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法會計

事項法會計是美國會計學教授喬治·索特於1966年在否定價值法會計的基礎上首次提出的,它在前提假設、研究思路和信息質量上與前者有很大的區別。在高度發達的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事項法會計的重要性和優勢日益顯現,必將成為會計發展的一種趨勢。

定義

按照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將會計分為價值法會計和事項法會計兩大類,價值法會計即傳統的財務會計,有其難以避免的局限性,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優點

1、提供的信息容量大,滿足了使用者個性化的需求。事項法會計認為,會計的職能是獨立於信息使用者決策程式的,使用者使用什麼樣的決策模型,利用哪些經濟事項信息,如何選擇信息並進行決策,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會計不應該取而代之。會計所需做的工作也只是提供各種各樣的事項信息,不僅包括能夠用貨幣計量的經濟事項,還包括難以用貨幣表示的、各種有用的經濟事項;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既包括確定環境下的,又包括不確定環境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事項法會計將貨幣計量與統計描述集於一身,提供“原汁原味”的各種事項信息,由使用者個人根據自己的偏好函式、決策模型以及自己的心理類型等來選擇所需要的信息,實現各自財富最大化的決策目標。

2、提供了更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使其更具客觀性。在事項法下,會計人員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每一項經濟業務上,較之價值法,其信息收集的範圍大大擴寬了,不僅要記錄改變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事項,還要記錄所有管理者想要計畫、控制和評價的事項,然後把所觀察到的現實事項充分、客觀、及時地傳遞出去,最大限度地減少主觀判斷,避免了管理者操縱利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事項法會計採用多種計量方式和多重計量屬性,克服了價值法會計單一的歷史成本計價和單純的貨幣計量,使得人力資本這一企業的重要資產得到真實的反映。這樣,會計不僅能夠反映過去,還能立足現在和展望未來,增強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3、有利於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是指使不同國家財務報告的不同會計準則和模式儘可能相似。隨著信息技術革命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及貿易障礙的逐步消除,經濟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財務會計作為一種通用的商業語言,必然要在全球化經濟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但由於不同國家制定的會計準則各異,對同一事項的會計處理也各不相同,使得所提供的信息缺乏可比性,造成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失誤,所以協調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勢在必行。鑒於以上原因,在價值法下解決這一問題非常困難,而事項法則要求以“事項”為工作對象,減少後期加工,披露其基本特徵的原始信息。事項法的優勢就在於有效地避免了在不同文化下對同一會計事項的不同理解,反映出每項交易所蘊含的基本特徵,使會計真正成為一種全球通用的商業語言。

4、有助於網路時代實時財務報告系統的實現。實時財務報告系統指的是企業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網路實時將企業發生的經濟事項反映給信息使用者的一種財務報告模式。 Sort提出的“事項會計”思想是這一技術的源動力,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企業在其內部區域網路中建立一個經濟事項信息資料庫,會計信息系統通過網路直接收集有關的數據信息,每項交易或事項都被實時地記錄和存儲於資料庫中,然後再與國際網際網路相連,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通過對企業“事項”資料庫的訪問,可隨時主動地獲取符合其要求的信息,不再受會計期間的約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