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列木

五列木,常綠喬木或灌木,高4至10米;小枝圓柱形,無毛,產屏邊、河口;生於海拔1300—136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屬上層樹種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Pentaphylax Gardn. et Champ.
所屬科:Pentaphylacaceae
中文名:五列木
文獻來源:Pentaphylax euryoides Gardn.et Champ.in Hook . (1849);(1853)*;Benth.(1861);Forb.et Hemsl.(1886);Merr.(1927);Chun(1933);Mattf.in Engl.et Prantl(1942)*;Gagnep.(1943);V.Steenis(1955)*;海南植物志(1964);圖鑑(1972)*;中國植物志(1980)*;廣西植物志(1991)*.
P.racemosa Merr.et Chun(1930),incl. P.montanaRidl.errore;Merr.(1938);P.spicata Merr.(1938);Gagnep.(1943)* .

描述

常綠喬木灌木,高4—10米;小枝圓柱形,無毛。葉革質,卵形、長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9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具鈍頭,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兩面無毛,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淡綠色,中脈在表面凹陷,背面突起,側脈6—8對,兩面略突;葉柄長1—1.5厘米。花序假穗狀的總狀花序,花序軸疏生短柔毛或常變無毛,具縱列細乳突;花蕾期花梗極短,長0.5毫米,花期長1—1.5毫米,粗壯;苞片1,生於花梗基部,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3—9毫米,寬2—3毫米,早落;小苞片2,卵形,長約1.5毫米,先端尖,背面中部呈龍骨狀,邊緣具睫毛,宿存;萼片近圓形,徑2—2.5毫米,邊緣具睫毛;花瓣白色,倒披針形,長4.5—5毫米,寬1.5—2毫米,先端圓形或微凹;雄蕊長約3.5毫米,無毛,花絲中下部加寬,呈花瓣狀,寬約1毫米,花葯向內彎曲,長約0.5毫米,2室叉開;雌蕊長約3.5毫米,無毛,子房球形,徑約1毫米,向上細縮而成具縱向條紋的花柱,柱頭5,星狀叉開。蒴果短圓柱形,長約6毫米,徑約5毫米,成熟後5裂,果皮木質,中軸宿存;種子線狀倒披針形,長5—6毫米,寬1.5—2毫米,紅棕色,壓扁,表面細皺。花期6月,果期10月。

分布及生境

產屏邊、河口;生於海拔1 300—1 36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屬上層樹種之一。貴州南部、廣西、廣東、海南、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和福建均有。分布中南半島至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木材堅硬,可作家具及農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