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工學院

中山大學工學院

中山大學工學院,成立於2003年,是培養研究機構建設的教育機構,教學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水平良好。

中山大學工學院中山大學工學院

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工學院成立於2003年11月。工學院建設立足高端,以研究生培養和研究機構建設為發展重心,致力於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新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2005年9月,中國科學院院士章梓雄教授獲聘為工學院院長。同時,為加強學院的學科建設, 學校也把套用力學與工程系調進工學院。工學院的發展規劃是以套用力學與工程係為基礎,重點發展海洋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四大研究中心,爭取早日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並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學院。
工學院現有教職工69人,其中教授21人(含博士生導師14人)、副教授17人,高級工程師2人。擁有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熱物理與能源利用技術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力學、交通運輸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熱物理與能源利用技術、工程熱物理、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理論與套用力學、交通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4個本科專業。學院還設有軟體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工程碩士專業,培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軟體工程領域的複合型高層次人才。

院系設定

工學院現有力學、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能源科學與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工業設計與先進制造、安全工程、控制網路與信息安全等七個學科方向,並準備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設有廣東省智慧型交通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電力電子及控制技術研究所中山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山大學-BP液化天然氣教育培訓與研究中心,以及工學院智慧型交通研究中心、現代設計技術中心、風資源研究中心、安全工程研究中心、自動識別技術研究中心和地下工程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礎和實力,並已在各自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目前承擔各級科研項目70餘項,科研經費逾2000萬元;另參與丁肇中教授主持的AMS-02大型國際合作項目、中山大學與英國BP公司合作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並負責中澳天然氣夥伴基金培訓項目,總經費逾8000萬元。
工學院大樓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位於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東校區,為各學科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實驗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