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徵文化

中國象徵文化

《中國象徵文化》是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居閱時,瞿明安。本書在對原書完善的基礎上,對每一部分做了配圖,有助於讀者的理解。

基本信息

書籍信息

版 次:2頁 數:666字 數:727000

印刷時間:2011-9-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中國象徵文化 中國象徵文化

印 次:1I S B N:9787208100930包 裝:平裝內容簡介

這本《中國象徵文化》由居閱時和瞿明安主編,是在基本保持2001年版《中國象徵文化》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此次修訂主要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負責各章節的作者對原書需完善的內容進行修訂;二是對可以配圖的內容儘量配圖“以象釋義”,便於深刻認識象徵的表意方式。給學術專著插圖是一種值得採用的方法,可以使文字內容鮮活起來,引導思考,輔助解釋,有利於思想的傳播,因為人類本來就是依賴圖像進行思想和交流的,圖像在很多場合擔任表達意義的角色,更何況象徵就是借“象’,表意的,我們在追尋象徵本義時,利用圖形是最恰當不過的,當然,這有別於當下讀圖時代的快餐文化,“以象釋義”是文化象徵的本質。

作者簡介

居閱時,華東理工大學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主要研究文化學中的建築園林文化象徵,2001年主編《中國象徵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獲上海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和華東地區優秀圖書二等獎;2005年主編“中國象徵文化叢書”(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弦外之音——中國建築園林文化象徵》,的年發表相關論文三十餘篇。瞿明安,男,1960年生,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員,博上生導師。著有《中國民族的生活方式》、《超越傳統——生活方式轉型取向》、《隱藏民族靈魂的符號——中國飲食象徵文化論》、《溝通人神——中國祭祀文化象徵》、《跨文化視野中的兩性關係——中國少數民族性文化》等書,單獨或合作主編的專著有《當代中國文化人類學》、《中國象徵文化》、《現代民族學》,與人共同主編的叢書分別有《中國象徵文化叢書》、《21世紀人類學文庫》、《雲南大學民族學文庫》。

目錄

再版前言導論:從現象到本義——象徵文化及其研究第一章 宗教中的象徵表達 一、傳統宗教祭祀:藉助超自然力量的意願 神靈力量:人類社會群體角色的虛擬 通神媒介:祭祀的禮儀符號 祈福消災:祭祀的價值取向 二、佛教理想境界:佛教文化現象傳達的特殊話語 三寶一體:寺院的空間構造 有情法界:造像的宗教喻意 佛法無邊:佛教契印的神秘含義 三、道教神仙世界:美好人生的寄託 平步青云:宮觀的空間構造 天上人間:生命延續的幻象 驅邪祈福:道教儀像的寄託語第二章 《周易》與象徵 一、《周易》的象徵形式:借象寓意 《周易》符號——爻、八卦、六十四卦的象徵義 六十四卦系統的象徵方法及其意蘊 二、《周易》的象徵靈魂:陰陽辯證 變、通變——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皆是陰陽之理 象徵《易》變的基本條件(上)——時與位、中與正 象徵《易》變的基本條件(下)——乘、承、比、應 三、《周易》象徵釋義之一——《周易》的軍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