亅

亅,拼音:jué,注音:ㄐㄩㄝˊ,釋義:1.魚鉤上的倒須鉤。 2.漢字筆畫之一,稱作“豎鉤”。 3.《說文》五百四十部首、《康熙字典》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用“亅”作部首的例字如:了、予、事等。 亅,象形字。《說文·亅部》:“亅,鉤逆者謂之亅。象形。讀若橜(jué)。” 王筠句讀:“謂之逆者,蓋倒須鉤也,釣魚用之。” 本義:魚鉤上的倒須鉤。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拼音:jué,注音:ㄐㄩㄝˊ

〈名詞〉

有倒須鉤的魚鉤 有倒須鉤的魚鉤

1.魚鉤上的倒須鉤。

2.漢字筆畫之一,稱作“豎鉤”。

3.《說文》五百四十部首、《康熙字典》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用“亅”作部首的例字如:了、(jué)、(nǎi)、予、事等。

詳細解釋

拼音:jué,注音:ㄐㄩㄝˊ

〈名詞〉

(1)象形字。《說文·亅部》:“亅,鉤逆者謂之亅。” 本義: 魚鉤 上的倒須鉤。

亅,鉤逆者謂之亅。象形。讀若橜(jué)。——漢·許慎《說文·亅部》王筠句讀:“謂之逆者,蓋倒須鉤也,釣魚用之。”

亅,鉤逆者謂之亅。鉤者,曲金也。象鉤自下逆上之形。——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亅部》

(2) 漢字 筆畫 之一,稱作“豎鉤”。

(3) 說文 》五百四十部首、《 康熙字典 》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

用“亅”作部首的例字如:了、(jué)、(nǎi)、予、事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其月切,音橜。《說文》鉤逆者謂之亅。象形。凡亅之屬皆從亅。讀若橜。

說文解字

鉤逆者 謂之亅。象形 。凡亅之屬皆從亅。讀若橜。衢月切(jué)。

說文解字注

鉤逆者謂之亅。鉤者,曲金也。《司馬相如列傳》:“猶時有銜橜之變。”集解引徐廣云:“鉤逆者謂之橜。”索隱引周遷《輿服志》云:“鉤逆者為橜。”皆謂橜為亅之叚借字也。淸道而行,中路而馳,無枯木朽株之難。故知必謂鉤也。 象形。象鉤自下逆上之形。《玉篇》引《說文》衢月切,大徐同。十五部。 凡亅之屬皆從亅。 讀若橜。

漢語大字典

《說文》:“亅,鉤逆者謂之亅。象形。讀若橜(jué)。” 段玉裁註:“鉤者,曲金也。象鉤自下逆上之形。”

jué 《廣韻》其月切,入月羣。月部。

倒須鉤。《說文·亅部》:“亅,鉤逆者謂之亅。象形。讀若橜(jué)。”王筠句讀:“謂之逆者,蓋倒須鉤也,釣魚用之。”

中華字海

jué 音決】鉤子。見《說文》。

拼音是jue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