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發射基地

中國衛星發射基地

目前我國擁有三大衛星發射基地,西昌、酒泉、太原,計畫在未來,將在海南也建立發發射基地,這樣就擁有四個航天發射基地。

中國衛星發射基地中國衛星發射基地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建設的第一個衛星發射場。它位於中國西北部甘肅省酒泉市東北地區,海拔1000米,始建於1958年,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該地區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 ,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溫8.5攝氏度,相對濕度為35%-55%,環境條件很適合衛星發射。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要用於執行中軌道、低軌道和高傾角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及返回式衛星的發射任務。1960年11月5日,這裡成功地發射了中國製造的第一枚地地飛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飛彈核武器試驗也在這裡試驗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一號、長征二號丙及長征二號丁火箭已成功發射了20多顆科學實驗衛星。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這裡發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法國馬特拉公司提供了發射搭載服務,使中國的航天技術從此開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也在這裡發射成功。1992年10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為國際用戶執行了發射任務,即利用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中國返回式衛星時搭載發射瑞典空間公司的弗利亞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獲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號試驗飛船從這裡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後,“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飛船相繼從這裡成功進入太空預定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衛星發射基地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區,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是中國試驗衛星、套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發射中心擁有火箭和衛星測試廠房、設備處理間、發射*作設施、飛行跟蹤及安全控制設施。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備了多射向、多軌道、遠射程和高精度測量的能力,擔負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資源、通信等多種型號的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發射中心始建於1967年。這裡冬長無夏,春秋相連,無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氣溫5℃。
1968年12月18日,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枚中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該中心用長征4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中國第一顆和第二顆“風雲”1號氣象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此外,它還進行過一系列運載火箭試驗。1997年12月8日,該中心第一次執行國際商業發射,成功地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製造的兩顆銥星送入預定軌道。1999年5月10日,該中心用長征4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和實踐五號科學實驗衛星送入軌道高度為87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該中心連續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雙星方式進行的航天發射。群山環抱中的西昌衛星發射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衛星發射基地
   
始建於1970年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以發射地球靜止衛星為主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套用發射任務。發射中心總部設在四川省西昌市,發射區位於該市西北約60公里處。該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6度,全年地面風力柔和適度。這裡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發射季節。發射中心於1983年建成,1984年以來發射過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及實用通信衛星,1990年又將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衛星發射場坐落在西昌市西北65公里處的大涼山峽谷腹地。自1984年成功發射第一顆試驗通訊衛星以來,截至2003年底,已先後成功組織了34次國內外衛星發射。1986年,西昌衛星發射場正式對外開放。在努力把西昌衛星發射場建設成“國內一流、世界前列”現代化信息化綜合發射場的同時,這裡的科技人員也在不斷增強環保意識,美化發射場,近年來,他們出動10萬人次清理亂石灘、沼澤地,植樹種花,綠化面積2000畝,讓西昌衛星發射場披上了綠裝.

還有一個在建的海南衛星發射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