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紋龍

九紋龍

九紋龍即史進(小說《水滸傳》人物)。史進,小說《水滸傳》中108將第一個出場,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23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史進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王進的徒弟,因身上紋有九條青龍,人稱“九紋龍”。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聚義少華山之後,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降水泊梁山。梁山好漢征討方臘時,“九紋龍”史進在昱嶺關前中箭身死。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中的人物,初次出場於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是水滸傳108位好漢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
史進因身上紋了九條青龍而得名,史進打敗了在家鄉附近少華山上當強盜的好漢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結識。不料被獵戶李吉告了官,華陰縣派兵圍了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上了少華山。後因之故,而一起投奔梁山,史進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23位,天微星。史進受招安後隨大軍南攻方臘,於睦州昱嶺關死於龐萬春箭下。
在水滸傳後版,九紋龍史進成為了一位首領將軍,掌控梁山軍隊的騎兵及天罡三十六星。
招安以後,九紋龍史進隨大軍南攻方臘,奪取潤洲(今江蘇鎮江),一槍挑了擎天神沈剛,立了大功勞,後死在昱嶺關前。
0

歷史原型

傳說其人物原型為南宋初年陝西起事領袖史斌,早年是宋江部將,後來隨宋江投降宋朝。1127年,金朝滅北宋,七月,他在興州(今陝西省略陽縣)反宋,向子寵棄城而逃,史斌稱帝。《宋史·曲端傳》稱他為劇賊,史斌再南下利州(今四川廣元),企圖進軍四川,攻四川劍門關未克,撤回興州。1128年,史斌攻打興元府(今陝西省漢中市)不勝,回關中,轉攻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十一月卻被宋朝收買的另一位義軍領袖張宗諤出賣,在鳴犢鎮死於南宋名將吳玠之手。

武器

武器:青龍棍、、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等兵器。
性格:心高氣傲,爽快憨直,重義氣、做事沒有主見。

後記

英雄排座次,天微星九紋龍史進,排二十三位,僅次於李逵,在雷橫、三阮之前。
一路披肝瀝膽打到方臘大本營,直至自己沒了力氣,於睦州昱嶺關死於“小養由基”龐萬春之箭下。

人物傳奇

打敗了在家鄉附近少華山上當強盜的好漢朱武、陳達、楊春,因聽說朱武、陳達、楊春皆是被逼上梁山的好漢,所以結拜為兄弟,之後就隨史進下山。不料被獵戶李吉告了官,華陰縣衙派兵圍了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上了少華山。史進全身刺了九條青龍,人稱“九紋龍”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天罡。

角色介紹

史進,明朝施耐庵小說《水滸傳》中的一位梁山好漢,祖籍華陽縣,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23位,武藝超群,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在《水滸傳》書本中是第一個被介紹的好漢。史進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統領王進的徒弟,因為身上紋有九條青龍,人稱“九紋龍”。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聚義少華山之後,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降水泊梁山。梁山好漢征討方臘時,“九紋龍”史進在昱嶺關前被龐萬春射死。

青年

史進從小就好習槍棒,當禁軍教頭王進遭高俅陷害,逃離途中路過史家莊時,老母病倒。於是,王進住進史家莊教授史進武藝。教史進開手的師父,是梁山好漢之一“打虎將”李忠(也即史進的第一位師傅)。後因“與少華山勾結”事發後,殺死官府倆都頭,因不願意落草而去投奔王進;尋王進不得結識魯智深。因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而離開渭州;後至延州、北京,盤纏用盡,與魯智深一起火燒瓦罐寺後分手,投少華山落草。
0

背景故事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人物。華州華陰縣(今陝西渭南市華陰縣一帶)人,是史家莊史太公之長子,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23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從小酷愛武術,雖然勤學苦練,但一直沒能得到名師指點,後拜史家莊王進為師。經王進指點後,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尤其使得一手好槍棒。其後被迫上梁山,成為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廣為流傳。 史進和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聚義少華山。(三山聚義後歸順梁山)。他是《水滸傳》一百零八將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即出現於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九紋龍史進在梁山排第二十三把交椅,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中第七名。

角色分析

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進的徒弟,史家莊少莊主,人稱九紋龍史進。因與農民起義頭領來往,被官府逼迫參加起義軍,無奈燒了自己的屋舍。後對宋江謀求招安不滿,陳太尉來招安時曾與梁山第24位好漢沒遮攔穆弘打上忠義堂。在打梁山周邊的東平府時。混進去,後與母大蟲顧大嫂裡應外合,幫及時雨宋江贏了玉麒麟盧俊義。
史進武功在《水滸傳》人物中算是中上水平,但卻在征討方臘時陣亡。
史進是施耐痷安排第一個出場的大人物,拋開開篇第一回宣揚封建迷信的“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不提,小說正文其實是從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開篇明義。王進流年不利,受到奸臣高俅的迫害不得不遠逃延安府,到邊疆地區投奔抗擊西夏名將種諤。於是連夜收拾細軟,帶著老母出了西華門,一路逃到陝西華陰縣。王進母子在史家莊借宿,由此結識了史進,從而引出波瀾壯闊的英雄之旅。
小說裡面是這么描寫史進給人第一印象的:“當日王進來後槽看馬,只見空地上一個後生脫著上衣,刺著一身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麵皮,約有十八九歲,拿條棒在那裡使。”王進看了半響,不覺失口道:“這棒也使得好。只是有破綻,贏不得真好漢。”史進聽得大怒,吆喝道:“你是甚么人,敢來笑話我的本事!”俺經了七八個有名的師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扠一扠么?”說猶未了,太公到來,吆喝道:“不得無禮!”史進道:“叵耐這廝笑話我的棒法”。太公道:“客人莫不會使槍棒?”王進道:“頗曉得些。敢問長上,這後生是宅上的誰?”太公道:“是老漢的兒子。”王進道:“既然是宅內小官人,若愛學時,小人點拔他端正如何?”太公道:“恁地時,十分好。”便教史進來拜師父。史進哪裡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聽這廝胡說!若吃他贏得我這條棒時,我便拜他為師。”王進道:“小官人若是不當村時,較量一棒耍子。”史進就空地當中,把一條棒使得風車兒似轉,向王進道:“你來,你來!怕的不算好漢!”王進只是笑,不肯動手。太公道:“客官既是肯教小頑時,使一棒何妨?”王進笑道:“恐衝撞了令郎時,須不好看。”太公道:“這個不妨。若是打折了手腳,也是他自作自受。”王進道:“恕無禮。便去槍架上拿了一條棒在手裡,來到空地上,使個旗鼓。史進看了一看,拿條棒滾將入來,徑奔王進。王進托地拖了棒便走,史進掄著棒又趕入來。王進回身,把棒望空地里辟將下來。史進見棒劈來,用棒來隔。王進卻不打下來,將棒一掣,卻望史進懷裡直搠將來,只一繳,史進的棒丟在一邊,撲地望後倒了。王進連忙撇下棒,向前扶住道:“休怪,休怪!”史進爬將起來,便去旁邊挫條凳子,納王進坐,便拜道:“我枉自經了許多師家,原來不值半分。師父,沒奈何,只得請教。”王進道:“我子母二人,連日在此攪擾宅上,無恩可報,當以效力。”王進便把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全部傳授給了史進。王進後來離開了史家莊。後來,史進和少華山的三個好漢結為兄弟,華陰縣知府知道了,便誣告史進結連強盜,史進於是逃難江湖,尋找師父王進,結果到最後也沒找到,只得回少華山和朱武他們占山為王。後來三山大聚義後,史進上了梁山,是梁山八驃騎之一,經常立功斬將,是位不可多得的好漢。
0

人物性格

陝西有個少華山,這個山就在今天的華縣,各位要旅遊的不妨去看看,這山上有了一夥土匪這伙土匪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仗著天險,官府也拿他沒辦法,其實並不是沒辦法,只是危險還算小,只能打劫個過路客商什麼的,威脅不了體制,而且估計背後有個官匪勾結也是可以的,所以就一直這么盤踞在此。
這幫人當然日後也上了梁山,占據比較好的地利。為首的就是朱武,其餘兩個陳達和楊春,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再此落草,手下有幾百號人,本來這幫人與史進他們都各自相安無事,可有一天,二當家的陳達貪圖小便宜不聽其勸告,要去攻打史家莊,結果是陳達被史進捉了,其餘的小嘍囉上山把情況告訴了朱武楊春。
要說梁山上的軍師,朱武的水平不比吳用差,甚至比吳用高,只可惜上山有點晚,沒有很早的和老大打成一片,所以連個前三十六名都沒混上。
朱武和楊春去了史家莊,見了史進有了著名的苦肉計,對史進說你要不放俺家兄弟,那就把俺們兩個一起抓走吧,俺們兄弟拜過把子,要死也死一起。
年少無知的史進就這樣給糊弄了,不但沒抓這三個強人,還和他們打成了一片,可惜好景不長,讓人告密了,縣太爺率領人馬來捉拿史進,史進打敗了縣太爺的人馬,上了少華山。
此時的史進,骨子裡還是不願意落草的,在山上住了好幾天,朱武陳達等人也做了不少思想工作,說老大你就留下來率領我們,過個逍遙自在的日子該多好,史進也考慮過,但是最後還是沒有答應,去找王進師傅去了,這時候的史進可能還想著要不投靠王進,想辦法抹掉污點,爭取再混到體制內。
在渭州,史進遇見了魯智深,惺惺相惜呀,見面很有意思,魯達是軍官,是殺人犯,兩個人在一起吃肉喝酒聊人生,不亦樂乎,真是笑煞人也。
當史進得知王進已經死了,心中那微微的希望就徹底泯滅了,但是眼前的魯達也許又能給史進帶來一點點新的希望,但是這個希望也很快就泯滅了,魯達殺人後竄了,史進只好長嘆一聲,去投奔少華山去了。
然後和朱武等一併在梁山入伙了,上梁山後史進出征兩次,一次是征討芒碭山的樊瑞等人,結果失敗,差點中飛刀死了,另一次就是征討董平,史進被安排當臥底,結果讓一個妓女告發了。當然也突出梁山好漢不近女色的好漢特點(除了矮腳虎王英)。
招安後,史進隨宋江征討方臘,一路披荊斬棘地打到方臘家裡,讓龐萬春給射死了,一個豪傑就這么魂飛湮滅了,可悲可嘆。
論出身,史進來自大戶人家以及基層村幹部家庭,不算很低,論長相,那也是個帥哥,論武功,那也是得到王進真傳,比魯智深稍微差一點,因此混了個第二十三把交椅,也算合理,而且史進和宋江的關係要略遠一些,屬於魯智深派系的人物,能到天罡行列就算不錯了。
史進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將來與從小生長的環境和教育是脫不了干係的。教育一定要從娃娃抓起,不要一步走錯,一腳踏進江湖路,此生再無回頭路呀!

名號由來

史進自十五歲愛上了槍棒,就死也不願讀書了。他的爹爹史太公晚年得子,想叫史進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功名,可是史進只喜武不喜文,史太公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也就只好由他去了。
卻說這天,史進在後院舞棒舞得累了,就出了家門,晃晃悠悠到了華陰縣城。進了大街,見黑壓壓擠了一堆人,還不時發出一陣陣喝彩聲。史進猜想這裡邊定有什麼蹊蹺事,就連忙分開人群,擠了進去。只見場子當中,立著一個彪形大漢,赤著膀子,手裡舞著一根八尺哨棒,上下翻卷,嗖嗖生風,引得圍看的人一聲聲叫好。史進看得眼都花了,不眨眼皮地直盯著那大漢。直到大漢停下手來,他才看見,大漢的兩隻胳膊上都刺著一圈圈花紋,上前細看,才認出刺的是蜷曲的龍,真是好看。史進饞得涎水都差點流出來。
回家的晚上,那大漢胳膊的“龍”,老在史進眼前轉悠。他一邊走一邊琢磨:武藝高就就在這“龍”上呢,我也應該在身上刺龍,而且要多刺上幾條!
到了家裡,史進就把心裡話跟爹爹講了,爹爹一聽,笑了笑說:“孩兒,刺龍得用針在皮肉上扎眼兒,一針針都得扎出血,再塗顏色,疼得厲害,你受得了嗎?”
史進不經意地一笑說:“爹爹,您只管放寬心,就是疼死孩兒也不怕。”
史太公見兒子既是這般執意,也就不再說啥。當天就找來了高手匠人,給兒子身上刺起來。史進痛得渾身冒汗,但一想到刺上龍就有了威風,就能成為英雄好漢,就咬緊了牙,一聲不吭。三天以後,龍刺完了,前胸後背,兩肩雙臂,一共九條,爪是爪,鱗是鱗,就同真的一般!
於是史太公就四處給兒子請師傅。先請來了一位使刀的,刀耍得遠近聞名。史進只學了三天,就跟太公說:“爹爹,用刀的招,全會了。”於是,又請來了一位用槍的。又是三天,史進又說:“會了。”便又請了一位舞劍的……就這樣請了一個又一個,沒出兩個月,周圍的名師全請到了。而史進呢,也自以為身上的功夫已經精通,有事沒事總好端詳自己身上的九條紋龍,卻不去正經習練武藝啦!其實論起真本事來,他一樣也不行,全是花架式。
時間一晃過了三年,史進已長成十八歲了,但武藝還是沒有長進,雖說自命為“九紋龍”卻是連一條龍的本事也沒有。人們私下裡嘰咕說:“什麼九紋龍,武藝還不如條毛毛蟲呢!”爹爹只是搖頭嘆氣,覺得這孩子沒有指望了。
那么後來史進的本領是怎么來的呢?那就是《水滸》上說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來到這裡,當場擊倒史進,他這才拜師學藝,真正地跟王進學起藝來。
王進臨走的時候,特意把史進叫到了跟前,一字一句地說:“徒兒,往後不管什麼時候,都別忘了你是怎么空度三載的。人的功夫是磨出來的,你就是一條真龍,不經過一番苦練,也難去翻江倒海呀!”
史進牢牢記住了這些話,從此每天早起晚眠,披風冒寒,才終於練出了一身硬功夫,大鬧史家村,成了名副其實的“九紋龍”。

人物介紹

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進遭到殿帥府太尉高俅的排擠,逃往陝西延安老種經略府的途中借宿史家莊,在比武中擊敗了史進,史進便拜他為師,勤學武功。附近的少華山首領陳達帶領了一隊嘍囉攻打史家莊,史進很輕易就打敗了陳達,並將其捉住,陳達的兄弟朱武設計,同楊春自縛其身,去史家村求與陳達同生死,史進感其手足情深,不忍將三人送官,遂放走三人。從此以後,四個人就成了好朋友,他們不僅相互幫助,還在生辰時互設宴席。九紋龍曾經在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少華山與朱武、陳達、楊春結拜。後來投奔梁山。史進的第一位師傅就是後來加入梁山的打虎將李忠。史進為人正義,為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之一,頗有代表性,最後死於征戰方臘事件中。史進在梁山座次排行第二十三位,與花和尚魯智深(原名魯達,梁山好漢之一,排行第十三)和行者武松(梁山好漢之一,排行第十四)交好,曾經在少華山落草為寇,後為朝廷所迫,接受了魯智深的邀請與梁山並伙,成為梁山三十六天罡星之一,是水滸傳中出現的第一個天罡星中的人物,號天微星,亦是梁山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之徵西上將。曾因輕敵而負於樊瑞。歸依招安以後,史進隨大軍南攻方臘,奪取潤洲(今江蘇鎮江)城,一槍挑了擎天神沈剛,算是立了大功勞。
史進是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的兒子,從小喜歡舞槍弄棒與高手過招。
東京80萬禁軍教頭王進遭高俅陷害,攜老母逃往延安府,路過史家莊時,老母病倒,於是王進就在史家莊住下,並且細心教史進武藝。
史進打敗了在家鄉附近少華山上當強盜的好漢朱武、陳達、楊春,然後好漢結識好漢,又和他們結拜成了兄弟。不料被獵戶李吉揭發,報告官府。華陰縣縣令派兵包圍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上了少華山。

出身

史進打敗了在家鄉附近少華山上當強盜的好漢朱武、陳達、楊春,因聽說朱武、陳達、楊春皆是被逼上少梁山的好漢,所以結拜為兄弟,之後就隨史進下山。不料被獵戶李吉告了官,華陰縣衙派兵圍了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上了少華山。史進因全身刺了九條青龍,江湖人稱“九紋龍”,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

風流人物

從北宋的審美觀點來看,史進確實是一個帥哥,“銀盤也似一個麵皮,刺著一身青龍”。武藝高強,梁山好漢里身上有刺青的不少,除了史進,還有燕青、魯智深、楊雄等。宋江為得到朝廷的招安,從徽宗皇帝的二奶李師師突破口,派燕青作為特使。李師師美女愛英雄,看上了燕青那一身紋繡,當然燕青不可能為了肉體欲望而犯原則性錯誤。給當今皇帝戴頂綠帽子,梁山集團還怎么招安。不過這事換了史進,這錯誤沒準就犯了,君不見史進家住陝西,卻能勾搭上山東東平府的娛樂界李瑞蘭,且來往甚密,陝西、山東千里之遙,史進生性風流,與燕青的確不一樣。“作戰”距離如此之長,恐怕梁山第一色狼王英也自愧不如。能行的事史進未必行,宋江也看出了這一點,寧可派自己極不信任的燕青去跟李師師談,也不派同樣有一身紋繡、並且還算中規中矩的史進去。宋江在看人和用人上,的確有一套。魯智深、楊雄同樣有一身花繡,派這二位去如何?更不合適,大家想啊,一個紋著身的花和尚來回出入皇家二奶李師師家,豈不是很容易引起官方的注意。楊雄有紋繡不假,不過他這人太木訥,麵皮淡黃,有一種病態,這種形象很難討女人喜歡(潘巧雲便是一個例子)史進自從跟禁軍教頭王進學武之後,功夫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好看變成了實用,從花架子變成了真本事,並且十八般兵器樣樣精熟。史進在當地越來越有名氣。

人物故事

史進的名聲引起了附近少華山山賊的注意,組織中的三個頭目朱武、陳達、楊春在對待史進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陳達主張硬來,朱武、楊春主張迴避,結果少華山與史家村結下了梁子。幸好朱武及時上演了一出苦肉計,阻止了事態惡化。此後少華山黑幫與史進不打不相識,竟成了往來密切的哥們兒。
少華山黑幫組織是《水滸傳》中出現的第一個黑幫組織,老大就是七十二地煞排名第一的神機軍師朱武。當朱武領導的少華山黑幫敢打華陰縣城的主意時,王倫領導的梁山泊黑幫也只是打劫一些單獨過往的客商而已。朱武叱吒風雲威震華州的時候,吳用還只是一個教書先生而已。史進與少華山黑幫不打不相識,成了朋友。雙方多次禮尚往來,先是史進請朱武等上史家村吃酒;朱武等又送史進金子酬謝;史進又回贈朱武等人上等衣服,還明目張胆邀請朱武等中秋節來史家村搞聚會。兩邊一來一往,越來越密切。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引起了華陰縣地方政府的警覺。在李吉的告密下,華陰縣政府軍在中秋節夜裡包圍了史家村。政府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將少華山黑幫頭目及史進一網打盡,永絕後患。在史進看來,投降是死,“革命”也是死,同樣是死,還不如“革命”一把。於是一場激烈戰鬥不可避免的打響了。戰鬥的結果是:政府軍方面損失慘重,線人李吉被殺,兩個正科級的都頭戰死;史進雖成功突圍,卻從此失去了家園,成為朝廷通緝的要犯之一。唯一沒有損失的是少華山黑幫,黑幫還是那個黑幫,朱武還是那個朱武,反政府的性質還是那個性質,卻多了史進這個幫手。
“大鬧史家村”是整部書的第一個小插曲,它直接導致了史進走上“革命”道路,也拉開了其他107條好漢陸續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序幕。

形象演變

《水滸傳》中的好漢:史進在龔聖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綽號“九紋龍”,排在第23位。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則排在三十六人的第五位。
一說其人物原型為南宋初年陝西起事領袖史斌,其早年為宋江部下。

體貌描寫

從史料看其體貌:
一、史進皮膚不錯,臉若銀盤,說明至少不比浪裏白條張順、浪子燕青遜色多少;
二、年輕有活力,當時也就約摸二十歲不到,正是血氣方剛的少年小伙;
三、有漂亮的紋身。借其父史太公之口是這么描述的:“教頭在上,老漢祖居在這華陰縣界,前面便是少華山,這村便喚做史家村,村中總有三四百家都姓史。老漢的兒子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槍使棒;母親說他不得,一氣死了。老漢只得隨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錢財投師父教他;又請高手匠人與他剌了這身花繡,肩胸膛,總有九條龍。滿縣人口順,都叫他做九紋龍史進。”

經歷

史進是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里第一個出場的人物,雖然作者對他著墨不多,但是對他的天生俠氣以及後來的成長過程都有交待。他是典型的仗義疏財,有情有義的俠客:醉心於武學,是痴;獨斗少華山強盜,是勇;後又義釋陳達,是仁;陷東平被打而不供是忠;至於青州救王義之女和東平探窯姐兒分別被陷,一是說史進有情,二是史進不善於情,情商不高,為情所累。有人贊其為情聖,不然,史進乃俠之大者,始終為不拘小情之懵懂漢子。
史進是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之子。自小酷愛武術,由於家資殷厚,其父遍請名師。史進身上刺有九條龍紋身的圖案,所以便稱為九紋龍。
史進的開手師傅就是後來加入梁山的打虎將李忠。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遭到太尉高俅的排擠,逃往陝西延安府的途中借宿史家莊,在比武中擊敗了史進。史進便拜他為師,勤學武功。梁山五虎之豹子頭林沖其實是王進的繼任,由此可斷,王進武藝深不可測。幾個月後,王進覺得史進進步了不少,不用再教他,所以便離開了華陰縣。不久後,附近的少華山首領陳達帶領了一對嘍囉攻打史家村。史進很輕易便打敗了陳達,並將其捉住。陳達的兩個兄弟朱武及楊春得知了信息後去史家的村向史進主動求情放走他們的兄弟。史進被其感動,便放走了陳達。從此以後,四個人都做成了好朋友。他們經常互相走動。
一次,史進的一位報信者在少華山寨喝醉了,並迷了路,被一位獵人名叫李吉找到。在喝醉的報信者不知情之下,李吉搜了他的隨身,並發現了少華山頭領給史進的回信。李吉便趁機偷走了那張紙條,向官府證明史進與強盜勾結。官府收到訊息後,隨即派兵攻打史家莊,誰知被史進打得落山流水,戰勝後,他們燒毀史家莊,撤退到少華山。不過,史進拒絕落草少華山,希望投奔師傅王進,結識了魯智深,又遇到了賣藝的開手老師李忠。
沒有多久,魯智深因連續兩次喝醉酒大鬧五台廟,被他的師傅趕絕了,魯智深從此便得到了自由。史進和魯智深再次碰到一起,擊敗了兩位冒充出家人的強盜-“生鐵佛”崔道成和“飛天夜叉”丘小乙。史進和魯智深分手後,終到少華山落草。魯智深則去了東京大相國寺。
過了很多段日子後,史進受到了關於王義的女兒被綁架的訊息,想要先殺掉何再拯救她。不幸被活捉。剛剛上梁山的魯智深得知訊息,前往搭救,也被活捉。梁山好漢出動救他們,宋江化妝成了宿太尉,趁何不注意的時候刺殺了何。魯智深,史進以及王義的女兒都被拯救,史進便帶著朱武等人上了梁山。(即:梁山英雄大鬧華州)
梁山好漢在攻打東平府之際,史進志願地偷入城中做間諜。他被所識妓女李淑娥出賣後即時被官府下令入獄。百打不招。梁山好漢其後攻打東平,救出了史進。
英歸依招安以後,史進隨大軍南攻方臘,奪取潤洲(今江蘇鎮江)城,一刀剁了擎天神沈剛,算是立了大功勞。一路披肝瀝膽打到方臘大本營,於睦州昱嶺關死於“小養由基”龐萬春箭下。
0

梁山歷程

又過了半年,史太公病逝,留下好大一份遺產,再也沒人管束史進,這九紋龍還有天天只在家練武而不遊戲人間之理?
而這時候,又引出了三個好漢: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
朱武楊春失去左膀右臂,按照楊春的意思,就要和史進死掐----要說領導就是領導,不是靠匹夫之勇能夠做到的。且看朱武的表現: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輸了,你如何並得他過?我有一條苦計,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楊春問道:“如何苦計?”
這條效仿桃園結義的苦肉計,上門哭哭啼啼:“你要抓就把我們兄弟三人全抓去吧!我們生死都在一起。”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由於手下的疏忽和叛徒的告密,中秋佳節之晚,華陰縣縣令命縣尉率領大批衙役和官兵,將史進住宅包圍了。這個時候,朱武不愧是神機軍師,且看:話說當時史進道:“卻怎生是好?”
朱武等三個頭領跪下道:“哥哥,你是乾淨的人,休為我等連累了。大郎可把索來綁縛我三個出去請賞,免得負累了你不好看。”
史進道:“如何使得!恁地時,是我請你們來,捉你請賞,枉惹天下人笑。若是死時,我與你們同死;活時同活。你等起來,放心,別作圓便。且等我問個來歷情由。”
由此而來,史進算是徹底和政府決裂了。四人打開房門,且戰且退,一起回到少華山。這時候的史進,已經是有家不能回的境地,但是卻毅然拒絕朱武三人的加盟要求:
朱武道:“哥哥便在此間做個寨主,卻不快活?只恐寨小不堪歇馬。”
史進道:“我是個清白好漢,如何肯把父母遺體來點污了!你勸我落草,再也休提。”由此而來,史進告辭三位,來到渭州,見到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人物:魯達。
而同時,小說一號吝嗇人物,打虎將李忠也出場了。
分開人眾看時,中間裡一個人,仗著十來條桿棒,地上攤著十數個膏藥,一盤子盛著,插些紙標兒上面,卻原來是江湖上使槍棒賣藥的。
史進見了,卻認得他。原來是教史進開手的師父,叫做“打虎將”李忠。
史進就人叢中叫道:“師父,多時不見。”
李忠道:“賢弟如何到這裡?”
魯提轄道:“既是史大郎的師父,也和俺去吃三杯。”
李忠道:“待小子賣了膏藥,討了回錢,一同和提轄去。”
魯達道:“誰奈煩等你!去便同去!”李忠道:“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提轄先行,小人便尋將來。--賢弟,你和提轄先行一步。”
魯達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跤,罵道:“這廝們夾著屁眼撤開!不去的洒家便打!”
眾人見是魯提轄,一開都走了。
李忠見魯達兇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賠笑道:“好急性的人!”
等宋江收伏董平、張清最後兩員虎將以後,梁山好漢人數已經達到107人,為了暗合天象,又招聘來一個獸醫皇甫端,湊足了天罡地煞之數。
英雄排座次時,天微星九紋龍史進,排二十三位,在雷橫三阮之前。
歸依招安以後,史進隨大軍討伐方臘,奪取潤洲(今江蘇鎮江)城,一刀剁了擎天神沈剛,算是立了大功。一路披肝瀝膽打到方臘大本營,於睦州昱嶺關死於“小養由基”龐萬春之箭下。
梁山好漢在攻打東平府之際,史進自願偷入城中做探子。他被所識妓女李淑娥出賣後被官府抓獲入獄。百打不招。梁山好漢其後攻打東平,救出了史進。
征討方臘時戰死。
0

讚詞

西江月
久在華州城外住
舊時原是莊農
學成武藝慣心胸
北宋圖冊中的史進
北宋圖冊中的史進
三尖刀似雪
渾赤馬如龍
體掛連環鐵鎧
戰袍風披猩紅
雕青鐫玉更玲瓏
江湖稱史進
綽號九紋龍

人物原型

早年經歷也無記載,一說其人物原型為南宋初年陝西起義領袖史斌,其早年為宋江部下。歷史上的宋江,領導了梁山泊農民起義。北宋的宋徽宗時,以山東濟寧東平的梁山泊為基地,活動於今山東、河北、江蘇、安徽一帶。當時的亳州(在今安徽)知州侯蒙曾上書朝廷,說:“(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這所謂“三十六人”,應是梁山泊起義軍的主要干將。《水滸傳》上的一百單八將,是將這三十六人擴大三倍而成。而史斌就是這三十六人之一。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梁山泊農民起義軍失敗,宋江接受招安,投降了朝廷。宋江等三十六人的下場,不外乎三種:一是為朝廷作爪牙,二是回鄉為民,三是重入江湖。而史斌就在數年後,在陝西重新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
0

史斌在梁山泊起義失敗後,回到陝西地區。

起事

靖康二年(1127)春夏之交,金朝大軍滅亡了北宋,分兵攻掠各地。雖然康王趙構建立了南宋王朝,但當時已天下大亂,史斌乘機在陝南起兵反金,拉起一支隊伍。當年七月,史斌一舉攻下了興州(今陝西略陽),並在興州建號稱帝,公開與宋朝決裂。史斌接著攻下鳳州(今陝西鳳縣)、武休(今陝西留壩)。十二月,又進攻宋朝陝南重鎮興元府(今陝西漢中),被官軍擊退。後來史斌南下利州(今四川廣元),企圖進軍四川,但宋軍依劍門天險,嚴密防守,史斌便回師北上,進入關中。

敗北

這時,金朝大軍已攻占關中東部的同州,並於建炎二年(1128)初,相繼占領了長安、華州等眾多州縣。關中各地人民組織義軍反抗金軍入侵,並收復了一些失地,如劉希亮收復了鳳翔(陝西今縣),張宗諤收復了長安,進入關中的史斌也加入了抗金鬥爭,伺機收復了華州。附宋抗金的義軍領袖張宗諤並不贊成史斌的反宋抗金,決心為朝廷“除患”,他誘使占據華州的史斌到長安並解散其部隊,想慢慢解決掉史斌。這時,在關中的宋軍將領曲端命其部將吳玠突襲史斌,史斌逃到鳴犢鎮(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東南),為吳玠所擒並殺害,時間約為當年的十一月。在面對外族入侵的緊急關頭,宋王朝並不放過造反的史斌,雖然他也抗金。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曲端也不放過附宋反金的義軍張宗諤,竟然親自攻擊張部,並殺了他。這是那個民族矛盾、階級矛盾錯綜複雜時代的一個側影。

評論

史斌雖然反宋稱帝,但沒有放棄自己的民族責任,積極投身到抗金鬥爭中,並從金人手中收復了華州,這一段歷史是不能遺忘的。史斌是不是華州人,我們並不知道,但從元雜劇到施耐庵的水滸故事裡,以史斌為原型塑造出一個文學形象——九紋龍史進,並定他為華州人,還讓他在少華山占山為王。這絕不是偶然的,華縣關於史進的民間傳說,也應該有歷史的影子,史斌——史進——華州——少華山,這裡有多少值得我們探索、發現、回味的故事。

經典戰例

史進在梁山排名23位,於梁山中的位置很重要,可以說是一位實力不俗的武將。
史進的唯一一次不敵對手是在戰遼將瓊妖納延時。瓊妖納延是遼國統軍(兵馬大元帥)兀顏光帳前先鋒,書中雖未在出場時對其武藝給予直接介紹,如“萬夫之勇”、“遼軍猛將”等,但從其所擔重任——作為遼國狼主督陣傾國之兵與梁山軍決戰時的正印先鋒來看,應是遼軍上將無疑。瓊妖納延披掛出陣時威儀八面,虎風凜凜,書中也說宋江看出此番將英雄了得。估計當時宋老大問手下眾將“誰與此將交戰?”時也一定是面色凝重,雖有一幫虎狼一樣的兄弟,但番將勇猛,也是大意不得啊。
從史進的踴躍出戰來看,此時的九紋龍也是信心百倍,不懼任何強敵。正因為如此,才有隨後打到三十多合時一刀砍空的大吃一驚,敗回陣來。對於這一單挑的失敗,可從兩個方面分析一下:一是史進三十合落敗(至少已明顯處於下風)說明瓊妖納延武藝非常高超,在史進之上,這也是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0

此戰也堪比秦明二十合力怯不敵史文恭,索超十合斧怯不敵關勝,和徐寧三十合抵擋不住遼國小將阿里奇。因而,瓊妖納延也是水滸武評中常被討論是否具有超一流武力的候選之一。瓊妖納延的武力略高於林沖。如果仔細比較一下這四對單挑,就會發現史進的失利雖在回合數上與前三對差不多,但在敗的形式上卻並不一樣。前面的力怯、斧怯或抵擋不住所指是差不多的,籠統來說都是指在硬對硬、實打實的情況下漸漸招架不住。
此段描寫反映出的是武術套路及其變化、臨敵應變經驗及體力上等整體上已經處於下風。而史進三十合時的一刀砍空,應該只是反映了應變、臨敵經驗的落於下風,這也應該正是史進的武藝與超一流甚至是強一流的差距所在。
那么,史進的人生軌跡究竟是什麼樣的呢?起初,他也是有凌雲壯志的,敢於身刺九紋龍即表明他對當世不滿,有王者之心。其姓名也隱含了推進歷史之意。正因為他有鴻鵠之志,所以在普通人的眼中他的行為顯得異常另類,長期不務正業。生活上不近女色,專一刺槍使棒。他母親是“說他不得,慪氣死了”。這件事也反映他天性忤逆,非但不忠還不孝。
不過,當朱武等人挽留他做少華山寨主的時候,他又嚴詞拒絕說:“我是個清白漢子,如何肯把爹娘遺體來玷污了”,希望師父王進能在關西經略府為他帶來一官半職,他便滿懷信心去尋找師父了卻亦孝亦忠的心念;可最終還是死於“小養由基”龐萬春的箭下。
0

征討方臘

水滸傳》後期史進成為了一位首領將軍,負責掌管梁山軍隊的騎兵。招安後,史進隨大軍南攻方臘,奪取潤洲(今江蘇鎮江)城,一刀剁了擎天神沈剛,算是立了大功勞。一路披肝瀝膽打到方臘大本營之時,於睦州昱嶺關死於“小養由基”龐萬春之箭下(養由基是春秋時期楚國名射手)。當下史進等六將,都騎戰馬,其餘都是步軍,迤邐哨到關下,並不曾撞見一個軍馬。史進在馬上心疑,和眾將商議。說言未了,早已來到關前。看時,見關上痭著一面彩砅白旗,旗下立著那小養由基龐萬春,看了史進等大笑,罵道:“你這伙草賊。我聽得你這伙里,有個什麼小李廣花榮,著他出來,和我比箭。先教你看我神箭!”說言未了,颼的一箭,正中史進,摔下馬去。五將一齊急急向前,救得上馬便回。又見山頂上一聲鑼響,左右兩邊松樹林裡,一齊放箭。五員將顧不得史進,各人逃命而走。轉得過山嘴,對面兩邊山坡上,一邊是雷炯,一邊是計稷,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將來,總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得這般的箭矢。可憐水滸六員將佐,都作南柯一夢。史進、石秀等六人,不曾逃一個出來,做一堆兒都被射死在關下。史進征討方臘時戰死。在當時有著重要地位。
0

出場回目

第二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第五回
九紋龍剪徑赤松林/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第六十八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宋公明義釋雙槍將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第九十八回
盧俊義大戰昱嶺關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0

影視版本

1983山東版《水滸傳》周波飾。
1998央視版《水滸傳》郭軍飾。
2011新版《水滸傳》韓棟飾。
邵氏《蕩寇志》陳觀泰飾。

文學分析

排名由來

天微星九紋龍史進英雄排座次,排二十三位,僅次於李逵,在雷橫三阮之前。不論按照武藝還是貢獻,史進的位置都偏高。史進的排名,和關勝一樣,為名所助。史進,最大可能是王進的徒弟,所以才獲得如今位置。
史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較為主要的人物,傳言施耐庵將史進安排成第一個出場,與他的名字有關,“史進”,意為歷史進步,有著施耐庵希望社會發展,進步的美好願望。
0

生平

以名為引,蓋因史進寓意“歷史在前進”之意。但不論從哪一點來講,他都不是一個像林沖、武松一樣光芒四射的人物。史進是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的兒子,從小喜歡舞槍弄棒。史進全身刺了九條青龍,江湖人稱“九紋龍”,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後歸降梁山後,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三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史進的武藝在梁山位居準一流,征討方臘,攻打昱嶺關時被方臘手下大將龐萬春連珠箭射死。
0

王進遠逃延安府,到邊疆地區投奔抗擊西夏名將種諤——即文中的“老種經略相公”。於是連夜收拾細軟,帶著老母出了西華門,直奔延安而來。一路逃到陝西華陰縣,王進母子在史家莊借宿,由此而來結識了史進史大郎,從而引出波瀾壯闊的英雄之旅。小說裡面是這么描寫史進給人第一印象的:“當日因來後槽看馬,只見空地上一個後生脫著,刺著一身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麵皮,約有十八九歲,拿條棒在那裡使。”從這裡可以看出:一.史進皮膚不錯,臉若銀盤,說明至少不比浪裏白條張順、浪子燕青遜色多少;二,年輕有活力,當時也就約摸二十歲不到,正是血氣方剛的少年小伙;三.有漂亮的紋身。在當時的審美觀點來看,史進確實是一個帥哥,因為宋代以有花繡為美,遠如五代周太祖郭威,由於他脖子上刺了一隻飛雀,所以人們又叫他郭雀兒。
閒話少說,由於史進家不僅留宿王進母子,而且治好了王進老母的心疼病,因此感恩圖報,王進在一棍搠倒史進之後,正式成為史進的師傅——史進之前的七八位“有名師傅”,儘是吹牛之徒,教的招式都是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這裡面我們不得不提及的是打虎將李忠——史進的啟蒙武術老師,一個走江湖賣狗皮膏藥的漢子,後文詳述。
歷時大半年,史進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一一學得精熟。多得王進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王進見他已經頗有小成,於是提出繼續投軍,史進父子苦留不住,只能送別老師。
書里寫到“只說史進回到莊上,每日只是打熬氣力;亦且壯年,又沒老小,半夜三更起來演習武藝,白日裡只在莊射弓走馬。
由此可見,不近女色,或者說當時他還少不更事,是史進的特點。隨後史進又在以後的日子裡進行了改革。
0

李忠這個人物,本領低微,既然是史進的開手師傅,卻不值王進一棍,名號卻大得驚人:打虎將。水滸里真正打死過老虎的有武松李逵解家兄弟四人,也沒有一個叫他這個外號。況且108人當中光綽號以老虎為主的便有九人。你李忠這不犯了眾怒么?尤其有趣的是,李忠稱呼史進不是徒弟,而是“賢弟”,頗為有趣。
撇開魯李二人不談。魯達打死鎮關西以後,又在赤松林和當強盜的史進不期而遇,書中寫道:“自那日酒樓前與哥哥分手,次日聽得哥哥打死了鄭屠,逃走去了,有緝捕的訪知史進和哥哥齎發那唱的金老,因此,小弟亦便離了渭州,尋師父王進。直到延州,又尋不著。回到北京住了幾時,盤纏使盡,以此來在這裡尋些盤纏。不想得遇哥哥。緣何做了和尚?”“我如今只得再回少華山去奔投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過幾時,卻再理會。”
這就不由得讓人很感慨萬分了,前一時間史進還是很鄙薄當山大王的朱武等人,不肯落草。但是形勢所迫,最終自己卻也不得不走這條路。如此史進便在少華山坐了第一把交椅。
史進的前期故事到此告一段落。一直到小說,的第五十八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才再次借朱武之口登場亮相。
史進的形象越來越高大起來,雖為草寇,卻俠義滿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宋江也藉此由頭將少華山四頭領收歸國有。
史進上了梁山以後,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去收伏芒碭山樊瑞項充李袞三人,結果大敗,險些中飛刀;二是攻打東平府,進城當臥底,結果被窯姐兒告發入獄。不禁讓人掩卷長嘆造化不公。由此可見,史進的情商確實不咋地。
《水滸傳》所收故事,成書前就廣泛以各種形式流傳,水滸作者在成書時作了符合自己創作意圖的取捨,有些則作了合併,史進則屬於後者,由兩個人的故事組成。《水滸傳》達到了我們古代小說文化藝術的高峰。
0

其實,這“舊在東平府”的史進與華州華陰縣史家村的史進不是同一個人,前者,是作者從元雜劇《都孔目風雨還牢末》中嫁接過來的。只可惜,兩個史進身份、性情差異較大,二人的故事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後,“令人有生子當如九紋龍之嘆”(金聖歎批語)的華州史進,在東平府“丟醜”後,作者發覺不好寫了,所以,大聚義雖仍安排他坐第二十三把交椅,行動上再也沒有讓他“表演”。
0

名師解說

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說,水滸中“東平府誤陷九紋龍”是一個多餘的情節——“東平府誤陷九紋龍”是《水滸》中與東平府關係最密切的一回書,也恰恰是寫得較差的一回。此回本事,不見《大宋宣和遺事》史進事跡,是一個杜撰的情節。史進在宋江攻打東平時,自願入城當細作,在妓女李瑞蘭處落腳.
只見九紋龍史進起身說道:“小弟舊在東平府時,與院子裡一個娼妓有染,喚做李瑞蘭,往來情熱,我如今多將些金銀,潛地入城,借他家裡安歇。約定時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來交戰,我便扒去更鼓樓上放起火來,裡應外合,可成大事。”(容與堂百回本第六十八回)
因身上紋有九條龍,所以被稱為九紋龍史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