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

《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從對期貨經紀行業概況研究人手,回顧、總結了中國期貨經紀行業的歷史和行業特點,借鑑了境外期貨經紀行業內控管理的一般原則,對中外著名的期貨風險事件進行了概括分析,得出了加強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客觀判斷。《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系統地提出了設計期貨公司內控管理體系的基本原則和重點,突出強調了期貨公司法人治理的制度安排。對期貨公司進行了詳細的實證研究。還提供了構建期貨公司內控管理體系的5大類45個管理辦法的範本和期貨經紀契約範本等,提出了可操作性很強的考核要點和獎懲辦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

作者:吳元貞編者:楊邁軍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頁碼:279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4949707

裝幀:平裝

開本:16

叢書名: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系列叢書

定價:43.00

內容簡介

《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從對期貨經紀行業概況研究人手,回顧、總結了中國期貨經紀行業的歷史和行業特點,借鑑了境外期貨經紀行業內控管理的一般原則,對中外著名的期貨風險事件進行了概括分析,得出了加強期貨公司內控管理的必要性、緊迫性、長期性、艱巨性的客觀判斷。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反覆證明,沒有期貨市場的經濟體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沒有發達的金融期貨市場的經濟體系,不是成熟的市場經濟;沒有強大、規範、創新發展的期貨經紀行業,就很難有現代化的期貨市場,期貨公司是期貨市場開發和風險責任的主要承擔者。《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設計期貨公司內控管理體系的20項基本原則和特別關注的10個重點,突出強調了期貨公司法人治理的制度安排。對期貨公司的部門設定、崗位設定、部門職責、崗位職責、工作接口、主要業務流程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實證研究。《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還提供了構建期貨公司內控管理體系的5大類45個管理辦法的範本和期貨經紀契約範本等,提出了可操作性很強的考核要點和獎懲辦法。

編輯推薦

《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為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

吳元貞,男,1954年生,山東人。現任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董事、總經理,上海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任山東省魚台縣糧食局局長、山東省糧食局辦公室副主任、山東省糧食批發市場主任、齊魯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總經理:鄭州商品交易所濟南分所總經理、魯能金穗期貨公司總經理等職務。作者的社會兼職主要包括: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山東省政府經濟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

作者曾兩次參與國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的設計,先後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發表內參30多篇。其中的《我國小麥過剩是假象》、《我國進口大豆應借鑑日本模式》、《期貨公司股權置換後權益缺乏明確法律保護》、《我國期貨市場發展亟待法律政策跟進》等對相關領域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主要著作有《信息理論與實踐》。

目錄

第一章 中國期貨經紀行業概況

第一節 中國期貨經紀行業的產生與發展

一、自生自長,風險事件層出不窮

二、十年治理整頓,成效顯著

三、按淨資本分類管理,重組步伐加快

第二節 中國期貨經紀行業的特點

一、中國早期期貨經紀行業的“四無”特點

二、中國期貨經紀行業的“四高”特點

三、期貨經紀行業的“四先”特點

四、期貨經紀行業的“四低”特點

第三節 境外期貨經紀行業的概況

一、美國期貨經紀行業的概況

二、日本期貨經紀行業的概況

三、新加坡期貨經紀行業的發展戰略

四、韓國期貨行業已成為全球的後起之秀

五、中國香港期貨行業由商品期貨向金融期貨的成功轉型

六、中國台灣期貨行業的產生和發展

第四節 中外著名期貨風險事件概述及分析

一、震驚中外的“327”國債風波

二、發人深省的“巴林銀行倒閉案”

三、觸目驚心的“法國興業銀行期貨風險案”

四、其他因內控管理失控發生的期貨風險大案

五、中外著名期貨風險事件相似性分析

第五節 綜述及結論

一、加強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建設的必要性

二、加強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建設的緊迫性

三、加強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建設的長期性

四、加強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建設的艱巨性

五、認真思索後的結論

第二章 期貨公司內控管理體系的基本設計

第一節 內控管理的二十項基本原則

一、守法合規的原則

二、分級負責的原則

三、民主化管理的原則

四、凡事有章可循的原則

五、凡事有人負責的原則

六、可控、在控的原則

七、相互制約的原則

八、以制度為本的原則

九、員工利益與公司效益同步增減的原則

十、勇於承擔責任的原則

十一、每月檢查、稽核的原則

十二、內外和諧的原則

十三、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十四、合規、合情、合理的原則

十五、及時兌現獎懲的原則

十六、全面性原則

十七、簡捷性原則

十八、系統性原則

十九、強制性原則

二十、契約化原則

第二節 內控管理需特別關注的十個重點

一、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二、對股東、股份、高管、風險控制等多種事項

變動的及時報備

三、對分支機構的規範管理

四、期貨公司工作人員與期貨經紀人嚴格界定

五、契約簽訂與管理

六、保證金的管理與結算

七、防止透支交易和穿倉風險

八、通知的義務

九、舉證的責任

十、內控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

第三節 期貨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一、總則

二、股東會職責

三、董事會職責

四、董事長職責

五、監事職責

六、獨立董事職責

七、總經理職責

八、首席風險官職責

第三章 部門職責、崗位職責

第一節 合規審查部

一、合規審查部工作職責

二、合規審查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合規審查崗位職責

四、分支機構管理崗位職責

第二節 結算部

一、結算部工作職責

二、結算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風險控制員崗位職責

四、結算員崗位職責

第三節 交易部

一、交易部工作職責

二、交易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交易員崗位職責

第四節 客戶服務部

一、客戶服務部工作職責

二、客戶服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契約主管工作職責

四、客戶服務崗位職責

五、諮詢和客戶投訴崗位職責

第五節 業務部

一、業務部工作職責

二、業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市場專員工作職責

四、客戶經理工作職責

五、項目經理工作職責

第六節 研究發展部

一、研究發展部工作職責

二、研究發展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品種分析師崗位職責

四、信息員崗位職責

五、網站主管崗位職責

第七節 技術部

一、技術部工作職責

二、技術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系統運維崗位職責

四、網路安全崗位職責

第八節 財務部

一、財務部工作職責

二、財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三、主管會計崗位職責

四、出納員崗位職責

第九節 金融事業部

……

第四章 工作接口

第五章 期貨公司內控管理辦法

第六章 期貨公司主要業務流程

第七章 考核與獎懲

附錄

期貨經紀契約

後記

參考文獻

序言

1848年,世界上第一個期貨交易所--芝加哥穀物交易所誕生以來,期貨市場便在人們爭議、懷疑的氛圍中風風雨雨走過了近160年的歷史。回顧這160年,一個不斷創新、奮力開拓的畫面就會清晰地呈現出來。同160年前相比,今天的期貨市場品種豐富多彩,從當初單一的商品期貨,到今天商品、金融以及各種非傳統期貨契約共同發展,爭奇鬥豔。同時,交易方式更加靈活便捷、交易制度更加規範合理、投資者結構更加多樣化和層次化,期貨市場在世界金融市場體系的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加深遠和廣泛。目前,期貨價格已經成為世界主要金融產品和大宗商品價格的風向標,成為維護一個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的重要工具。

近年來,期貨市場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隨著市場的不斷創新和投資主體的擴大,期貨市場的功能也在不斷深化和拓展。以往,我們往往只注意到期貨市場傳統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套期保值等基礎性的功能,對期貨市場促進巨觀調控、引導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企業財務結構和風險管理能力、提高整個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以及保證國家經濟金融安全上的功能認識不夠。這些年,政府、金融機構開始積極主動地利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這些市場主體的加入,以及期貨市場對它們的決策行為和理性預期的影響,導致期貨市場與國家巨觀經濟、與其他金融市場的聯繫更加緊密。如美國政府制定農業政策時,就非常注重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自1993年起,美國政府就開始逐漸減少用於農業的財政補貼,採用政策引導手段,如提供低息貸款,鼓勵農民參與農產品期貨及期權交易,規避農產品價格風險。

後記

2008年10月6日,受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中國期貨市場出現“綠色星期一”,這也再次證明:期貨經紀行業是舉世公認的高風險行業。特別是我國的期貨法規和制度安排,確定了期貨公司是期貨市場穿倉風險的全部承擔者。在以往十幾年期貨經紀業務的實踐中,許多期貨公司因內控管理的漏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交納了巨額學費。

上海期貨交易所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和期貨公司的規範化建設。多次資助並組織社會公益性的課題研究,在行業內有著良好的口碑。在期貨市場發展高潮的2007年春天,上海期貨交易所又進行了全國性的課題招標活動。筆者有幸三次參與了上海期貨交易所組織的《中國綜合類期貨公司研究》(任課題組組長)、《中國天然橡膠消費結構與現貨市場的互動研究》(張慎峰任組長、吳元貞任副組長)、《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的課題研究,得到了上海期貨交易所領導和專家的指導幫助,受益匪淺。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實務》課題最早是由姚剛博士提出的。1997年6月,姚剛時任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主任,攜該部期貨公司處李軍博士至筆者在山東任職的單位檢查、指導工作時,禮賢下士,與筆者相談甚歡,遂向筆者提出了“研究期貨公司管理制度,為行業作點貢獻”的囑託。姚剛博士調離中國證監會期貨部後,李軍博士仍多次催促筆者加快研究進度。在當地證監局有關領導的指導下,筆者不斷努力,探索總結,先後形成了有關期貨公司內控管理制度的幾個版本。李軍博士調離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以後,依然關注此事。2007年年初,在北京證監局孫才仁副局長籌劃舉辦轄區內期貨公司經營管理高管培訓班時,李軍博士又將筆者推薦給孫才仁副局長,遂應邀在北京轄區內期貨公司的170位高管參加的培訓班上進行了交流,受到了同行的好評,先後有多家公司索要講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