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交響樂團

中華交響樂團

1940年春由馬思聰等人發起,於重慶成立。它得到中蘇文化協會的贊助。屆時擁有團員50多人,是當時較大的一個交響樂團。

簡介

交響樂交響樂

中國交響音樂專業演奏團體。1940年春由馬思聰等人發起,在於重慶成立。它得到中蘇文化協會的贊助。擁有團員50多人,是當時較大的一個交響樂團。

發起人簡介

馬思聰馬思聰

馬思聰是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台灣交響樂團指揮、廣州藝術音樂系主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校長、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等。1950年後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併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

歷史發展

最初為民間團體,1942年開始由政府教育部接管。1940年6月在重慶中山公園舉行建團音樂會,由馬思聰指揮演出了其所作《思鄉曲》、《塞外舞曲》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等作品。1941年秋由鄭志聲接任指揮,演出過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響曲》以及鄭志聲所作歌劇《鄭成功》的片斷和合唱《滿江紅》等作品。鄭志聲逝世後由王人藝代理指揮。1942年秋後,一直由林聲翕擔任指揮。王人藝、黎國荃先後擔任首席小提琴。1946年4月,樂團遷往南京,陸續演出了巴赫、貝多芬、柴科夫斯基、鮑羅丁、德沃扎克、法利亞等人的交響音樂作品,並介紹了當時中國作曲家的作品。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前夕,該團解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