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速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突破3萬公里 總里程位居世界第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進入了公路建設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1998年中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來,中國公路建設投資數量之大、開工項目之多舉世矚目。

基本信息

中國的高速公路建設起步於1984年,最早開工的是瀋大高速公路,最早完工的是滬嘉高速公路,至2007年底,中國大陸高速公路的通車裡程已到53600公里,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在1990年代後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施積極的經濟政策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對高速公路的資金投入執行傾斜政策,每年建成高速公路達到三千公里以上。

簡介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差別極大,給高速公路的建設帶來很大的挑戰性。在初期,高速公路的建設從經濟發達同時修建難度比較小的地區開始建設,隨

中國高速公路中國高速公路

著國家主幹道計畫(“五縱七橫”規劃)的逐步而實施,為實現成網的要求,建設重點也向地形複雜的地區轉移,長大隧道及高跨、長跨橋樑占的比例也起來越大,同時高速公路的平均造價也大幅度提高。

2004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出台了最新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7918網”,計畫通過20至30年的建設,通車裡程達到8.5萬公里,基本與美國在2004年的規模相當。

除極少數大都市的繞城公路外,中國的高速公路均為收費公路

大事記

1984年6月7日,瀋大高速公路開工,全長375公里。這條公路在建設初期是按一級汽車專用公路標準實施的。
1984年12月21日,中國大陸首條高速公路——上海嘉定高速公路開工。
1987年12月,(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動工,長142.69公里。該路是中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進行國際公開招標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1988年10月31日,滬嘉高速公路正式通車,成為中國大陸首條建成的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有四車道,全長20.4公里。
1989年中國大陸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為271公里
1990年8月20日,經過6年多的努力,瀋大高速公路全線建成並開放試通車。
1994年,中國大陸已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603公里。
1998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1741公里,通車總里程達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在建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26萬公里。
1998年9月3日,華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長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廣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為第一批使用國家特批指標在國內發行A種股票的高速公路公司。至此,中國大陸高速公路建設資金融資也走上了股份化的道路。
1999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2872公里。10月31日,濟南泰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中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10000公里。至1999年年末,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1650公里,名列世界第三位;山東高速公路總里程率先突破1000公里,達到1354公里,居中國大陸各省區首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高速公路建設實現了零的突破。

中國高速公路中國高速公路

2000年底,中國大陸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已達1.6萬公里,京瀋、京滬高速公路實現全線貫通。
2001年底,中國大陸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9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二。
2002年底,中國大陸新修5583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52萬公里。
2003年3月21日,瀋大高速公路進行全線封閉改造,這是中國第一條八車道高速公路。2003年底,新修4600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98萬公里。
2004年底,中國大陸高速公路里程新增4400公里,總里程已逾3.42萬公里。
2005年,中國交通部發布高速公路7918網路,北京與呼和浩特高速公路貫通。2005年底,高速公路新增6717公里,總里程達4.1萬公里。
2006年底,中國大陸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48萬公里(包括從今年納入統計的155萬公里村道);新增高速公路4460公里,總里程達4.54萬公里。
截至2007年底中國大陸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57.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萬公里,居世界第二。

規劃及編號

編號
首都放射線的編號為1位數,以北京市為起點,放射線的止點為終點,以1號高速公路為起始,按路線的順時針方向排

列編號,編號區間為G1~G9。
縱向路線以北端為起點,南端為終點,按路線的縱向由東向西順序編排,路線編號取奇數,編號區間為G11~G89。
橫向路線以東端為起點,西段為終點,按路線的橫向由北向南順序編排,路線編號取偶數,編號區間為G10~G90。
納入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地區環線(如珠江三角洲環線),按照由北往南的順序依次採用G91~G99 編號;其中台灣環線編號為G99,取意九九歸一。
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一般聯絡線的編號,由國家高速公路標識符“G”+“主線編號”+ 數字“1”+“一般聯絡線順序號”組成,編號為4位數。

7918網
2005年1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布“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採用放射線與縱橫格線相結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橫連東西、縱貫南北的大通道,由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組成,簡稱為“7918網”,總規模約8.5萬公里,其中:主線6.8萬公里,地區環線、聯絡線等其他路線約1.7萬公里。具體是:

首都放射線:7條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薩北京烏魯木齊北京哈爾濱

南北縱向線:9條
鶴崗大連瀋陽海口長春深圳濟南廣州大慶廣州二連浩特廣州包頭茂名蘭州海口重慶昆明

東西橫向線:18條
綏芬河滿洲里琿春烏蘭浩特丹東錫林浩特榮成烏海青島銀川青島蘭州連雲港霍爾果斯南京洛陽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慶杭州瑞麗上海昆明福州銀川泉州南寧廈門成都汕頭昆明廣州昆明

環線及其他
此外,規劃方案還有:遼中環線、成渝環線、海南環線、珠三角環線、杭州灣環線、台灣環線共6條地區性環線、2段並行線和30餘段聯絡線。

原有編號及規劃

中國高速公路在國家高速公路規劃出台前共規劃了十二條全國性高速公路,即五縱七橫,這十二條高速公路採用與其他國道相同的編號方式,縱向線分別為G010、G020、G030、G040、G050,橫向線分別為G015、G025、G035、G045、G055、G065、G075。

中國高速公路中國高速公路

五縱七橫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制定了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規劃,計畫建設一個省際高速公路體系,它包括12條關鍵性的交通走廊五縱七橫(5條南北走向,7條東西走向),長達3.5萬公里,全部由二級公路以上的高等級公路組成,其中高速2.5萬公里。中國政府計畫2010年前建成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其中兩縱兩橫三個重要路段計畫在2002年年基本完成),建成後將貫通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及各省(自治區)省會城市,將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所有特大城市和人口在50萬以上大城市中的93%連線起來,使貫通和連線的城市總數超過200個,覆蓋的人口約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50%左右。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部於2005年1月公布新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即7918網。

五縱
同三高速公路:黑龍江同江海南三亞
京福高速公路:北京福建福州
京珠高速公路:北京廣東珠海
二河高速公路:內蒙古二連浩特雲南河口
渝湛高速公路:重慶廣東湛江
七橫
綏滿高速公路:綏芬河滿洲里
丹拉高速公路:丹東拉薩
青銀高速公路:青島銀川
連霍高速公路:連雲港霍爾果斯
滬蓉高速公路:上海成都
滬瑞高速公路:上海瑞麗
衡昆高速公路:衡陽昆明
兩縱兩橫三個重要路段
兩縱:1、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線 2、北京至珠海線
兩橫:1、連雲港至霍爾果斯線 2、上海至成都線
三個重要路段”:1、北京至瀋陽線 2、北京至上海線 3、西南地區出海通道即渝湛高速公路

運營

各線簡介

各省市區情況
山東高速公路
重慶高速公路
上海高速公路
廣東高速公路
江蘇高速公路

趨勢

截止到2012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里程達9.6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而高速公路里程在“十一五”末比“十一五”規劃的目標增加9108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5.7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54萬公里。全國高速公路車道里程為32.86萬公里。“五縱七橫”12條國道主幹線提前13年全部建成。11個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過3000公里。隨著國家鐵路建設的放緩以及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高速公路行業仍將延續快速發展勢頭。
2011年4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50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0.8萬公里,覆蓋90%以上的2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達到65萬公里,國省道總體技術狀況達到良等水平,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90萬公里。2011年5月12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這是指導西部地區今後10年交通運輸發展的綱領性檔案,繪製了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的宏偉藍圖。
根據《中國高速公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的判斷,我國高速公路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期(1990-2005)後,逐漸進入成熟完善期(2005-2010),此後開始步入了車流密度下降期。東部路網密度已經達到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區略低於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西部地區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而根據十二五規劃,高速公路通車裡程依然將增加2萬多公里,這勢必將繼續影響整個高速公路路網密度。
政策發展的另一推手就是來自輿論的負面壓力。“高速公路毛利率超過房地產”、“高速公路行業是暴利行業、是印鈔機”、“高速公路超期收費、貸款還完依舊持續收費”等等輿論的質疑此起彼伏,雖然輿論中存在很多對高速公路的誤讀,但是在人民的心目中已經留下收費偏高、不合理收費較多的印象。在“關注民生”的政策大環境下,社會輿論壓力不容小視,政策環境正在朝著不利於行業發展的方向轉變。
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高速公路研究小組認為,高速公路的路網密度、車流量、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政策方面的變化,無形當中都增加了投資高速公路的風險。
隨著高速公路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高速公路建設及運營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環境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高速公路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翹楚!對高速公路行業跟蹤蒐集的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的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