重要的,我們這點困難也算不了什麼!”不僅如此,老鄉樂隊的隊員們在搞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經常聚在一起創作一些富有教育意義和政策強的文藝作品,創作一些富有鄉土氣息的本土文藝節目,讓鄉親們每一次都能欣賞到新鮮的表演。
“有了老鄉樂隊,我們的文化生活更精彩了,大家的日子過得更有滋有味了!”井河街道居民肖文廣讚不絕口。這不,最近,王建華又正在與井河鎮分管文化的副鎮長杜小剛以及文化站站長陳波商量中秋節文藝表演的事了。

聯戶連片整體改造場鎮棚戶區

2010年5月16日,廣安區井河鎮井溪寺社區老街的居民正在主動拆除房子。居民周業佳臉上笑容滿面,“政府巴心巴腸為我們老百姓著想,引來業主為我們集中建新房子,我們核算了一下,划得來,所以我們主動拆除舊房子。”
井溪寺社區老街共有40戶居民,房子大多是60年代修建的穿斗結構的房子,由於年久失修,大多破爛不堪。居民有改造的欲望,但沒有人承頭,政府也努力過無功而返。今年3月,城鄉環境整治啟動,老街已成了不和諧的場所,井河鎮黨政一般人決定把老街改造作為民生工程來抓,專門派出一名副科級領導部脫產負責老街改造工作。制定了多個方案進行比選,並召開由40戶居民參加的聽證會廣泛徵求意見,然後決定採取聯戶連片的模式,整體改造場鎮棚戶區。為居民精心挑選真正有實力的業主進行開發。“這種引進業主與集鎮居民共同參與的模式,解決了集鎮建設啟動階段拆遷安置難和民眾單家獨戶改造難題及政府資金短缺難題。”井河鎮黨委書記李章國說。
據了解,改造業主將投入1800萬元,改造6000平方米的面積,開發25000平方米的面積。預計改造6月將全面動工。“目前,我們還投入25萬元啟動了場鎮人行道、綠化帶改造工程,為擴大城市面積,引導寨龍一社260個社員投資30萬元修建了一座長40米,寬8米的大橋。”李章國說。

小資料

長途區號:0826
郵政編碼:638007
車牌號碼:川X
行政代碼:5116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隸屬政區: 廣安區
行政級別: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