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地所標本館

中科院生地所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生物標本館是在50年代新疆綜合科學考察的基礎上建立的,自1956年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成立,即開始以新疆為代表的中國內陸乾旱區生物、土壤標本進行採集、館藏,迄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土壤、沙樣等多方面內容,現已積累館藏各類標本約12萬號,館藏各類標本數量為:植物:約10萬餘份;動物:約5200份;微生物:約2000份;土壤斷面(整段)標本140餘號、盒裝(剖面)標本1000餘號;母岩新生體、侵入體及其它土壤形成物和供測試、分析用標本若干;各類沙樣及岩石、化石、出土文物等標本近2000餘號。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館藏種類、數量最多的綜合性標本館之一,在國際、國內均具有典型的區域代表性。在館藏的標本中,還有近千號模式標本和許多單型科、屬及少型科、屬標本;此外還包括特有物種、國家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物種近200種。先後發表有關專著33部,論文70多篇;有關成果獲獎40多項。 幾十年來,館藏標本對有關志書、專著、論文的編寫,提供了豐富、詳實的依據,例如《中國植物志》、《中國藥典》、《中國稀有瀕危植物紅皮書》、《新疆植物名錄》、《新疆藥用植物志》、《新疆植物志》、《新疆沙漠植物志》、《中國土壤分類》、《荒漠鹼土》、《新疆通志》等等,並為一大批國家和地方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各類科學考察、新疆各自然保護區規劃和建設等,提供了科學諮詢和科學依據。

基本信息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生物標本館是在50年代新疆綜合科學考察的基礎上建立的,自1956年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成立,即開始以新疆為代表的中國內陸乾旱區生物、土壤標本進行採集、館藏,迄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土壤、沙樣等多方面內容,現已積累館藏各類標本約12萬號,館藏各類標本數量為:植物:約10萬餘份;動物:約5200份;微生物:約2000份;土壤斷面(整段)標本140餘號、盒裝(剖面)標本1000餘號;母岩新生體、侵入體及其它土壤形成物和供測試、分析用標本若干;各類沙樣及岩石、化石、出土文物等標本近2000餘號。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館藏種類、數量最多的綜合性標本館之一,在國際、國內均具有典型的區域代表性。在館藏的標本中,還有近千號模式標本和許多單型科、屬及少型科、屬標本;此外還包括特有物種、國家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物種近200種。先後發表有關專著33部,論文70多篇;有關成果獲獎40多項。 幾十年來,館藏標本對有關志書、專著、論文的編寫,提供了豐富、詳實的依據,例如《中國植物志》、《中國藥典》、《中國稀有瀕危植物紅皮書》、《新疆植物名錄》、《新疆藥用植物志》、《新疆植物志》、《新疆沙漠植物志》、《中國土壤分類》、《荒漠鹼土》、《新疆通志》等等,並為一大批國家和地方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各類科學考察、新疆各自然保護區規劃和建設等,提供了科學諮詢和科學依據。

烏魯木齊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