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失業

主動失業

主動失業,指大學畢業生特別是獨生子女大學生缺乏就業的內在緊迫性,他們以房產、高學歷、金錢為前提條件,在求職過程中以種種理由主動放棄就業。主要包括“瓦片族”、“啃老族”、“SOHO族”、“享樂族”等。

簡介

主動失業是指大學畢業生特別是獨生子女大學生缺乏就業的內在緊迫性,在求職過程中以種種理由如對方提供的條件不夠理想等而主動放棄就業。其中,“瓦片族”和“啃老族”是選擇主動失業青年人中的主要部分,另外還有嫁得好或是娶得好的“全職族”、不去上班在家裡什麼掙錢乾什麼的“SOHO族”、乾兩月歇半年的“享樂族”等。總之,多數選擇主動失業的青年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金錢、房產、父母、伴侶、頭腦等,作為前提條件。專家分析這與獨生子女群體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性格特點和缺陷有關。應加強畢業生自強自立意識的教育和培養,營造自主創業的社會氛圍。

現象

主動失業主動失業

一、主動失業者人數呈上升趨勢。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主動失業,雖然原因各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即主動選擇失業,其實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資格。
二、人員構成呈現多樣化。主動失業者里高學歷者占大多數。對企業而言,除非崗位特殊需要,企業一般都不需要高學歷人才。而高學歷者一旦不能正確評估自身價值就會接受不了高學歷低薪酬的心理落差,而主動放棄了一個個機會。另外啃老族、SOHO族在主動失業者中所占比例也比較大。

原因

一、由於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施行計畫生育政策,在此之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在贍養責任增大的同時,家庭財產,尤其是房產也開始相對集中。在北京,26歲左右的青年人平均擁有房產2.23套。“吃瓦片”成了青年人主動失業的保障之一。不過有時,即使沒有“瓦片”可“吃”,一些青年人也會選擇不工作,依賴父母生活。

二、重學歷不重學識是主動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體制與市場不接軌,片面追求學歷的弊端顯而易見,有了一本“沉甸甸”的高學歷文憑,卻找不到一份合適工作,如今高學歷者就業難趨勢已凸顯。專家分析得出:只追求學歷,而不追求學識,是高學歷失業最重要的原因。

三、高學歷者的職業預期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錯位是造成知識性失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評論

美國密西根大學中國社會研究專家康奈立教授,對中國日漸增多的“啃老族”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些青年人不是主流,但這種存在方式在美國是不能想像的。世界上也許只有中國的父母會付出這種無原則的溺愛。”

高學歷失業者增多並不意味著高學歷貶值。高學歷是首次就業的一塊“敲門磚”,學歷越高,就意味著綜合素質越高,發展潛力越大。只是高學歷者在就業上應該有一種全新的觀念,也就是要正確評估自身價值,因為高學歷並不等同於高素質,人才不是那些學過多少知識的人,而是那些能承擔風險、不循規蹈矩地做事情的人。

雙語解讀

Voluntaryunemployment (主動失業,zhǔdòngshīyè):
Collegegraduates,especiallyonlychildren,lacktheinitiativetowork,

theygiveupjobopportunitiesbyusingdifferentexcuses.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