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憲兵,為中華民國國軍的一個部隊,專司城鎮戰鬥與維持軍紀、社會秩序。,平時可支援中華民國警察維護治安,戰時亦可成為獨立戰鬥及後勤支援部隊。維持獨立於陸海空三軍之外的超然傳統。

憲兵歷史

慈禧慈禧

近代意義的憲兵(並非九門提督)始自清光緒廿六年(公元1900年)因義和團之亂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次年清廷訂結辛丑條約,聯軍撤離北京,清廷乃在北京成立“京師善後協巡營”,維持京畿治安,光緒卅一年(公元1905年)清廷變法,推行新政,派載澤徐世昌紹英日本考察,返國後乃仿效日本憲兵制度,由慶親王和日本訂立契約,聘請日本籍顧問川島康浪(日本憲兵軍官)於同年在大沽口創設憲兵學堂,正式採用“憲兵”名稱,續於光緒卅二年在北京設定“陸軍警察所”,指揮編成“陸軍警察營”。
中華民國的憲兵是由孫中山1914年,基於建軍需要在廣州大本營創設,經由蔣中正培育壯大,正式編組憲兵,1932年成立憲兵司令部,同年國民政府頒布“憲兵勤務令”,使憲兵部隊的編組、指揮、訓練、勤務等各種制度,得以確立,1936年創設憲兵學校,蔣中正兼任首任校長

國民政府(大陸時期)憲兵大事記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民國三年,孫中山先生於廣州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為警衛及糾察軍紀需要成立憲兵部隊,為民國憲兵肇始。
民國13年,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創設憲兵科,開始培訓憲兵軍官。
民國14年,國民革命軍黃埔軍校第三期部份學生及隨軍警衛學兵連混編,正式成立憲兵連,為憲兵建軍之嚆矢。十月蔣中正校長於廣州成立憲兵訓練所,並將憲兵連擴編為憲兵營。
民國15年,何應欽將軍所部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駐紮東江,並於東江成立憲兵隊,東江憲兵隊為國軍地區憲兵隊之始。7月憲兵營整編為三個憲兵連,改組成立憲兵團隨國民革命軍北伐。
民國17年,憲兵團改編為憲兵第1團,並增設憲兵第2團,駐守南京
民國18年北伐統一,任命吳思豫為憲兵司令統率憲兵第1、2團,並令率兩團憲兵由南京北上接收青島濟南,任務完成後撤消憲兵司令部。5月憲兵第1、2團圍剿膠東顏震部,俘團長以下幹部數十人。12月憲兵第2團進討石友三。
民國19年,武漢行轅憲兵團改為憲兵第3團,後改編為特務營;另組憲兵第4團,後改編為警衛旅。2月憲兵第2團剿平太湖股匪,處決匪酋大保阿書;參加皖南剿匪,斃重要匪幹六十餘人。
民國20年,創辦憲兵教練所,於蘇州成立憲兵第3團。
民國21年1月16日,憲兵司令部正式成立於南京,首任憲兵司令谷正倫將軍。4月創辦憲兵軍官講習會,聘薩孟武及日本憲兵少佐【加藤】、大尉【長友】等人為教官,教育幹部。7月成立憲兵教導總隊。8月20日國民政府頒布《憲兵勤務令》,律定憲兵主掌軍事警察,兼任行政警察與司法警官;同日軍政部公布《憲兵服務章程》,確立憲兵制度,明定憲兵職掌。9月成立憲兵特警第一隊。

1932年於一二八事變中參加上海保衛戰的中華民國憲兵。1932年於一二八事變中參加上海保衛戰的中華民國憲兵。

民國22年2月,憲兵第2團擔任國際聯盟調查團長李頓來華調查九一八事變之警衛工作。3月憲兵第3團移駐北平,偵破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北平市委”等案。5月撤銷教導總隊改編為憲兵第6團;裁撤憲兵教練所、憲兵軍官講習會,於南京江寧成立憲兵訓練所,谷正倫將軍兼任所長;成立第一屆憲兵教導團,團長張鎮。
民國23年6月日本為尋侵華藉口,密令駐南京使館副領事藏本英明隱匿行蹤,偽稱失蹤已遭中國人殺害,派軍艦開抵下關要脅,後為憲兵查獲躲藏於明孝陵衛,遂平息日本陰謀。
民國25年2月,憲兵第4團參加福清剿匪,斃重要匪幹十餘人。3月擴編憲兵訓練所為憲兵學校,蔣中正委員長兼任校長,憲兵司令谷正倫將軍任教育長。10月特警第一隊於南京成功偵取日本大使【川越茂】機密外交檔案,並偵破漢奸行政院簡任秘書黃浚與其子黃晟對日本密報國軍“江陰封鎖”計畫以致封鎖行動失敗一案,緝獲嫌犯21名。12月憲兵第1團於西安事變護衛蔣中正委員長,團長楊鎮亞以下殉難官兵百餘人,後以紀念該事件,國民政府令頒十二月十二日“雙十二”為“憲兵節”。

憲兵兵旗憲兵兵旗

民國26年12月南京保衛戰,憲兵教導第2團奮勇抗敵傷亡殆盡,憲兵副司令蕭山令壯烈殉國。特警第二隊於敵後工作,遭漢奸出賣,杜靜波十餘名烈士殉職。
民國27年,憲兵第7團參加武漢會戰
民國28年,成立第七屆憲兵教導團第1 ~ 8團。
民國29年11月,憲兵司令谷正倫將軍調任甘肅省省主席,賀國光將軍繼任第二任憲兵司令。
民國30年1月,憲兵第8、15團解決新四軍皖南事變。成立憲兵第19、20團。
民國31年4月,憲兵第20團參加福州戰役。
民國32年3月,憲兵司令賀國光將軍調任重慶衛戍司令,張鎮將軍繼任第三任憲兵司令。
民國33年4月,憲兵第14團參加豫湘桂會戰
民國34年4月,憲兵第16團參加粵北會戰。8月日本降使【金井武夫】至芷江向國軍投降,憲兵第10、21團擔任戒護。
民國35年11月,憲兵第9、16團擔任南京制憲國民大會警衛勤務。
民國36年2月,憲兵第4團處理台灣省二二八事件
民國37年,憲兵第16團擔任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警衛勤務。
民國38年,憲兵第1團第7連參加金門古寧頭戰役

國民政府(遷台)憲兵大事記

韓戰中去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韓戰中去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民國39年3月1日,改組駐台灣之憲兵東南指揮所,於台北市涼州街恢復成立憲兵司令部。同年將由中國大陸撤回台灣之憲兵第1、3、18團官兵與原駐台之憲兵第4、8團統合整編,改組為憲兵第1、4、7、8、9五個團及乾訓班、特務營、通信隊、軍樂隊、特高組等,原國防部及各軍種司令部警衛營納編為憲兵獨立營。駐大陸之憲兵西南指揮所則因國共內戰失利潰散,憲兵副司令兼指揮官李楚藩殉國。
民國41年5月14日,中華民國駐日本東京憲兵隊官兵,由隊長李建武上尉率領下搭乘招商局海隴輪撤回台灣。
民國42年擴編乾訓班。5月,憲兵學校在台復校於台北縣三重市
民國43年1月,派遣海外憲兵執勤,由第五十軍、八十軍各派憲兵一排與憲八團六連組成一連兵力前往朝鮮半島接運韓戰爆發後受困的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於一月廿三日成功返台,政府遂定該日為123自由日。
民國45年裁撤憲兵第1、7團,憲兵第8、9團改編為憲兵第201、202團,各憲兵營整編番號為憲兵211 ~ 216、221、222營。9月憲兵新兵訓練大隊改編成立憲兵訓練指揮部,民國50年5月16日擴編為憲兵訓練中心。
民國59年1月,裁撤憲兵第201 ~ 203團等三個團部,改組為憲兵201 ~ 204四個指揮部。5月,憲兵學校遷至台北縣五股鄉。
民國66年施實“靖安一號”專案,納編原警備總部北、中、南三個警備營為憲兵239 ~ 241營。同年12月成立“憲兵特勤隊(MPSSC)”。

憲兵司令部憲兵司令部

民國68年、民國69年施實“靖安二號”、“靖安三號”專案,納編陸軍四個空降特戰總隊及一個獨立傘兵旅,改編為憲兵205、206指揮部及憲兵311 ~ 332營。
民國73年裁撤憲兵206指揮部。
民國75年、民國76年施實“靖安四號”專案,調整擴編憲兵營兵力及調查組與任務型態,以各調查組兼任憲兵隊任務,使警衛區與作戰區互相結合,發揮統合力量及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功能。
民國76年11月成立裝甲憲兵營。
民國79年為配合警察執行漁、商港安全檢查任務需要,施實“靖安五號”專案,增編成立憲兵333營。
民國82年起,配合國軍兵力精簡,移編十個憲兵營至海岸巡防司令部(憲兵212、214、215、216、219、221、227、230、319、328營)。
民國85年8月裁撤憲兵201指揮部。
民國88年再移編憲兵224、241營至海岸巡防司令部。
民國93年11月2日憲兵學校合併林口憲兵訓練中心為“憲兵學校林口校區”。
民國94年為因應首都防衛任務需求,改編兩憲兵營為憲兵炮兵營及裝甲憲兵營第二營。
民國95年實施“和平專案”,納編原空軍防炮警衛司令部十個警衛營為憲兵350 ~ 359營。

憲兵甄選標準

憲兵中的女兵憲兵中的女兵

由於憲兵身兼軍事及軍、司法警察身份,且為鞏固政府中樞、衛戍京畿之主力部隊,因此憲兵組成來源與其他軍種以役男抽籤產生的方式大不相同,而是採取甄選的方式產生。在所有抽籤抽到陸軍軍種役男還沒抽籤之前,就以嚴格標準將符合憲兵甄選標準資格的入伍生挑選出來,於陸軍新訓第二周開始抽籤,中籤者於新訓中心結訓後,直接進入憲兵學校林口分校進行為期五周的憲兵專長教育(其他未中籤者則回歸陸軍),結訓後方可進入憲兵部隊。
由於憲兵部隊甄選嚴格,因此一般社會大眾便將所有憲兵以三軍楷模視之,而台灣役男也多以能入選憲兵為榮。事實上,也正因為每個憲兵皆具有嚴格篩選標準,憲兵成員也以三軍楷模自詡。

正在站崗的憲兵正在站崗的憲兵

憲兵甄選標準:
無前科紀錄者。
家世清白:家族成員中,直系親屬三代皆無前科記錄者。
身高:男170至187厘米,女160至175厘米(注2)。
體質指數(BMI):男19至28,女17至22;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
視力:兩眼祼視各在0.2以上,或經矯正視力達1.0以上,且配鏡度數各在四屈光度(400度)以內及無辨色力異常(色盲色弱)者。
曾經實施近視角膜手術(RK、ALK、PRK、LASIK)者,需實施1年以上,經體格檢查無後遺症者。
面貌清秀,且無顏面傷殘(胎記、疤痕)、青蛙腿、扁平足、斷指、穿耳洞等明顯因素,及身體任何部分無刺青(紋身)者。
學歷:高中職(含)以上

憲兵介紹

憲兵憲兵徽意義

青天白日國徽:代表憲兵對國家的赤枕與忠貞
荷花:代表憲兵任務的神聖出淤泥而不染
國花梅花:代表我憲兵不屈不撓堅毅不拔的精神
嘉禾:代表國運昌隆祥瑞氣象

中華民國憲兵徽 中華民國憲兵徽
憲兵領章意義

由童子軍徽及憲兵執行任務用之兵器、刑具及法律所組成,代表憲兵之精神與任務。

童子軍徽:代表憲兵為民服務竭盡心力。
書籍:代表我憲兵執法之依據:六法全書
雙槍:革命之武力,執行保國衛民、護衛領袖之神聖使命。
繩穗:代表我憲兵執法之權利與義務。

憲兵領章 憲兵領章
憲兵臂章

中華民國憲兵之象徵物為獬豸,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像征物之兵科。只要是憲兵所穿著之軍服右臂都會縫有獬豸以及憲兵字樣臂章。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憲兵學校的臂章並不是使用獬豸,而是採用有“誠實”兩個字的草綠色臂章。

憲兵臂章 憲兵臂章

憲兵與陸軍相同與相異處

憲兵將官著軍禮服大衣時,領子左右各一枚凹下去的梅花,與陸軍將官相同。
憲兵將官官階旗為橄欖綠底,中間為憲兵軍徽,下面則是官階識別(少將為黃線一星)。
憲兵各個官階之階級肩章皆為金黃色,唯獨底色為橄欖色。
憲兵士兵臂章等級為亮菊色,上面印製梅花一枚,唯獨底色為黑色。
憲兵各類衣服都以卡其色為主,跟陸軍淺綠色有所不同。

憲兵精神

發揚忠貞軍風,砥礪梅荷志節
憲兵服行勤務時,應恪遵和平、勇敢、廉潔、慧敏之信條
精神標竿 “一日憲兵 終身憲兵”光榮傳統精神標竿,深深烙印在憲兵心田,同甘苦、共患難的革命情感,讓卸下軍裝回歸社會的憲兵,仍以身為憲兵的一員為榮。

憲兵隊受理查緝軍法、司法案件

軍法

憲兵憲兵

軍車與民車車禍事故
軍人在營賭博、飲酒者
軍人在營竊取軍隊軍品者
軍人在營(外)推動黨務,選舉期間助選者
軍人在營(外)吸取毒品者
軍人在外參加政治活動、政論討論節目者
軍人在外販賣軍隊軍品者
軍人在外兼職、兼差者
軍人在外不當行為者
軍人有損國軍軍隊形象者
軍人泄密有害國家安全者
軍人觸犯軍法、司法案件行為者


司法

執勤的憲兵執勤的憲兵

軍車與民車車禍事故
大量走私貨物、食品、車輛
販賣軍火、槍炮彈藥、毒品、人口、軍隊制式物品
大宗賭博、賭場
受檢察官之命令調動憲兵人員前往逮捕
實施戒嚴,憲兵執行戒嚴事項:處理聚眾事件(抗議、暴動)、災害防處(民人犯法)、查泄密防匪諜、其他特定治安工作

憲兵指揮部受理軍人案件

官兵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官兵個人受到不當處分或冤屈不平事件
官兵家屬應享受優待受到侵害
官兵受性騷擾事件申訴
官兵與家屬接獲不明詐欺電話回應(反詐欺案件)
其他相關軍人事務諮詢服務

憲兵組織

憲兵司令部

李翔宙中將李翔宙中將

現任司令:李翔宙─原國防大學副校長、陸軍中將轉任(著憲兵軍便服)

內部單位

1、政治作戰部
2、督察室
3、人事軍務處
4、情報處
5、警務處
6、後勤處
7、計畫處
8、通信資訊處
9、主計處

地區指揮部 x4

1、202指揮部(台北市萬華區
(1)裝甲憲兵營
(2)炮兵營
2、203指揮部(台中市南京路)
3、204指揮部(高雄縣鳥松鄉)
4、205指揮部(台北縣板橋市

直屬單位

憲兵憲兵

1、憲兵學校(校區:五股校本部、林口分校)
2、憲兵營(分屬各指揮部轄下)
3、警衛大隊
4、通信資訊隊
5、醫護隊
6、勤務營
7、軍樂隊
8、機動連
9、警衛營(分屬各指揮部轄下)
10、憲兵特勤隊(MPSSC,五股山區)
11、憲兵隊

12、刑事鑑識中心
(1)化學鑑識組
(2)物理鑑識組
(3)現場勘查組
13、國防部軍法司台南六甲監獄(軍事監獄)
(1)台南監獄憲兵連
(2)台南監獄戒護隊
粗體字為直屬憲兵司令部的單位

軍歌

憲兵歌

詞:蔣中正 曲:於鏡濤

憲兵憲兵

整軍飭紀 憲兵所司 民眾之褓 軍伍之師
以匡以導 必身先之 修己以教 教不虛施
充爾德性 肅爾威儀 大仁大勇 獨立不移
克勵爾學 務博爾知 唯勤唯敏 唯識之宜
軍有紀律 國有綱維 孰為之率 唯爾是資
完成革命 奠固邦基 匪異人任 念茲在茲

憲兵進行曲

詞:黃瑩 曲:李健
威武的軍旗自由飄蕩,雄壯的歌聲多么嘹亮,
同志們向前進,同志們高聲唱,
同志們邁開大步提起胸膛,誰能敢擋,誰能敢擋,

憲兵憲兵

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硬漢,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硬漢,
國家的興亡,擺在我們的肩上,復國的重任,我來擔當;
是荷花污泥不染,是寒梅傲雪凌霜,
忠貞的軍風,永遠發揚,永遠發光,
和平、勇敢、廉潔、慧敏,同心同德奮發自強;
掃除革命的障礙,消滅禍國的豺狼,
維護社會的安寧,保障國家的安全,創造憲兵的新形象;
同志們向前進,同志們高聲唱,
同志們邁開大步提起胸膛,誰能敢擋,誰能敢擋,
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硬漢,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硬漢。

裝備

車輛

裝甲車支援車輛支援車輛
V-150 APC 悍馬衛星通信
CM-31裝甲車福斯 Passat 1.8T警備車 衛星多波道車
雲豹裝甲車福特 Escape 3.0警備車 二五○瓦喊話車
五十鈴 RODEO警備車 國軍二五○瓦心戰喊話器
五十鈴 ELF指管系統中繼通信指揮車 三二○○瓦模組心戰喊話器
日野 警備大型客車YAMAHA Royal Star 1300(機車連)
凱迪拉克敞篷禮賓車 賓士W-6500水炮車
林肯敞篷禮賓車 萬國牌水炮車

武器

火炮其他其他
M-120 120毫米迫擊炮 T75手槍 M24狙擊步槍(7.62毫米口徑)(特勤隊)
T-75 60毫米迫擊炮 T75班用機槍柯特9MM (特勤隊)
AT-4反裝甲火箭 T74排用機槍 T85榴彈發射器
SMAW反裝甲火箭 T91戰鬥步槍 M82A1M反物資狙擊步槍(12.7毫米口徑)(特勤隊)
M4A1突擊卡賓槍(特勤隊) MK19式40毫米自動榴彈槍
HK MP5A5(特勤隊)M2 QCB .50吋重機槍 3D立體穿牆顯像儀

退役裝備

T65K2突擊步槍福特六和跑天下旅行車(Ford Cortina Wagon)M1卡賓槍 哈雷Pan Head 1200
哈雷1200FLH福特六和天王星轎車(Ford Telstar Sedan)哈雷883XLH Sportster(機車連及憲兵隊)哈雷1340

歷任司令

歷任任期時間司令姓名歷任任期時間 司令姓名
第一任1932年1月16日-1940年11月30日谷正倫第十四任1978年9月-1984年6月30日劉罄敵
第二任1941年1月-1943年3月15日賀國光第十五任1984年7月-1985年4月30日柏隆鑎
第三任1943年3月15日-1950年2月1日張鎮1第十六任1985年5月-1989年12月4日周仲南
第四任1950年2月20日-1954年9月1日黃珍吾第十七任1989年12月5─1992年7月31日曹文生
第五任1954年9月-1955年9月1日羅友倫第十八任1992年8月1日─1996年6月30日曹文生
第六任1955年9月1日-1957年5月26日劉 煒第十九任1996年7月─1998年3月31日王詣典
第七任1957年5月27日1963年7月26日尹 俊第二十任1998年4月─2002年2月16日楊雨村
第八任1963年7月26日-1965年3月25日李運成第二十一任2002年2月17─2004年6月1日余連發
第九任1965年3月25日-1968年2月6日吳輝生第二十二任2004年6月1─2006年3月31日沈世籍2
第十任1968年2月6日-1972年6月30日王永樹第二十三任2006年4月1日-2007年5月31日盧台生
第十一任1972年7月-1974年1月26日羅揚鞭第二十四任2007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何雍堅
第十二任1974年1月27日-1975年1月24日汪敬煦第二十五任2009年6月1日-至今李翔宙3
第十三任1975年1月25日1978年8月31日孟述美

註:1 張鎮 兼任南京首都衛戍司令及憲兵學校校長

2 沈世籍 2006年1月,空軍警衛營移編憲兵司令部,轉任軍事情報局局長

3 李翔宙 非憲兵系統出身,而由陸軍中將轉任(原國防大學副校長)

憲兵退役名人

姓名職務
王金平現任中華民國立法院院長(第四、五、六、七屆)呂學樟現任立法委員(第五、六、七屆)
朱立倫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前任桃園縣縣長劉文雄前親民黨籍立委。
周錫瑋現任台北縣縣長。預官19期陳朝容前立法委員
胡志強現任台中市市長(第十四、十五屆)、前外交部部長司馬中原著名靈異作家
余天現任立法委員(第七屆)。著名歌手綜藝節目主持人粘立人國際知名魔術師
蘇貞昌前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第二十任)、前台北縣縣長(第十四、十五屆)預官18期張雨生歌手演員
劉兆玄前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前東吳大學校長。 孫志群前國防部長孫震之子,信樂團吉他手
宋楚瑜台灣省省長、親民黨黨主席。預官15期康晉榮康康歌手及主持人
陳恩德現任立法委員(第四、五、七屆)。 趙寧佛光大學、德霖技術學院校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