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

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

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是中國的第一家以稅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坐落於安徽省黃山市。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
由安徽省黃山市地方稅務局創建於2005年9月的“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是中國稅務史和中國博物館史上的第一座稅文化博物館。現在,已經成為“省和國家級稅收宣傳基地”和“黃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榮獲了“國家稅務總局2006年度稅收宣傳優秀創新項目”和“安徽省檔案成果利用一等獎”等殊榮的“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又喜遷新館,展館面積與館藏文物的數量均翻了一番。

結構特色

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地處黃山市地稅局大院內,占地面積400平方米。樓頂高懸的巨幅館名橫匾,系皖籍著名書法家方紹武先生所題寫;而另一巨幅橫匾,則大字書寫著黃山地稅文化主題詞“德厚法嚴,人和稅興”八個大字,出自黃山著名書法家黃澍先生之手筆。

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由序廳、中國稅風廳、徽州稅韻廳和稅收與文明廳等組成。頗具匠心的是,序廳里迎面而立的,竟然是一幅諾大的、取自長卷宋畫《清明上河圖》中的“古代納稅場景圖”巨型徽派石雕,就“未成曲調先有情”地營造出一派“古色古香、熙熙攘攘、渾然一體、綿延漸進”的展廳氛圍,和“開門見稅”地快速進入展館主題。“中國稅風廳”以“中國歷代稅收”和“古代稅收趣話”兩部分內容,簡略地展示中國稅文化史;“稅收與文明廳”則在“傳承文明,繼往開來”的廳標下,展示出中外名人話稅收、中國現行稅制與現代化征管、稅收與文明及黃山地稅文化主題等稅文化內容;而“徽州稅韻廳”則是整箇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的重中之重、精中之精。因此,它在全館各展廳中所占面積最大、陳列展品最多、涉及內容最廣、地方特色最顯著。

館藏文物

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

博物館裡稅文化,徽州稅韻韻味長。在徽州稅韻廳的文字、圖片、實物模型、再現場景和歷史文物,尤其是大量關於徽州稅文化內容的該館館藏的、主要分為圖冊、契約稅票、官文和器具五大類的、總數達25000餘件的徽州賦役文書等組成的徽州稅文化繽紛長廊中逡巡瀏覽:從《徽州府志》和《徽州賦役官解全書》等稅文化展品中,我們了解到徽州稅文化的悠久而獨特;從黃冊魚鱗圖冊歸戶清冊和賬單賬本等稅文化展品中,我們了解到這些僅屬於古徽州所獨有的徵稅依據;從“丈量步車”和地契等稅文化展品中,我們了解到“田賦與丁賦”的徽州稅賦情況;從紅契、白契等稅文化展品中,我們了解到“房地契稅”的徽州稅賦情況;從厘捐票據等稅文化展品中,我們了解到“厘金、已附加稅與貢品”等徽州稅賦情況;尤其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從鹽引、茶引、典契和木捐等大量珍貴的稅文化展品中,我們了解到鹽、茶、典、木等古徽商四大支柱產業的徽州稅賦情況。館藏中的大量徽州稅文化文物,是徽州人誠信納稅傳統的歷史見證,反映了徽州先民們良好的納稅意識,以及朱夫子倡行的“早完國課,雖囊空虛,獨有餘慶”的徽稅風範。

鎮館之寶

到目前為止,中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至少有這么幾件:

宣德十年(公元1436年)九月祁門稅課局的《稅票》。這是一張籃字刻板、黑色填字、已經使用過的宣紙稅票文物,幾乎成28×28厘米的正方形,內容是祁門縣稅課局頒發給“本縣七都程福升”的納稅憑證。它之所以成為鎮館之寶,主要就在於它是目前該館館藏徽州稅文化藏品中誕生與使用時間最早、完好保存時間最長的徽州文書。雖然至今已有569年了,但《稅票》依然紙張未破、未霉、未被蟲蛀,字跡未褪、未糊、未變顏色,堪稱人間奇蹟。另外,《稅票》中關於“以棉折銀”的文字,又極為權威地佐證了在徽州至少從明宣德十年就已經從“實物納稅”發展到“折銀納稅”了,而這一點對於中國稅史研究來說卻是意義十分重大的。

康熙十七年八月關於徽州鹽商許德和持“鹽引”行鹽致饒州府的《公函》。這是一張全部文字都是人工手書而成的徽州鹽稅文化公用文書,長方形綿紙成56X43厘米的長方形。公函中有“買商人許德和大鹽貳佰引解小包柒千捌拾伍包”、“右申報饒州府”和“其鹽引到彼即令本商發賣完日乞將引票匯解”等文字,可以看成是一份關於持有“鹽引”到饒州府行鹽的徽州鹽商許德和的官方介紹信。我國明代和清代前期,鹽法以綱法為主,即政府頒發“鹽引”給特許的鹽商,按“鹽引”徵收鹽課,商人納課後依“鹽引”在指定的鹽場購鹽,再運到指定的地點銷售。因此,所謂“鹽引”,就是由國家戶部統一印製頒發的、由各地鹽務官員受領並再行頒發給鹽商的、用作其納課、支鹽及行鹽的官方憑證。這就是說,徽州鹽商許德和當年不但從鹽務官員處領到了用作納稅、支鹽和行鹽的官方憑證,而且還獲得了關於使用這張“鹽引”行鹽時的官方介紹信。它之所以成為鎮館之寶,主要就在於一般的“鹽引”文物並不少見,而似館藏的這份關於“鹽引”的《公函》則實屬罕見。其間透露出的關於鹽引使用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具有極為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如此重要的官方憑證,為何會流落民間?是鹽商許德和壓根就沒有使用而留作紀念,還是已經使用過後又從官方流出?撲朔迷離,莫衷一是,研究之趣由此而生。

同治八年(1870年)四月休寧的茶葉稅改革的《告示》。這是一件全部文字均用毛筆字書寫而成的官方文書,長方形綿紙成48×80厘米,朱紅正方形官印上鈐有八個大字,分別為各占一半的篆體漢文與滿文的“休寧縣印”四字,內容這是關於茶葉稅改革的問題。作為中國一個重要產茶區和徽商的故里,明、清時期徽州的茶稅與鹽稅同中有異——相同的是,也由戶部頒發《茶引》與各地方官,鑄造銅版,刊上引目、價格、茶商姓名,鈐蓋部印,茶商納課領引後才能去產茶地購茶、販茶,否則即為私茶;不同的是,鹽只有官鹽,而茶則既有“儲邊易馬”的官茶,又有“給引徵稅”的商茶,還有“直送宮廷”的貢茶。它之所以成為鎮館之寶,主要就在於它以徽州茶稅文化見證者的名義,揭示了徽州“茶業比鹽業更加艱辛”的稅文化情況,同時也見證了當年李鴻章將皖南地區的各種茶稅統一改作“落地稅”的一段史實,具有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同時,該《告示》全系人工毛筆手寫文物,當時數量就不會多,而張貼使用後能夠留存下來的更是鳳毛麟角般珍罕了,因此顯得格外珍貴。

乾隆年間十四年歙縣正堂頒發的催收錢糧“紙皂代差”。上面蓋有“不用酒飯,專催欠戶”字樣。用“紙上皂隸”代替“差役”,避免擾民,是古代清官體恤民情的廉政之舉。

清同治五年休寧縣張世泰為清厘事繪製的山脈田地圖。清代同治年間,休寧縣偏遠山村土地狀況不明,造成田賦流失,為清理稅源,縣令委託畫家張世泰經實地勘察,繪製了這幅山脈田地圖。

63張萬曆年間黟縣魚鱗圖元朝末年,二十年戰亂,人口死亡、流散,田冊、戶冊或毀於兵火,或嚴重失實,以致“民有一戶應數十戶差役者”。明初,朱元璋詔令全國進行嚴格的戶口普查,重新編寫戶冊、田冊,有利於均賦役。田冊上繪製土地圖,因狀似魚鱗,故稱魚鱗圖。魚鱗冊多見,魚鱗圖罕見,而如此一館竟擁有63張魚鱗圖,則堪稱奇蹟。

大明嘉靖“國泰民安”“錯”字大鐵鐘。這是一口懸掛在安徽省績溪縣胡氏宗祠里的大鐵鐘的仿製品,其耐人尋味之處在於:鐘身上的“國泰民安”四字中的“國”字下面少了一點,而“民”字一捺上面卻出了頭,即多了一點。這是別有寓意的有意之錯,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泰民安”,國家就要少收一點稅,多給農民一些實惠。這種“多與少取”的願望,只有到了現在才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