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藥妝

中國式藥妝

中國式藥妝的定義是“以天然中藥為原料, 以中醫平衡理論為組方原則,既可以清潔、滋養、美化、修飾和改變皮膚的外觀,又可以通過對肌膚深層次進行平衡性調理,從而達到祛斑、除皺、養顏、真正消除肌膚微瑕的一種功能性護膚產品。”

認識藥妝

中國式藥妝中國式藥妝
中國式藥妝”是由國內著名的藥妝品牌“CE本草”首倡提出,是相對於“西方藥妝”定義的另外一種概念。
比如西方藥妝的定義是化妝品(cosmetics)與藥品(pharmaceuticals)的二者結合,意思是即可以清潔、保養、美化、修飾和改變皮膚的外觀,還可以深入皮膚深層,調整黑色素生成,甚至刺激真皮組織的增生,達到美容、去斑、養顏效果的一種護膚產品。

藥妝特點

一、配方必須完全公開,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須經醫學文獻和皮膚科臨床測試證明,且不含公認的致敏源。
二、配方精簡,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
三、有效成分的含量較高,針對性強,較一般保養品功效顯著。

藥妝功效

一、功能活化:含高濃度的維他命C,果酸,抗氧化劑,殺菌消炎等成分
二、輔助醫療:可以抗皮脂,抑制痤瘡,殺菌,抗細菌等

中國式藥妝中國式藥妝

三、修護保養:適合耐受性差的膚質或肌膚出現問題的患者使用的溫和,修復保養品
四、術後護理:磨皮,鐳射手術或換膚後使用的修護,防曬,美白或遮瑕保養品。

品牌崛起

在一些西方已開發國家里,人們有了皮膚問題時是不會盲目地去商店買各種化妝品回來在家試效果的,而是由皮膚科開出處方,再根據醫生的建議來解決皮膚問題,“藥妝品”也因此誕生。相比於化妝品而言,藥妝品更為細分,其針對性也更強。

事實上,我國古代早就有“藥妝”這個概念,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紅玉膜、浮萍膏、面黑令白方三花除皺液”等就具有相當好的美容效果。為了保證其無刺激性及無毒性,“藥妝品”其組成部分都是精選的各種天然植物的有提取物製成,其好壞主要就是看對植物性情的了解及利用度。

由於祖國醫學的積累,我國中醫藥對植物的開發和利用在世界範圍內遙遙領先,只要我們能非常有效地挖掘和利用這一寶藏,必將開發研製出符合現代生活理念的頂級藥妝產品。

目前國內有很多藥妝品牌開始興起,如“同仁御顏”、“CE本草”“佰草集”等。它們要么憑藉著其深厚的中醫文化底蘊積累,要么憑藉著其新科技技術及產品的開發能力。因為這些因素,使得他們目前在藥妝品這個行業上暫時走在了前列,但隨著藥妝品這個產業不斷的發展和擴大,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品牌和系列將會產生並走向崛起。

中國式藥妝的特點

第一種是真正基於中國人肌膚需求而開發的藥妝品牌。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在這個國家裡消費者存在許多特殊的使用習慣與認知。就比如科學研究表明,東方與中國女性與西方皮膚素不相同:西方女性皮膚白皙,更容易衰老;東方女性皮膚偏黃,不太容易衰老。目前大多數國際藥妝品牌源自西方科技對東方皮膚需求並不能完全貼合。如中國人的崇尚的美白概念,去斑、去黃氣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中國季節溫差及天氣變化較大,因此乾、凍、裂成為秋冬季節皮膚存在的最大問題。這樣一些都為真正了解中國人肌膚需求的藥妝品牌提供機會。以白大夫為代表的功能護膚品牌正是瞄準這一市場而獲得巨大成功。

第二種是採用中草藥成分的活性化妝品。
藥妝品與化妝品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們的配方總是儘量精簡,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劑甚至表面活性劑,而有效成份的含量較高,針對性強,功效顯著。歐洲藥妝品牌薇姿、依泉、理膚泉、雅漾均以溫泉水而著稱,溫泉水非常著名,它有神奇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病、風濕和其他慢性病。而天然環保與植物風潮已經勁吹全球美容業超過十年而未見絲毫轉弱,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加入這一陣營。中醫與中草藥在中國流傳千年,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牢固認知。作為天然護理的源頭,傳統中醫文化蘊藏著東方植物與中草藥護理的精華。中國藥妝企業必須把握中草藥這一趨勢,CE本草藥妝的成功便是得益於這一精準定位。

第三種是把握中國藥店通路轉型等新興渠道的醫學護膚品牌。
在中國得渠道者得天下,路徑從來決定生存。在醫藥大環境的變化以及盈利巨大壓力下,化妝品的豐厚利潤漸成藥店利潤增長最大來源。國內醫藥零售企業急需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對於化妝品在零售藥店消費總額中僅占2%的現狀,拓展藥妝業務成為必然選擇。未來3年,藥妝店將成為藥店多元化經營的主流,與“健康”概念相關的產品中除了具有預防功能的保健品外,具有醫學背景的藥妝正是最適合在藥店經營的產品品類,能順應並把握這一機會就能贏得市場先機。除此之外,在商品高度同質化的化妝品專營店、日漸興起的網購市場都將是藥妝大展身手之地,可以預見未來新興的藥妝品牌將誕生其中。

第四種是瞄準某一細分市場的補缺品牌。
跨國公司在少數競爭要素上的優勢有擴大趨勢,中國企業需要田忌賽馬式的智慧,採取“要素錯位”的不對稱競爭方式,成功地避開跨國公司的優勢競爭要素,讓強大對手的優勢消失於無形。比如在部分細分功能市場如祛斑、祛痘、去皺實施強力突圍策略。上海家化此次僅推出一款“玉澤特潤保濕乳”,便是精確針對防治濕疹、銀屑病、冬季瘙癢症等皮膚病的臨床驗證的科研成果;再如,馬應龍推出的八寶眼霜也正是瞄準眼部細分產品而成功突圍而出。

中國式藥妝的歷史

中國在於市場監管落後於市場發展。對於“藥妝”這個剛剛降臨還來不及“上戶口”的嬰兒,由於暫時沒有國家與行業管理的特殊品類,更加需要所有投身藥妝市場的業者高度自律。這不僅僅是維護行業的整體利益,更是維護每一個有志於長久經營的藥妝品牌的切身利益。

嚴格遵守國家規範。2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台了《化妝品命名規範》,明確規定化妝品不能宣稱藥用療效,這意味著以後化妝品想以“藥”來做賣點將面臨違規風險。業者要格外珍視藥妝這一市場機會,嚴格依據“藥妝品”的內涵與發展規律去從事市場行銷,不要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損害整個市場與行業的發展。

高度重視產品品質。產品質量從來都是品牌的生命,尤其是對於以安全著稱的藥妝品牌而言,更是比生命更重要的靈魂。倩碧每款產品均經過7200次的過敏性測試,只要有一例發生過敏現象,該產品就不能被通過。正是由於倩碧對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因此得到了女士們的信賴和愛戴。中國的藥妝生產商必須增加研發投資,確保產品的安全與品質。

全力推進渠道再造。儘管中國藥妝市場存在巨大發展空間,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進來,競爭也必然更加激烈。未來,誰擁有更有效的行銷平台、更有效的銷售渠道,誰就將真正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在最好的渠道已被三大品牌霸占的情況下,如何將不夠強勢的渠道改造得更有吸引力,是對新晉品牌最大的考驗。

充分研究顧客需求。現在消費者具備了更高的鑑別能力,在網際網路上也能輕鬆獲得科學的信息,並且就各種產品和品牌的效果交換意見,我們正在面對越來越專業的消費者。因此我們不能在整個產品的企劃上仍然是一副著急上馬的狀態,必須在整個的包裝設計、品牌價值觀以及對市場的過濾和挑選上下足真功夫。

儘管中國“藥妝”市場還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因素的制約,面對中國藥妝市場的快速擴大,如果運作得當,“藥妝品”的發展空間將有巨大空間。但是,市場不會因為有空間而自發形成,關鍵在於如何眾多企業如何齊心協力開創出專業化的藥妝市場,並在藥妝培育的過程中,培育出全新的消費群體。

我們相信,面對藥妝新十年的重要戰略機遇,唯有用最大的決心沉下去,才能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推開思想之門,必將迎來寬闊無邊的大道。

中國式藥妝的現狀

藥妝在國外是一個成熟的門類,與普通的化妝品相比,藥妝品的配方精簡,一般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劑甚至表面活性劑,有效成分的含量通常較高,針對性強並功效顯著,因此受到消費者的推崇。隨著“藥妝”概念在消費者群體中的越來越普及,它的市場份額在中國的化妝品市場上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數據顯示,2004年-2007年間,中國藥妝市場的銷售額年增長率均高達10%-20%;2008年-2012年,中國藥妝市場預計將維持這一增長率,這一數字是歐洲市場的兩倍;到2010年,我國化妝品市場銷售總額可達1200億元,而作為其中細分領域的藥妝市場,份額將由20%增長到40%,總額達480億元。如此利好的數據,使得我國很多企業都將眼光投入到藥妝這一塊來。

藥妝概念在中國一度火熱,2005年和2006年這兩年,被一些人稱為中國的藥妝年,除了國外品牌大舉進軍中國藥妝市場外,諸多中國企業似乎也看到了國內藥妝市場的引爆點,開始紛紛涉足藥妝。這其中既有鼎鼎大名的中藥老字號,也有叱吒一時的日化公司或藥企,然則四年過去,昔日近在眼前的藥妝市場大爆發仍未出現,本土藥妝的前景也依然是迷茫一片,既沒有產業規模,也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直到2009年,同仁堂苦心經營了4年多的藥妝系列其銷售規模也仍然不過區區2000萬,其投資與回報率遠遠不盡如人意。

2006年的藥妝熱使許多躊躇滿志,滿懷信心的國內企業鎩羽而歸,但這並未打消掉市場對於藥妝的信心,目前國內藥妝市場上外來品牌一支獨大,在銷售渠道上也占據了最優質的資源。而國內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藥妝認證法規,諸多想進軍藥妝市場的國內企業,根本就不可能拿到一張名正言順的“藥妝牌”,這點也被外來品牌所利用,成為攻擊國內藥妝品牌的利器。

既非堂堂正正之師,又無優質的銷售渠道,於財力上也不一定能比得過那些國外行業大頭,中國藥妝如何能繞開國外藥妝所設下來的行業障礙,在這個外來品牌的重重圍堵上殺出一片血路來?這是很多有志於進軍國內藥妝市場企業所急需考慮的問題。

中國式藥妝的困境

目前國外藥妝品牌在國內約定成俗的“藥妝守則”有以下幾條:

一、有藥妝批號

這實在是一個讓國內有志於進入藥妝行業者欲哭無淚的事情,國內跟本就沒有藥妝批號這回事,又那裡拿得到藥妝批號?既然拿不到,那么就只有選擇性的忽略了,這也成了國外藥妝品牌進攻國內本土品牌的口實之一。

二、藥店出售

藥妝一定要在藥店出售嗎,不在藥店出售就不是藥妝?事實上藥妝在藥店出售,不過只是國外藥妝品牌在中國玩的一個概念而已。以薇姿來說,在談到藥妝的時候,很多人言必稱薇姿,說自己採用的是“薇姿模式”,是正宗的藥妝。薇姿作為國內第一個只在藥房銷售的化妝品品牌,在自身並沒有宣傳自己是藥妝的情況下,被國內一些利益團隊推為“中國藥妝啟蒙大師”,認為只要如薇姿那樣在藥店銷售就是藥妝了。事實上在藥店或者藥妝店銷售的並不只是藥妝品牌,藥妝品牌也並不只是在藥店銷售。對於一些國際“藥妝”品牌來說,可能在一個國家是在藥店銷售,在另外國家就通過其它渠道銷售;或者在某段時間是通過藥店銷售,在其它時間則是通過另外渠道銷售,如倩碧、碧歐泉在本國最初是通過藥房發售,但在許多其它國家則是通過專櫃形式銷售,露得清在美國則是藥房銷售,在中國則是通過精品店、百貨專櫃等形式銷售。銷售渠道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選擇什麼渠道銷售,是根據品牌發展而定,而非是因為其藥妝的性質。

三、治藥企業生產

不難發現,目前國內對於藥妝叫嚷得最大聲的是那些藥品市場企業,他們憑藉自身對於“藥”字的占據,大有要獨霸藥妝市場的趨勢。事實上國外藥妝並非都是由藥廠生產,真正在藥廠生產的只是少部分。其實從藥妝的產生來看,藥妝它更多的還是偏向於妝上,它同樣要在追求一種自然性、時尚性、普遍性的基礎之上。其特點應該是比普通的保養性產品更高效及更有針對性,但也應該是人人皆可用之,而不應該用藥把它和普通客群硬性的隔離開來,這絕非藥妝的發展之道。

四、添加了藥用成分

不論是什麼行業,對於什麼東西可以添加、什麼東西不能添加,都有法規管理與規定,化妝品行業同樣如此,以添加了某種藥用成分就說自己是藥妝,那也許叫皮膚藥會更好。
化妝品的成分是化妝品安全與效果的雙刃劍,化妝品添加藥用成分需要慎重看待,藥用成分既然為藥用,那就表示其不能濫用,不能隨便使用,化妝品作為一種日常性消費品,添加藥用成分,那隨後必須要有專人的指導才能使用,這樣就失去了妝的本質,而且會與其訴求的安全互相衝突。迪豆的“質量門”事件就是對成分添加的最好案例。

五、有醫學研發背景

以其來區別藥妝與普通化妝品,這一點是比較合理的。藥妝既然有其功效上的訴求,具有醫學研發背景的支持,對其功效上的強化是一種比較好的保障。但是需注意,醫學研發背景只是一種比較好的補充,而絕非藥妝的主體。因為藥妝品買得不僅僅只是功效,其五官感覺,保濕控油、防曬隔離滋養、輕薄透氣等化妝品所追求的經典感覺也相當重要。

中國式藥妝的發展

如何在本土的藥妝行業上進行品牌開拓,以此來對抗日益勢大的國外品牌?我們認為各企業應該齊心協力發展,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開拓出一條“中國式藥妝”之路,這樣才能突破國外藥妝的層層壁壘,發展出我們自己的民族藥妝品牌。

一、藥妝走中國式

我們可以這樣定義:以天然中藥為原料,以中醫平衡理論為組方原則,既可以清潔、滋養、美化、修飾和改變皮膚的外觀,又可以通過對肌膚深層次進行平衡性調理,從而達到祛斑、除皺、養顏、真正消除肌膚微瑕的一種功能性護膚產品。
中國式藥妝”具有中國式:以天然中藥為原料,以中醫平衡理論為組方原則。
事實上,中醫中藥和化妝品向來就是天作之合。首先,國外藥妝品中的藥是西藥,其成分仍然是人工化學物質組成,在其訴求功效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藥物反應帶來的副作用隱患,這仍然是與化妝品的自然、安全理念相違背的。而“中國式藥妝”中的藥是中藥,中藥不僅是天然的,而且中藥秉承“藥食同源”原則,藥與天然食物都是作為一種滋養元氣的物質來套用。中國式藥妝不僅具有藥的功效,而且安全無害,能夠對肌膚發揮出非常好的滋養作用。
但是,是否運用了中藥原料就是中國式藥妝呢?仍然不是,有藥無方,沒有嚴謹的配伍組合,沒有因配伍組合而產生出來的針對性功效,也仍然不過是幾種中草藥堆湊出來的本草類化妝品,只能屬普通的保養性護膚品,仍然不是藥妝。

二、中醫中藥

“中國式藥妝”的前提條件就是“中醫中藥”,它需要有一個專門針對“證”來研究“方”,再確保“效”的中醫研究所來提供中藥研究及配方支持,這樣“藥妝”才不會徒有其表。
“中國式藥妝”仍然是屬於化妝品之內。它所具有的仍然是化妝品的基本功效,不過在此基礎之上它通過中藥配伍組合所產生的具體功效,加強了普通化妝品的功能,從而達到祛斑、除皺、養顏、真正消除肌膚微瑕的功能性目的。所以,“中國式藥妝”應該仍然歸類在化妝品之中,它與普通化妝品的不同在於它是一種具有真正功效性的化妝品。
事實上在國內沒有“藥妝”這種批號細分的情況下,我們的藥妝品牌也沒有必要非要抱國外“藥妝”定義這個大腿,我們完全可以依照我們的實際情況和優勢,來定義我們自己的“中國式藥妝”。

三、生產與銷售渠道

西方藥妝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在藥店銷售。當薇姿,理膚泉等品牌占據了中國藥店有利位置的時候,某些利益團隊炒作藥妝一定得在藥店銷售,否則就不是藥妝,這也不過是一種維護統治的手段罷了,我們當然沒有必要把這些話當真。
至於在藥企生產也大可不必,正規的化妝品生產廠商對產品質量控制的嚴格程度,並不曾比藥企差,而且術業有專攻,中國式藥妝畢竟屬於化妝品,而化妝品強調一種“使用時的感覺”,這點“化妝品生產企業”天生要比“藥企”專業的多,由它們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更加符合時尚與潮流,也更加具有市場競爭性。

四、中醫學研發背景

一款藥妝的功能性好不好,更多的是看其配方的選材和比例是否到位。每一款新產品的開發,都應該是經過中藥專業性的配伍組合研究的。如何能使“中國式藥妝”更具競爭力?配方便是最初的第一個源頭。我們以為,每一款立志於做“中國式藥妝”長遠品牌發展的企業,在這方面的研發投入上都必不可少。

中國式藥妝品牌路

化妝品行業又是一個非常講究“品牌效應”的行業,一款化妝產品的真正價值永遠只會是兩個方面,即“品牌價值+品質價值”。
“品質價值”是來自於產品本身。“品牌價值”應該是最重要的兩個方面,一是消費者使用你產品後的一種反饋性認可。二是你對於你產品本身的品牌性建設。
想要真正的做“中國式藥妝”,一定要擯棄投機心理,也一定要避免一種保健品式的誇大宣傳。品牌建設,它應該是一種“言行如一”的過程,只有這樣,才會建立起你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信任感。
現在國內很多做藥妝的,採用一種保健品的誇大宣傳方式,殊不知這是極不合時宜的。保健品是一種壽命很短暫的產品,它們追求的並不是老客戶的二次購買,而是不停的尋找新客戶。等到再沒有新客戶可找的時候,這款產品的壽命就到頭了,那么接下來的就是再換另外一款產品。
而化妝品則是一種通過保證現有的“忠實用戶群”,再在這塊“忠實用戶群”的基礎之上進行“新用戶群”的拓展,以此來達到一種提升市場占有率的發展目的。保健品式的誇大宣傳方式顯然是與化妝品行業規則背道而馳的,這種手法絕對不利於一個品牌的打造。因此,對立志於做“中國式藥妝”品牌打造的企業來說,這種宣傳方式絕不可取。

中國式藥妝的未來

隨著09年國家政策對中醫藥大力的發展與支持,很多企業都敏銳的意識到,以傳統中醫中藥配方為支撐點,以中藥的自然性、滋養性和化妝品的時尚性結合而成的“中國式藥妝”,將會為中國的藥妝行業打開一個新局面。CE本草藥妝品牌有志於和諸多相關企業一起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出“中國式藥妝”這樣一種具有東方時尚氣質且沉雅富於責任的文化理念,以改變目前國內藥妝行業投機、浮燥、保守的現狀,一起在中國化妝品行業史上書寫出輝煌一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