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事業史新編

中國新聞事業史新編

本書編寫的主要原則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科學地、系統地闡述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注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力求全面準確、簡明扼要、便於教學。

基本信息

前言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新聞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專業點由不到10個增加到60多個,招生數量由每年數十名擴大到4000名以上,創設了碩士生、博士生教育,還開辦了自學考試。編寫這套教材,正是適應這種繁榮的形勢,為我國高等新聞教育繼續前進做點有益的工作。參與編寫的同人,來自不同學校,有老、中、青不同的年齡層次,但都是教學第一線的主講教師,在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上有多年的積累,對新聞人才的知識需求有全面了解。因此,我們十分重視這套教材的基礎性,它包”了新聞專業各方面的基礎知識,而且較為完備和系統,教師使5方便,學生易於掌握。

這套教材同讀者見面的時候,已是20世紀的最後數年,它的。上用和影回響該是跨世紀的。因此,我們在編寫時注意到前瞻性,儘可能在闡釋基礎知識的同時,科學地分析其發展趨向,恰當地徵引,評介外國資料,有助於讀者面向未來,開拓思路。

新聞傳播是現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的、重要的方面。早在20世紀20年代,我國著名的新聞工作者、新聞學者、新聞學教授邵飄萍就提出:“新聞知識應列國國民普通知識之一。”①這一遠見卓識,逐漸成為事實。在我國,新聞知識的普及已相當廣泛,而且正在普及中提高。這套教材應該為普及與提高新聞知識

服務,達到既可供高校新聞院系在校學生使用,也可供有興趣者自學,或用於培訓新聞幹部的要求。為此,我們在編寫中注意了通用性。對於知識的評述,在作系統的理論分析的同時,又採用實例作說明;在描述全貌的同時,又剖析個案。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注重知識性、前瞻性和通用性,是我們編寫這套教材的共同要求。而其中每一種,又各具特色,在框架設計、材料運用、觀點論述以及行文風格等諸方面各有鮮明的個性。執筆同人都把編寫教材的過程,作為總結經驗、一研究學問、從事創作的過程,以自己的體驗與成果為基礎,認真參照同

類教材與論著,力求使這套教材的每一種都能反映當代中國新聞教學與研究應有的水平。我們奉獻給讀者的是一套新聞學教材,也是一套新聞學專著。我們的思考和寫作,難免有不周到之處,而且隨著新聞教學與研究的進展,今後還應定期充實、更新內容。我們殷切地期待讀者提出批評與建議,使這套書臻於完善。

同類圖書

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二卷)(共三卷) 方漢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6元

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三卷)(共三卷) 方漢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0元

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一卷)(共三卷)——中國人民大學叢書(此項研究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 方漢奇 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0元

中國新聞文學史李白堅 主編 胡凱、馬艷 副主編 上海大學出版社 36元

中國新聞政策體系研究(新聞傳播學博士文庫)郎勁松新華出版社 22元

求實篇精粹(中國新聞媒介名專欄叢書) 陳小川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5元

人民論壇精粹(中國新聞媒介名專欄叢書) 謝宏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元

午間半小時精粹(中國新聞媒介名專欄叢書) 王健儒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8.5元

中國新聞侵權判例 新聞侵權研究會 法律出版社 27元

中國新聞事業簡史(第2版) 方漢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4元

中國新聞傳播法綱要 魏永征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5元

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研究(新聞傳播學前沿叢書)丁柏銓主編 杜駿飛 副主編 新華出版社 24元

中國新聞學術史(1834-1949) 李秀雲 新華出版社 29元

中國新聞通史(上)劉家林武漢大學出版社 10.5元

中國新聞通史(下) 劉家林 武漢大學出版社 10.8元

2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台灣新聞傳播事業卷——新聞出版總署“十五”國家重點規劃圖書主編:戴元光、童兵、金冠軍 編著:鄭貞銘復旦大學出版社 24元

中國新聞傳播史研究——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參考資料 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4元

中國新聞通史(修訂版)——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 劉家林 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 48元

中國新聞精品導讀——新聞傳播學精品導讀叢書 主編:嚴三九副主編:吳飛陳建雲郭建斌浙江大學出版社 38元

未完成的歷史:中國新聞改革前沿——新世紀傳媒大視野 林暉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16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