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體重

乾體重

乾體重,也稱“目標體重”。其定義即是水在正常平衡條件下的體重,表明患者既沒有水瀦留,也沒有脫水時的體重,也就是血液透析結束時希望達到的體重。

基本信息

判斷標準

乾體重乾體重

1.面容:沒有眼瞼及面部浮腫。

2.症狀:無呼吸困難,無頸靜脈怒張,無肝腫大,雙肺無濕性羅音,無哮鳴音。

3.血液透析後血壓基本正常。

4.胸部X線片:示心影不大,肺野清晰,無胸水征。

5.超聲心動圖示心臟大小正常。

臨床意義

1.透析治療不定準乾體重,脫水是盲目的。因此,乾體重是醫護人員確定超濾量,選擇透析器和確定透析時間的依據。

2.患者不知道乾體重,就不能很好地控制進水量可造成反覆心衰,甚至急性肺水腫死亡.輕者也會給治療帶來困難,很多患者不能耐受大量超濾,出現低血壓、嘔吐、肌肉痙攣,透析後虛弱無力等。為了減少血液透析中不良反應,應告訴患者,兩次透析之間體重增加最好不要超過乾體重的5%。

3.乾體重的變動:透析患者的乾體重也和正常人的胖、瘦一樣,長期攝入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乾體重就會增加,反之則降低。透析後,患者精神、食慾改善,食量增加,乾體重逐漸增加。透析時應該修正,以免脫水過度。

4.到了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透析患者,體內水平衡已經不正常,大多數患者液體瀦留,乾體重不能直接測出,只能是個估計的數值。往往需要經過幾次透析才能測定出來,醫生應儘快確定乾體重,使護士在治療中有所遵循;也應把乾體重告訴患者,使患者能自我控制進水量,以取得患者合作,避免水瀦留帶來的危險和治療時的過度超濾引起的副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