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竅玉

九竅玉

九竅玉是指堵塞或遮蓋在死者身上九竅的9件玉器。古時厚葬之風盛行,尤其是在周至漢這一時期,當時人們相信用玉器封住逝者的各個竅穴,可以使得屍首長期不朽,所以出土的古墓葬品中出現很多玉器。古時陪葬品中常見的玉器種類有玉衣、玉塞、玉含、握玉等。"九竅"指的是雙眼、雙耳、鼻孔、嘴、肛門和生殖器,古人認為堵住這"九竅",可防止人體內精氣外逸而使屍體不朽。

基本信息

概述

九竅玉是指堵塞或遮蓋在死者身上九竅的9件玉器。

九竅玉的組成

所謂“九竅”,是指人的兩隻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孔,一個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門。

“九竅玉”即塞在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門塞1件,生殖器塞1件。

其中,眼塞又稱眼帘,圓角長方形;鼻塞略作圓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內側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與下面所講的“含玉”不同;肛門塞為椎台形,兩端粗細不同;生殖器男性為一短琮形,一端封閉,女性為一短尖首圭形。

九竅玉的歷史

九竅玉塞源於這樣一種種信念:“金玉在九空與,則死人為之不朽”(晉葛洪《抱朴子》)。這同玉衣能使屍體不朽的說法是一致的。

我國古代對玉有一種近乎迷信的崇拜,總認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所以喪葬時使用玉器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在中國各個時期的喪葬文化中都有使用玉器祭祀,陪葬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