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痢

痢疾日久不愈,又稱“遷延痢”。多因脾腎虛弱,中氣不足所致。臨床表現為大便常帶粘液血液,排便時腹部隱痛,排出無力,甚或脫肛,食慾減退,形體消瘦等。一般治久痢脫肛,脾虛下陷,用三奇散、補中益氣湯;腎氣不固,用桑螵蛸散;陰血已虧,濕熱末盡,用駐車丸;脾腎陽虛,漸見滑脫者,用桃花湯,真人養臟湯等方。〖用法〗蓮子用溫水浸泡數小時後加冰糖20 克燉爛,倒入預先泡好的茶汁拌勻,即可食用。〖用法〗煮米熟過濾去渣,再加入適量赤石脂、乾薑未,分3 次溫服。

基本信息

含義

多因脾腎虛弱,中氣不足所致。臨床表現為大便常帶粘液血液,排便時腹部隱痛,排出無力,甚或脫肛,食慾減退,形體消瘦等。

記載

痢疾久延不愈者。見《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多因痢症久延,脾胃虧損,中氣下陷所致。證見大便常帶粘凍血液,腹部隱痛,虛坐努責,甚至脫肛,肌肉消瘦,神疲乏力,食慾減退等。一般治久痢脫肛,脾虛下陷,用三奇散、補中益氣湯;腎氣不固,用桑螵蛸散;陰血已虧,濕熱末盡,用駐車丸;脾腎陽虛,漸見滑脫者,用桃花湯,真人養臟湯等方。本病可見於慢性結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潰瘍性腸結核、慢性細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等疾患。

治療偏方

方1

〖組成〗炮姜15 克,赤石脂30 克,白朮12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久痢不止,形休消瘦,食欲不振。

方2

〖組成〗老生薑、茶葉、韭菜連根各適量。

〖用法〗共搗爛取汁,溫酒送服,每日2 次。

〖主治〗久痢不止。

方3

〖組成〗自豆腐500 克、醋適量。

〖用法〗豆腐煎醋食用。

〖主治〗久痢不止。

方4

〖組成〗茶葉30 克、槐花60 克(蜜炒)。

〖用法〗水煎服,連服3 日。

〖主治〗久痢。

方5

〖組成〗茶葉5 克、蓮子30 克。

〖用法〗蓮子用溫水浸泡數小時後加冰糖20 克燉爛,倒入預先泡好的茶汁拌勻,即可食用。

〖主治〗久痢。

方6

〖組成〗炮姜30 克、薑汁炙桑白皮60 克。

〖用法〗共研為細末,每服6 克,米湯送下,每日2~3 次。

〖主治〗久痢不止。

方7

〖組成〗於姜、赤石脂、粳米各適量。

〖用法〗煮米熟過濾去渣,再加入適量赤石脂、乾薑未,分3 次溫服。

〖主治〗久痢。

方8

〖組成〗赤石脂、乾薑各39 克,附子15 克。

〖用法〗水煎去渣分服。

〖主治〗久痢。

《聖濟總錄》>卷第七十七·泄痢門

久痢

論曰久痢不瘥,則谷氣日耗,腸胃損傷,濕氣散溢,肌肉浮腫,以胃土至虛故也。蟲因虛動,上蝕於膈,則嘔逆煩悶,下蝕腸中,則肛門瘡爛,久而不瘥,變成疳 ,或下赤汁,水血相半,腥不可近,是謂五臟俱損而五液雜下,此為難治。

治久痢經年不瘥,雲母散方

雲母粉 白茯苓(去黑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三分) 龍骨 赤石脂(各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溫酒或米飲調服,日三夜一。

久痢丸

拼音名:JiuliWan

標準編號:WS3-B-0031-89

【處方】 椿皮(醋制)320g黃連16g厚朴(姜制)32g鴉膽子(仁)2g枳殼(麩炒)16g木香16g黨參16g茯苓16g白朮(麩炒)16g甘草16g當歸32g

【製法】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每500g乾丸另用滑石粉90g,桃膠9g化水包衣,打光,乾燥,即得。

【性狀】 本品為白色水丸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味甘、苦。

【功能與主治】 健脾益氣,除濕化滯。用於濕熱久痢,休息痢。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 忌生冷油膩食物。

【規格】 每袋裝7.5g.

【貯藏】 密閉,防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