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岩山

五岩山

五岩山,又名蘇門山,位於鶴壁市市中心西北10公里,為牟山一餘脈。因山有五穀五峰,故曰五岩。山勢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1.5公里,群峰環繞,岩石崢嶸,至高點 海拔574.9米。 五岩山古有兩觀一寺,南為五岩寺,北為棲霞觀,下為葆光觀,是佛教道教聖地,均焚於戰火。現當地百姓自發在原址復建,成為周圍市縣民眾的遊覽勝地。

基本信息

景區介紹

五岩山五岩山
到了姬家山鄉,不到五岩山孫思邈隱居地“藥王洞”去看看,那可是件很可惜的事。藥王孫思邈和他隱居的“藥王洞”,不僅是當地人最津津樂道的事,也深深的影響到了當地人的生活。

五岩山因山有五穀,突起五峰而得名。然而五岩山的揚名,卻不僅僅因為這裡秀美的風景,更因為它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據史書記載,隋末唐初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為“藥王”的孫思邈曾隱居此地,採藥煉丹,著書立說,在當地留下了許多美好故事和人文佳話,至今還有30多處藥王遺蹟遺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孫思邈隱居地“藥王洞”。

進入五岩山山門,首先看到的就是孫思邈的一尊石像,仙然飄逸迎客來。遙遙望去,藥王殿於雲霧繚繞中若隱若現,在半山腰傲然挺立,彰顯著神秘、神奇。山路陡峭,從山底盤鏇而上,峰迴路轉處,總能引得人們一聲驚呼,如放映的風光幻影片,不同美景一一跳躍眼前。置身其中,令人心胸開闊,好不愜意。

“藥王洞”,“洞的全程是5000多米,現在我們已經開發400多米。”洞內,彩石斑駁,鍾乳突兀,千姿百態,光怪陸離。“藥王洞”外百米處,有一處滴水岩,常年滴水,形成鐘乳石,岩壁形狀如瀑布,積水沿石壁下流,有的地方如一根絲線,垂直而下,有的地方如斷了線的珍珠,滴滴答答,落地有聲。站在滴水岩下,陣陣清涼清爽撲面而來。如此奇異美景,難怪讓遊歷了大好河山,尋找名貴中草藥的“藥王”孫思邈,來到此地就挪不動了腳步,停留了下來呢!

景區建設

五岩山——藥王洞五岩山——藥王洞
根據史書中的記載,當地政府對五岩山進行了重新修建,藥王殿氣勢宏偉。石雕百虎像,個個栩栩如生,虎虎生威,100個老虎100種形態。石刻百草圖,將100種草藥的用途作了簡單的介紹,叫人看了,增長對草藥的了解和認識。還有這個剛剛修建而成的百步階,又叫百步套,共有101階台階。五岩山風景區管理人員介紹說,“根據孫思邈活101歲修的這個台階。”拾階而上,五岩山至高處就是孫思邈隱居地“藥王洞”所在,傳為當年孫思邈隱居時棲身之所。孫思邈生於公元581年,卒於公元682年,著有醫藥典籍《千金方》、《千金翼方》等,流傳後世。

景區評價

五岩山五岩山
五岩山風景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璀璨的歷史文化景觀與優美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建設中的五岩山景區共分中醫藥文化遊覽區、自然風景遊覽區和宗教觀光區。目前,景區內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通往景區長近5公里的道路已鋪成水泥路面;引水上山工程解決了景區用水問題;景區停車場、水沖式廁所等配套工程也已完工,具備了大規模接待遊客的條件。另外,在姬家山鄉境內還有黃廟溝原始次森林、東齊滴水岩地質公園、蔣家頂盤龍寺等多處旅遊景點,當地政府都加強了對這些地方的開發和建設,全面提升了旅遊品位。同時,這些旅遊項目的開發,帶動了特色飲食、紀念品銷售等服務行業的發展,為當地老百姓又增加了一項可靠的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