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

互文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基本信息

分類

這類句子比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理解時,要瞻前顧後,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完整,全面的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來,互文一般有四種類型(常見的有兩種)。

單句

(即在一個句子中的互文)
所謂單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後兩個詞語在意義上相互交錯、滲透、補充。例如:
(1)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如將此句譯作:“煙霧籠罩著寒水,月光籠罩著沙”,那就大錯特錯了,怎么也講不通意思。
(2)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從字面上看,“秦時明月漢時關”是“秦時明月照耀著漢時關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還是秦時的月亮,邊關還是漢朝的邊關”,而應譯作: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句中的“秦”、“漢”、“關”、“月”四字是交錯使用的。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關塞”。即“明月依舊,關塞依舊,卻物是人非”。更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悲慘。

對句

互文互文
(也叫互文相補)
對句互文就是對(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經出現的詞,出(上)句里含有對(下)句將要出現的詞,對句出句的意義相互補充說明。例如現行教材里的:
(1)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辭》又名《木蘭詩》)
這也是一個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這一句寫出了木蘭從軍十二年(古文中,數字一般為虛數,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後凱鏇時看到舊物的那種久違重見時的喜悅與激動。
(2)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辭》又名《木蘭詩》)
這兩句亦為互文,當窗亮敞,對鏡顧影是理雲鬢,帖花黃的共同條件,意指“當窗、對鏡理雲鬢帖花黃”。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辭》又名《木蘭詩》)
按字面的解釋是“將軍經歷千百次的戰鬥而後戰死沙場,壯士從軍十年凱鏇歸來。”這就不能不使人產生疑惑,為什麼死去的都是將軍,而歸來的都是壯士呢?事實上,“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和“十年歸”是互相滲透,互相說明,在意義上是合指兼顧的。這句話的正確的翻譯是:“將士(將軍戰士)們從軍十年,經過千百次戰鬥,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鏇"。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詩中“驚”、“鳴”互文,正確的翻譯應為“(半夜裡)明月升起,驚飛了樹上的鳥鵲,驚醒了樹上的眠蟬;輕拂的夜風中傳來了鳥叫聲和蟬鳴聲。”這樣理解,詞的意境才更顯豐富幽美。
(5)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這兩句中“將軍角弓”和“都護鐵衣”為互文,應理解為“將軍和都護(這裡代指全體人)的角弓都(僵硬)無法張開,鐵甲冷得無法穿上。”才更合理。

隔句

隔句互文,是指兩句互文之間,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時和“對句互文”的思路步驟一樣。
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王勃《滕王閣序》)
這裡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勝友如雲”和“高朋滿座”是互文。“勝友”“高朋”“如雲”“滿座”相互交錯,補充說明。應解釋為:“勝友如雲,勝友滿座;高朋滿座,高朋如雲。”

排句

排句互文,是說這種互文的句子在兩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完整意思。如《木蘭辭》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就是排句互文。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示例

互文互文
例子(1):朝暉夕陰。
《岳陽樓記》范仲淹(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暉”。“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范仲淹(意思是不因“物”﹝所處環境﹞或“己”﹝個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子(3)《木蘭詩》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4.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例子(4):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沁園春·雪》毛澤東(意思是“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千里”和“萬里”是互文。)
例子(5):《觀滄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與"星漢燦爛"互文)
例子(6):《馬詩》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大漠"與“燕山”互文)
例子(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意思:不因為外部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例子(8)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例子(9)酸兒辣女。

修辭特徵

互文的特徵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結構特徵:互省。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壯士”,句後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後互相交錯補充。
二、語義特徵:互補。如:“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

形式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個句子裡出現的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主人忘歸客不發”“東犬西吠”亦屬此類,還有“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
二、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裡出現互文。如《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許多市集,購齊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個集市上只買某一樣東西。這樣寫表現了木蘭從軍前準備細心。

二、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裡出現互文。如《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許多市集,購齊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個集市上只買某一樣東西。這樣寫表現了木蘭從軍前準備細心。

寫作常見的修辭手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