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

五路

(1).亦作“五輅”。(1)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種車子,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錫樊纓,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釣,樊纓九就,建大旂以賓,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纓七就,建大赤以朝,異姓以封;革路,龍勒條纓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衛;木路,前樊鵠纓,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

基本信息

簡介

五路
wǔlù
”《文選·潘岳〈藉田賦〉》:“五輅鳴鑾,九旗揚斾。”李善註:“《周禮》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2)古代王后所乘的五種車子,即重翟、厭翟、安車、翟車、輦車。《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緫;厭翟,勒面繢緫;安車,雕面鷖緫,皆有容蓋;翟車,貝面組緫,有握;輦車,組挽,有翣羽蓋。”《舊唐書·儒學傳下·祝欽明》:“《三禮義宗》明王后五輅,謂重翟、厭翟、安車、翟車、輦車也。”
(2).指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墨子·經說下》:“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