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鍾

傳說 豐山有九口鐘,霜降而鳴。《 山海經· 中山經》:“﹝ 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 郭璞註:“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漢 王褒《九日從駕》詩:“律改三秋節,氣應九鍾霜。” 晉郭璞《九鍾》詩:“九鍾將鳴,凌霜乃落,氣之相應,觸感而作。”

詞語注音

九鍾:jiǔ zhōng ㄐㄧㄨˇ ㄓㄨㄙ

詞語解釋

傳說 豐山有九口鐘,霜降而鳴。《山海經·中山經》:“﹝ 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 郭璞註:“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王褒《九日從駕》詩:“律改三秋節,氣應九鍾霜。” 郭璞《九鍾》詩:“九鍾將鳴,凌霜乃落,氣之相應,觸感而作。”

相關詞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