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7運輸機

中國運-7運輸機

中國運-7運輸機是中國在前蘇聯安-24型的基礎上研製生產的雙發鍋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運-7是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渦漿支線運輸機,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上天。

研製歷程

中國運-7運輸機中國運-7運輸機
1966年4月,西飛公司正式啟動逆向仿製70年代引進研製安-24的任務。第一架原型機首飛後,於1977年和1979年兩次組織了飛機設計定型鑑定。由於當時尚有部分機載成品沒有定型,幾個試飛科目尚未試飛等原因,國家沒有批准設計定型。同時民航使用部門明確提出原型機的發動機功率不足,在中國部分地區的高溫高原條件下,飛機的起飛重量受到限制,商載大幅度減少。因此必須解決發動機功率問題,並必須完成單發起降的鑑定試飛、機體結構的補充靜力試驗。

1980年,運-7完成換裝大功率的渦槳5A-1型發動機的論證、設計、生產及鑑定試飛。新的發動機的功率由2550馬力提高到2900馬力,此外新的機體結構和性能顯著提高。1982年7月24日,運-7飛機經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設計定型,投入小批生產。在此之前成功的進行了單發起降試驗。7月30日,國家正式批准運-7飛機設計定型。1984年1月23日中國民航局正式頒發運-7飛機適航證。

研製中國運-7運輸機的過程中還遇到很多其他問題,例如運-7駕駛艙用的定向有機玻璃,尺寸精度要求高,成形難度大,必須在一定拉伸應力狀態下加熱成形。運-7整體油箱的製造,關鍵是解決密封工藝問題,同時要有適合的密封材料,在製造中採用了干涉配合自封鉚接技術。此外,還有整體壁板的化學銑切加工及噴丸成形欽合金板件熱蠕變成形、數控加工和計算機輔助製造等技術。

1986年4月,中國運-7運輸機首航儀式在合肥舉行,5月1日正式向中國民航局交付,正式編入航班投入運營,打破了外國飛機壟斷中國民航客運的一統天下。85年12月1日,李鵬姚依林以及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負責人在首都機場乘坐運-7-100型飛機,並就國產民用飛機的發展、零部件國產化和保護政策發表了講話。萬里曾指示“今後同類飛機不要再進口了”。但實際上,由於運-7直至80年代中才真正形成批量規模,早已落後於國際水平,噪音和舒適性很成問題,民航和乘客都不喜歡運-7。截至1992年年底,各型運-7已交付85架。運-7從交付至1997年,沒有因為設計製造質量、技術服務和產品支援等問題發生等級事故,這在當今上百架飛機的機種中是少有的。

中國運-7運輸機-100型是第一種運-7的重大改型,合作方包括香港HAECO公司。主要改進包括改裝電子設備空調系統內部裝飾,加裝了翼梢小翼,增加失速警告系統。駕駛艙改為三人體制,載客增加到52人。100型可以滿足在複雜氣象條件下起飛、航行和進場著陸的要求。87年4月23日,運-7-100型首飛瀋陽-平壤國際航線。

布局設計

中國運-7運輸機中國運-7運輸機
中國運-7運輸機-200A飛機在繼承原運-7飛機安全性的同時,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全新設計,廣泛吸收當代世界先進航空技術,大量採用國外技術成熟的先進成品。該型號從設計技術、結構布局、主要機載設備都作了重新設計,在發動機、導航通訊設備自動飛行控制系統、駕駛體制、座艙布局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進。93年該型號首飛。1998年5月5日,作為新一代支線客機的運-7-200A飛機取得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是國產民用客機首次嚴格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民用航空規章CCAR-25的規定驗證合格的飛機。

運-7-200A飛機機頭部分進行了重新設計,機身長度較運-7-100型加長1米,使客座增至56~60個,提高了飛機的運輸量和乘坐的舒適性。動力裝置採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生產的PW127C高效率、低油耗三軸自由渦輪式發動機美國哈密爾頓公司的247F-3高效率、低噪音四葉複合材料螺旋槳,達到和國外先進支線飛機相同。比運-7-100型飛機降低油耗百分之三十,噪音水平也顯著降低,大大地提高了飛機的經濟性和舒適性。飛機安裝的國外先進的輔助動力裝置——APU,使飛機具備地面空調和地面自行起動發動機的能力,提高了舒適性和機場適應能力。重新設計駕駛艙,使空勤人員由運-7-100的5人駕駛體制改為2人駕駛體制,大幅度地降低了營運成本。運-7200A飛機上採用了許多一流的電子機載設備,操縱性和國際先進飛機並軌,可以作為大型飛機的教練機。先進的機載設備能夠勝任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執行飛行任務,提高了出勤率和經濟性。運-7-200A飛機還在許多方面進行了減阻、減重和最佳化設計,採用先進技術和原材料使結構減重達1000公斤,有效地增加了商載,提高了經濟型。

關於降低運-7的噪音,陝西省航空學會曾組織降噪專家與西飛公司合作,採用了主動噪音控制技術,使運-7艙內最高聲壓級噪音降低了3~5分貝,從而緩解了客戶強烈反映的噪音問題。但是,按照該公司的說法,“噪音降低到了乘客可以接受的水平”,說明乘坐舒適性仍然很成問題。

系統配備

中國運-7運輸機中國運-7運輸機
中國運-7運輸機-200A飛機除了飛支線以外,對航線距離、地面設備和機場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公務機、多用途飛機或作為旅遊包機等,都有很強的競爭力。此外,運-7-200A飛機還可以成為現代民航飛行員優良的訓練機。
運-7-200A型機長24.708米,機高8.853米,翼展29.2米,空重137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1800千克,最大商載5500千克,巡航時速456千米/小時,滿載航程1200千米,滿座航程1600千米,實用升限8148米,起飛距離1119米,著陸距離1368米,發動機為2台PW-127C,駕駛員2人,載客56人。

運-7-200B是200A的改進型,90年11月28日首飛。該機加長機身,增大貨艙容量;機翼修型;換裝了機載電子設備。機長24.448米,機高8.548米,翼展29.2米,空重14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1800千克,最大商載5000千克,巡航時速470千米/小時滿載航程700千米,(5噸)滿油航程1800千米,(3噸)起飛距離1190米,著陸距離1290米,發動機2台渦槳-5E。駕駛員3人,載客52人。渦槳-5E由瀋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哈爾濱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及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合作研製。

改進機型

中國運-7運輸機中國運-7運輸機
中國運-7運輸機-H500以運-7-100客機作為基礎,後機身以蘇制安-26飛機為樣本發展的中程運輸機,89年底首飛。由於安-26是軍用型號,可以判斷H-500型實際上是中國的軍用型運-7。三人機組,貨艙為全氣密型,裝有新型通訊導航電子設備和自動駕駛儀,跑道適應能力強,有全天候能力,並具有在高溫、高原滿載起飛的能力。飛機穩定性好、操縱性好,充分滿足航空支線運輸的要求。

新舟60型客機是運-7民用機中的最新型號,以運-7200為基礎。部分採用了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技術和成品。動力裝置為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J自由渦輪式低油耗渦槳發動機,壽命40000小時,首次大修時間7000小時。油耗的降低使得新舟60的每座耗油成本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採用美國哈密爾頓247F-3全複合材料高效低噪四葉螺旋槳。採用採用二人駕駛體制,裝有美國柯林斯公司APS-85自動駕駛系統,有飛行指引和自動駕駛能力,能夠滿足Ⅱ類盲降。安裝了美國蓋瑞特公司的APU輔助動力裝置,為飛機提供地面空調以及地面起動發動機的能力。有氣囊式除冰系統,電氣系統有50%以上的供電裕度,蓄電瓶可以滿足六次發動機起動的要求。燃油系統採用可靠性高、重量輕的引射泵輸油系統

機上裝美國聯信公司KHF950短波/單邊帶電台和垂尾前緣保形天線。機身外表面的凸頭鉚釘改為小氣密埋頭鉚釘。為提高舒適性,使客艙內裝飾與國際接軌,整個客艙內裝飾(包括側壁板、行李箱、服務板、天花板、遮光板、座艙隔板等)與國外飛機普遍採用的構型類似,在整個座艙的各個部位上選用6種不同顏色圖案的裝飾層,對座椅、地毯、門帘布、服務員座椅按照顏色統一要求選用新穎材料裝飾,提高了內裝飾效果與水平,並滿足所有相關適航條款要求。配餐間和衛生間為全新設計。應急視窗通風窗雷達罩懸掛接頭、尾撐稈後移並進行改進;8)鋼索天線改為隱蔽式天線、同時對尾翼前緣和翼盒作相應改進等等。

起落架採用電子防滑剎車系統,無內胎機輪,縮短了滑跑距離,比國產運-7飛機重量減輕170kg。另外還具有地面倒車能力。座位數為50到60座,商載5.5噸。降低了機組成本,提高了運載能力。採用先進的隱蔽式天線,徹底改變了國產飛機外表粗糙的形象。機身客艙段加長,飛機載客量增加至56-60人。垂尾加高,平尾沿翼展方向加長,提高了飛機,縱向和航向穩定性,改善了駕駛品質。按CCAR-25部的要求,客艙應急出口按Ⅲ型要求加大。機頭修型,擴大了駕駛艙的視野。

“新舟”60的價格為國外同類飛機的2/3,直接使用成本比國外同類飛機低10%~20%。目前年生產能力為15~20架。

發展前景

中國運-7運輸機中國運-7運輸機
2006年6月,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下屬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已經和印尼鴿記航空公司簽訂了15架“新舟60”客機的購銷契約。據新華社報導,這是自2004年該機出口以來數量最大的一批。據較早時的報導,業內人士估計,每架“新舟60”的售價約為800萬美元(1272萬新元),是國際同類型小型客機(56-60個座位)售價的三分之二。直接使用成本比國外飛機低一至兩成。6月7日,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下屬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與印尼鴿記航空公司簽訂了15架“新舟60”飛機的購銷契約,中國民用飛機出口進一步實現批量化。契約的簽訂表明“新舟60”在短短的20個月時間裡,實現了從零的突破到大批量出口、進入國際市場的歷史性跨越。這位負責人介紹,印尼有“千島之國”的美稱,島與島之間的交通適合用渦槳飛機。去年以來,印尼適航認為“新舟60”飛機符合印尼適航規章的要求,並於5月10日在北京向一航西飛頒發了“新舟60”飛機型號合格證。

2006年7月28日,中國一航西飛公司舉行隆重儀式,向寮國剛果分別交付了其購買的首架新舟60飛機。到今年底,新舟60飛機將累計交付國外用戶達到十一架,分布在非洲東南亞的六個國家。兩架裝飾一新的中國國產新舟60飛機,28日在西安分別交付給寮國航空公司剛果航空公司,從而拉開了新舟60飛機集中批量交付的帷幕。據統計,截至二00六年底,該型號飛機將累計交付國外用戶達十一架,分布於非洲及東南亞的六個國家。據介紹,新舟60飛機是中國一航西飛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新型渦槳支線客機,該機在研製中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大量採用了國際先進的成熟技術,在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維護性等方面達到或接近世界同類飛機的水平,直接使用成本比國外飛機低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

2001年3月1日,中國運-7運輸機長航程改型完成了驗證試飛項目。運-7長航程型飛機1998年7月開始研製,1999年12月25日首飛。該改型採用了“飛豹”、運-7貨運型機、水轟-5、“新舟”60等飛機的成熟技術。在氣動外形上,加裝了剪下翼梢,以減小誘阻,提高升阻比,使起飛限重、單發升限、航程有較大的提高。在機翼下可加掛兩個800升或1400升副油箱,載油量由4.7噸增加到7.5噸。採用了降油耗、長壽命的渦槳-5E發動機,和提高效率及降低噪聲的J16AG10A螺旋槳。飛機最大續航時間由5小時增到10小時,滿油航程達到4000千米。運-7長航程型飛機可以成為能執行專用公務機、海岸警戒、預警、邊界巡邏、海上搜尋救援、污染監控、反走私及偷渡、海上運輸護航、巡邏反潛等任務的多用途飛機。

技術數據

中國運-7運輸機中國運-7運輸機
機長24.31米
機高8.891米
翼展29.2米
最大起飛重量24000千克
最大商載5500千克
巡航時速420千米/小時
滿載航程614千米(5噸)滿油航程1976千米,(3噸)
實用升限8500米
發動機2台WJ-5A-1
駕駛員3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