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矽酸鹽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淵源於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所,科研條件先進,取得的成果豐碩,獲得多種科學獎項。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淵源於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 1954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獨立建所,定名為中國科學院矽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1984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經四十多年的發展,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已成為一個以基礎性研究為先導,以高技術創新和套用發展研究為主體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綜合性研究機構。

現有職工562人,科研技術人員35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1名為雙院士)

科研機構設定為: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結構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特種無機塗層研究中心、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人工晶體研究中心和古陶瓷研究中心。此外,還設有以實驗室成果工程化、產業化研究及高技術產品生產為主要任務的嘉定中試基地;以及無機材料分析測試中心與信息情報中心。

學科方向是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了人工晶體、高性能結構與功能陶瓷、特種玻璃、無機塗層、生物環境材料、能源材料、複合材料及先進無機材料性能檢測與表征等,是該領域科學研究單位中門類最為齊全的研究所。

歷年來,累計取得科技成果648項,獲各類科技獎項320項,其中國家發明獎2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項。歷年來申報專利370項,批准專利166項。

研究所具有先進的科研條件,大規模的園區建設使實驗室的工作環境煥然一新;知識創新經費的支持,促進了科研設備的現代化;國家級無機材料測試中心的建立使材料的性能與表征具有可靠性和權威性;圖書、情報、刊物良好的支撐系統,充分顯示了追求信息動態的高效率。主辦發行的《無機材料學報》已進入核心學術期刊,並為SCIE收錄引用。

研究所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的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以專家互訪、講學、合作研究等方式廣泛進行學術交流,與國際著名的大公司或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等國際化組織進行工程化產業化的合作及出口高技術產品的業務洽談與往來。

上海矽酸鹽所是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幾年來,還與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瑞士、斯洛維尼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聯合培養了多名研究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