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年簡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年簡史(1977~2007)》體裁採用編年體為主,結合紀事本末體,即主要採取按年、月、日編排史實,部分事體自始至終系統記述。 以記述科研學術活動(含學術交流活動)為主,適當選記其他事項。 前紀銜接主體部分,交代中國社會科學院建立之前哲學社會科學部的情況,即建院的基礎。

內容介紹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年簡史(1977~2007)》所用資料起訖時間為1977年5月至2007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年簡史(1977~2007)》體裁採用編年體為主,結合紀事本末體,即主要採取按年、月、日編排史實,部分事體自始至終系統記述。以記述科研學術活動(含學術交流活動)為主,適當選記其他事項。
對外學術交流記述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訪問團組、學者個人,外國總統、總理來我院活動,雙方簽訂學術合作與交流協定的情況。其他交流情況選擇重要的記述。
五機構設定記述至研究所、相當於研究所的研究中心和職能機構的廳、局。
幹部聘用和任免記述至研究員(含相當)和正所局級以上職務的管理人員。
以文字記述為主,隨文適量配圖,力求文圖並茂。
前紀、附錄和主體部分可視作一個整體。前紀銜接主體部分,交代中國社會科學院建立之前哲學社會科學部的情況,即建院的基礎。附錄的文獻、名錄和圖表是主體部分的有機補充。文獻表明幾任院長治院的基本思路,體現和反映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幾個發展階段;圖表以鮮明的視覺效果,顯示人員規模、人員結構和研究機構、研究成果的發展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