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是由中國免疫學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聯合主辦、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承辦的腫瘤生物治療專業高級學術刊物,是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是由中國免疫學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聯合主辦、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承辦的腫瘤生物治療專業高級學術刊物,是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1994年創刊,雙月刊,A4開本,100頁,國內外公開發行。

辦刊宗旨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是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領域惟一的學術刊物,以交流學術、促進科研、面向臨床、推動抗癌事業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宗旨,全面報導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領域基礎研究和臨床套用的最新成果和學術發展,積極宣傳中國腫瘤生物治療的政策和發展策略,及時介紹全球腫瘤生物治療的最新研究動態。

主要欄目

本刊欄目設有述評、院士論壇、專家論壇、研究快報、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技術方法、學術爭鳴、文獻綜述、專題講座、科技動態等。

讀者對象

刊物以腫瘤防治領域的中高級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者、高等醫藥院校師生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科技人員為讀者對象。

編委組成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主編為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973”和“863”計畫首席科學家、工程院院士曹雪濤教授,編委會集中了中國免疫學會和中國抗癌協會眾多名家大師,其中有兩院院士11位(巴德年、曹雪濤、陳志南、吳孟超、沈倍奮、顧健人、劉新垣、吳 旻、樊代明、魏於全、曾益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6位(腫瘤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詹啟敏教授、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顧健人教授、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樊代明教授、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益新教授、疾病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教授、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曹雪濤教授),國家“863”和“973”計畫首席科學家和項目專家多位,另外還特聘了美國、德國的外籍專家9位。編委會強大的學術力量為期刊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學術指導,卓有成效地開展著組稿、審稿和責任編委制的工作。

收錄情況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 IPD)、荷蘭《醫學文摘》(EMbase)、英國《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資料庫》(CABI)、波蘭《哥白尼索引》(IC)等7個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本刊已是國際DOI(數字出版標識碼)基金會、國際連結聯合會和Cross Ref會員。已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碟資料庫(CBMdisc)、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醫學文摘·腫瘤學》、《中國生物學文摘》等國內幾乎所有知名的檢索系統和專業相關權威文摘期刊收錄。本刊在國內外學術界的顯示度和信息傳播效能日益廣泛和增強。

期刊信息

刊名: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主辦: 中國免疫學會;中國抗癌協會
周期: 雙月
出版地:上海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7-385X
CN: 31-1725/R
郵發代號: 4-576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
創刊時間:1994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誌(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投稿須知

投稿要求

1.1 本刊歡迎腫瘤生物治療領域6大技術手段(免疫細胞、細胞因子、抗體、疫苗、基因及小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基礎研究和臨床套用的各類稿件,也歡迎與本領域相關或交叉學科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稿件投稿。述評、院士論壇、專家論壇、專家隨筆、研究成果綜述等稿件主要為約稿。
1.2 來稿應具先進性、科學性和可讀性,要求資料真實、數據可靠、論點明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文字簡練、圖表規範、統計學處理正確;其格式須遵循國際《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溫哥華格式)和國家有關科技出版的標準與規範。
1.3 投稿方式:①網路投稿,請登入本刊網站進入遠程投稿系統,按提示步驟操作投送稿件;②E?mail投稿,可將稿件電子版發至本刊信箱;③紙質版投稿,列印Word格式稿件一式兩份,郵寄至本刊編輯部(包括照片原件)。郵寄地址:上海市翔殷路800號 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轉《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編輯部,郵編200433。
1.4 來稿須附如下檔案:
(1) 第一作者單位的推薦信。推薦信中證明稿件內容真實、無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問題以及無署名爭議等事項。
(2) 文題頁。包括①論文題目;②全部署名作者及其單位;③ 第一作者個人資料(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學位、職稱、是否為碩士生或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座機和手機、電子信箱等);④ 通信作者(學術負責人和誠信擔保人)的通信地址、郵政編碼、座機和手機、電子信箱;⑤ 基金資助課題論文,請註明基金的中英文全稱和編號;⑥列表說明每位署名作者在研究工作中承擔的任務和對研究成果的貢獻;⑦利益衝突聲明,聲明該研究工作無任何形式的利益衝突,不受資助方的任何影響,作者獨立取得實驗數據,並對數據及數據統計分析的準確和可靠性負完全責任;⑧列出作者課題組已發表或已投出的、可能被認為是和當前稿件有相同或極其相似工作的論文清單(題目、刊名、年卷期、頁碼);⑨當前文稿是否投過其他雜誌且被退稿,如果是,請說明退稿原因。
1.5 凡以人為研究對象的涉及倫理學的論文,應在稿件中說明研究遵循的程式是否獲得倫理委員會的批准(附上倫理委員會批准文的複印件),是否取得受試者或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本刊嚴格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動物實驗時,應遵從國家有關部門制訂的實驗動物“保護規範”和“管理條例”的各項規定,稿件中應提供所用動物的“實驗動物合格證號”。
1.6 來稿如是臨床試驗研究論文,應說明是否曾進行過臨床試驗註冊,如果是,應寫出註冊機構名稱和註冊號;如果是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應提供研究工作的CONSORT清單及試驗流程圖。
1.7 本刊為創新性或首報論文開闢“快速發表通道”,作者如希望來稿進入該通道,請附關於創新性的說明,並提供查新報告,論文錄用後在“研究快報”欄目中快速發表。
1.8 本刊實行嚴格的同行專家審稿制度,依據稿件的學術質量,公平、公正、客觀地取捨稿件。為避免潛在的利益衝突,作者可在投稿時列出需迴避的審稿專家名單。
1.9 為維護學術純潔性、抵制學術不端行為,本刊嚴格遵守中國科協制定的《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範》有關規定,採用中國知網(CNKI)“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對來稿進行檢測,如發現稿件存在相關不端行為,視嚴重程度作出"立即退稿,或本刊2年內不予登稿,或作者列入黑名單,或在作者單位和本領域系列期刊間通報"等相應處理。對已發表論文,一旦發現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本刊視具體情況立即刊登“更正聲明”、“撤銷聲明”或“關注通告”。
1.10 本刊編輯部收到稿件後5 d內發出收稿回執,45 d內發出稿件處理意見,如超過45 d作者未收到稿件處理意見請及時向編輯部查詢。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繫,切勿一稿兩投。
1.11 來稿錄用後,作者須簽署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授權書,論文專有使用權歸本刊所有。論文除以紙質版出版外,還將由本刊轉入其他信息系統以光碟、網路等方式出版。作者如不同意光碟或網路出版,請在投稿時書面聲明。
1.12 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稿件可作文字修改和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將徵得作者同意。稿件錄用後,編輯部將把對稿件的審修意見轉交作者,作者必須按修改要求作認真、徹底修改;如不能按要求修改或有不同意見,作者須作出合理解釋。稿件修改期不得超過20 d,逾期者以新稿處理。
1.13 投稿時交付審理費100元。刊用稿件依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費(印彩圖者另加收印製工本費),作者在收到付費通知後半個月內付款。文稿刊出後編輯部酌致稿酬(含光碟版、網路版稿酬),並贈當期雜誌2冊和抽印本10本。

撰稿要求

2.1 論文標題 力求簡明、醒目,確切反映出文章的主題。除公認公知者外,文題中儘量不用外文縮略詞。來稿均須有中英文標題,中文標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中英文標題含義應該一致。
2.2 作者署名和單位 作者署名(限承擔本文工作的責任人)置於標題下方,全部作者的姓名(包括漢語拼音)均應列出;漢語拼音署名姓前名後,姓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複姓和雙名加連字元。作者單位須寫全稱並註明省、市名和郵政編碼,置於作者署名下方。如作者單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應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標註序號,單位名稱前註上相同序號。
2.3 摘要 短篇論著、綜述只附中文摘要,研究簡報不須附摘要,其餘各類稿件均須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內容與中文摘要保持一致,但應稍詳細一些。英文摘要前列出英文標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英文單位名稱、省市名稱、郵政編碼和國名。?
述評、論壇、綜述和個案報告類稿件的摘要為非結構式,其他類稿件的摘要均為結構式。結構式摘要字數在400字左右,一般分為目的(Objective)、方法 (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4個部分。目的部分簡要說明研究目的或所闡述的問題;方法部分介紹研究設計方案和實驗方法,即研究對象的選擇與分組、模型製備、干預措施、檢測指標和方法等;結果部分敘述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據,以及統計學處理的結果;結論部分簡要說明經論證得出的主要觀點及研究的學術價值。臨床試驗論著摘要的結構項目可適當擴展,目的部分可擴展為背景(Backgroud)和目的,方法部分可擴展為設計(Design)、試驗機構(Setting)、研究對象(Patients)、干預措施(Interventions)、測量指標(Outcome measures)等。
2.4 關鍵字 所有文稿均須標引3~8個關鍵字,應儘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的MeSH(Medical Subjeet Headings)詞表中選用規範主題詞,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
2.5 正文格式 基礎研究論著、臨床研究論著、研究快報、技術方法、短篇論著類文稿一般分為“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4個部分,研究簡報一般不分部分。各部分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結構相同、語氣一致。
2.5.1 引言 簡要地說明選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立題的依據和目的,研究方案、預期結果和學術價值,一般不超過300字。
2.5.2 材料與方法 應翔實具體,使他人可重複驗證。凡已有文獻記載的方法,簡述後加引文獻即可;如系改進或創新的方法,應詳細描述改進或創新之處。應具體描述實驗設計方案和主要實驗方法,臨床試驗應寫明受試對象的納入和剔除標準、何種盲法措施,應介紹如何執行"隨機、對照、重複、均衡"原則。藥物和試劑應準確說明名稱、來源、劑量和給藥途徑。寫明所用統計學方法和統計軟體名稱與版本。
2.5.3 結果 結果的內容應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描述,應突出主要和最重要的發現。結果的表達形式可用文字、圖和表,但三者內容不要重複;凡能用文字說明的,一般不用圖和表。應真實、準確地介紹研究獲得的結果和數據(應給出絕對值),應儘可能將結果進行量化。所有數據必須經正確的統計學處理,應具體寫出描述性統計量、檢驗性統計量和P值。
2.5.4 討論 必須緊扣研究目的、圍繞實驗結果展開深入的討論,避免過多地重複結果部分的數據,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變化規律,著重論證研究的創新點及由此得出的新觀點,提出恰如其分、有充分依據的客觀結論。
2.6 醫學名詞 文稿使用的醫學名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為準。縮略詞首次出現時應先寫出中文全稱,後在圓括弧內寫出英文全稱和縮略詞,以後再出現時則使用縮略詞;已被公認公知的縮略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尚無統一譯名的新名詞首次出現時,應在名詞後括弧內註明原文。藥物名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
2.7 表和圖 除短篇論著、綜述類文稿表和圖的全部內容均以中文表達外,其餘所有類型稿件中表和圖的標題均以中英文表達,表和圖的內容及注均以英文表達;表和圖的序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其標題應簡明確切,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2.7.1 表 一律採用“三線表”,力求規範、簡練、自明,主謂語位置合理。表應插入正文相應位置。表內不設備註欄,如有須說明事項可置於表注中。表內同一指標數據保留的小數位數應相同;數據的單位放在表的右上方或各欄目處。數據的統計學處理結果標註符號依次用*、△、▲、▽、▼表示P<0.05; **、△△、▲▲、▽▽、▼▼表示P<0.01;符號標在相應數據右上角,然後在表注中作說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