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坨街道

五里坨街道

五里坨街道位於石景山區的最西端,轄區面積26.94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9870戶、30664人,轄區內有社區居委會10個。有北京軍區聯勤部機關、工程兵管理處、衛戍區教導大隊、裝備部訓練大隊等團級以上部隊單位18個,街道工委、辦事處根據地區面積大、分布廣、駐軍多的特點,繼承和發揚地區雙擁工作的優良傳統,努力適應雙擁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不斷探索軍民共建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內容。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1963年設定。1996年,面積21.6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東街、西街、后街、高井、黑石頭、石府、隆恩寺、加氣三廠、煤校、電建公司、三家店車務段等15個居(家)委會。2002年末,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2.07萬人,轄西街、東街、高井、右府、黑石頭、隆恩寺、軍區聯勤部大院、西山機械廠、紅衛路、南宮、五里坨10個社區。2016年轄天翠陽光第一、第二、第三社區,東街、高井、南宮、西山機械廠、黑石頭、隆恩寺、紅衛路、聯勤部、隆恩寺新區、隆恩頤園13個社區。

城鄉分類

110107010:~001 111軍區聯勤部大院社區 ~002 112石府社區 ~003 112黑石頭社區 ~004 111西山機械廠社區 ~006 111高井社區 ~011 112隆恩寺社區 ~013 112東街社區 ~014 111西街社區 ~015 111紅衛路社區 ~016 111南宮社區 ~017 111隆恩寺新區社區

強化領導

自1992年與原51112部隊,即現在的66400部隊結隊共建以來,街道工委、辦事處和部隊領導對雙擁共建工作十分重視,長期堅持一把手負責,並成立了由黨政正職掛帥,副書記、副主任負責,有關科室和單位共同參與,駐地部隊和地方部門為成員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作為“一把手工程”,街道對雙擁工作做到“五個納入”,即:納入街道工委、辦事處年度工作計畫,納入黨政領導年度政績考核內容,納入街道財政預算,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部署,納入社區全民教育體系,並做到“三個到位”。即:領導到位、人員到位、資金到位、使雙擁工作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工作網路。街道主要領導幹部把雙擁共建視為應盡之責,既掛帥又出征,親自主持制定雙擁共建計畫、參與雙擁共建活動、部署解決雙擁共建問題,並跟蹤問效抓落實。“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五里坨街道與共建部隊的領導班子換了一屆又一屆,但雙擁工作領導機構從未間斷,並在新的形勢下得到不斷的充實和加強,並帶動了地區雙擁共建工作,形成上下一條線,縱橫連成片,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雙擁工作組織網路和運行機制。

制定製度

為實現雙擁工作規範化,街道還十分注重雙擁制度的建設,制定了雙擁共建工作制度,社區共建制度、堅持工作例會、走訪慰問、一事一記等制度,使有關領導機構及部門職責分明,促進了地區雙擁工作的社會化、制度化和經常化,地區逐步形成了軍地領導高度重視,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廣大居民共同參與的雙擁共建的新格局。

軍民共建

開拓創新

軍民共建軍營社區。2001年以來,五里坨街道廣泛開展了共建軍營社區活動,在聯勤部機關大院、工程兵管理處、7312廠投入巨資,建立了“星光計畫”為老服務設施,本著因地制宜、完善功能、服務民眾、協調發展和資源共享的原則,採取變封閉為開放、變自建為共建、變單一為綜合的方法,進行了軍營社區全面建設。2002年4月,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在聯勤部軍營社區召開了現場會。同年8月,總政治部又召開了依託軍營社區,加強待安置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工作現場觀摩會。10月,北京市民政局又在聯勤部軍營社區召開了駐京部隊大院落實“星光計畫”的經驗交流會,均受到了市區領導和總部、軍區首長及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大家一致認為,軍民共建軍營社區既豐富和擴展了雙擁共建工作的內涵和外延,又適應了地方城市社區建設和軍隊後勤保障社會化改革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正如全國雙擁辦領導所講的那樣:軍民共建軍營社區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是一項開拓創新的工作,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是雙擁工作在基層落實的有效形式,是促進社會進步的一個創新。

與時俱進

科技擁軍有突破。2002年8月,街道與66400部隊共建工作獲得“首都共建先進單位”光榮稱號,雖然已經獲得了榮譽,但是,軍地共建工作沒有就此停止不前,而是在不斷繼續探索雙擁共建的新路子。今年,第一個雙擁月,街道與共建部隊開展了送法、贈書進軍營的文化擁軍活動,街道同司法所的所長到66400部隊,為數百名戰士講解了“婚姻法”、“繼承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並常年為部隊官兵開展了義務法律諮詢,向部隊贈送法律書籍300餘冊。

全民參與

擁軍優屬社會化加快。擁軍優屬工作既是政府行為,也是全社會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強化擁軍優屬工作在各項社區事物中的重要地位。各社區居委會都把擁軍優屬工作納入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把對優撫對象的服務作為社區服務的重點工作,他們經常組織志願者入戶為優撫對象理髮、打掃衛生、代購代買、地區持續開展“愛心獻功臣”活動,對有特殊困難的優撫對象給與特殊的關愛,回鄉復員軍人王廣義年邁體弱,居委會經常派人上門探望,今年生病住院,街道特事特辦及時為其辦理了低保金,還為其申請了2000元的臨時救助款,工作人員親自送到家中。二是做好優撫對象“再就業工程”,僅3年來街道就為14名優撫對象解決了就業問題。三是老大媽入軍營服務隊,定期為共建部隊戰士縫補衣服,並和戰士談心,讓他們安心服役。四是積極開展共建一條路、共建社區、服務一條街等活動,將雙擁共建活動與創建文明社區等活動結合起來。有效地促進了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走訪慰問

第二故鄉送溫情。每年“春節”和“八一”之前,街道都要召開地區“軍政企座談會”,向他們匯報地區的發展規劃、街道便民工程的進展,傾聽他們對地區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並對重點共建部隊進行慰問,3年送慰問品價值10餘萬元。今年春節前,得知共建部隊66400部隊一名戰士父親遭遇車禍身亡,肇事司機逃逸,其母親病倒,而這名戰士為了國防建設竟然沒有顧上回家探望,聽到這裡,在場的人員無不為之感動,街道領導當場拿出1000元錢捐給這名戰士,在場的其他官兵都深受鼓舞。街道領導時時把共建部隊的事掛在心上,定期到部隊營房查看內務、與戰士談心、鼓勵戰士做新時代合格的士兵,為保證部隊隨軍家屬子女能得到妥善安置,街道優先組織他們參加就業前培訓,為幫助66400部隊創建花園式單位,保證國慶節擺花,每年都要為他們送去鮮花1000多盆。

真情回報

駐地部隊牢記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民眾的擁軍熱情化做建設部隊的強大動力,時刻不忘為民眾做好事、辦實事,全力以赴支援駐地“三個文明”建設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擁政愛民的讚歌。

全區重點工程“小青山公園”的建設中為保證工程進度66400部隊擔負起“小青山公園”清雜和植被更新任務,他們連續5天出動2000餘人次參加義務勞動,在他們的全力支持下,小青山公園如期完工剪彩。

在京門路整治過程中,無論是冬季的鏟冰掃雪,春季的植樹綠化,夏季的清淤排洪,到處都能看到子弟兵的身影,每月一次的衛生清潔日大街小巷也都灑下了共建部隊幹部戰士的汗水。

五里坨地區地處偏遠,方圓26.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一座電影院,為豐富地區民眾的文化生活,共建部隊每年都要集中一周義務為地區民眾放電影3-4次,一年一度的電影周讓地區民眾難以忘懷。

在街道組織的學雷鋒高潮日、志願者服務日活動中,66400部隊都主動上街義務為民眾理髮、修腳踏車,原西街居委會趙全英大媽的兒女不在身邊,66400部隊某中隊戰士堅持14年如一日上門服務,老戰士復員,總不忘把照顧趙大媽的事情向新戰士交代,他們象傳接力一樣,一屆屆傳下去,受到駐地民眾的廣泛稱讚。

在“見義勇為”獻愛心和“濟困工程”捐獻以及為貧困災區募集衣被過程中,共建部隊也是積極支持踴躍參加。今年地區共捐款42000餘元。

總之,在參與城市重點工程建設中,部隊官兵克服了軍事訓練任務重的困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發揚不怕苦不怕累敢於打硬仗的精神,為城市建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為建設第二故鄉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為駐地建設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到了地方政府有求,駐地部隊必應,人民民眾有難,子弟兵挺身而出。

石景山區行政區劃

石景山區轄8個街道,區政府駐石景山路18號,數據截止到2002年。
街道八寶山街道 | 老山街道 | 八角街道 | 古城街道 | 蘋果園街道 | 金頂街街道 | 廣寧街道 | 五里坨街道 | 魯谷社區行政事務管理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