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

中國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

中國 1973 年加入人與生物圈計畫, 1978 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設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確定人與生物圈計畫在中國的優先領域,並組織實施和提供指導,以及為政府提供政策諮詢。

簡介

中國 1973 年加入人與生物圈計畫, 1978 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設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確定人與生物圈計畫在中國的優先領域,並組織實施和提供指導,以及為政府提供政策諮詢。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是由有關的政府部門,學術團體,新聞單位的代表及著名科學家組成,2010年國家委員會有 48 位委員,其中,主席 1 人,副主席 7 人,秘書長 1 人。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的委員來自: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建設部、水利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水利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中國旅遊協會自然之友新華通訊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生物圈保護區等。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於 1993 年建立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CBRN),目前已有 136 個保護區成員。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的能力建設、科學研究、信息交流、公共教育等。

秘書處

由5名專職人員組成的國家委員會秘書處負責日常的工作

第五屆委員

主席
許智宏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大學

副主席
李文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劉永范 副司長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
師淑雲 大使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
陳傳宏 副司長 科技部農社司
金鑒明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環保部
袁道先 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土資源部
康 樂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秘書長
王 丁 研究員 中國人與生物圈秘書處
委員(排名不分先後)
陽含熙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吳征鎰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鄭 度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洪德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張新時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
孫鐵珩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王獻溥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趙獻英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朱金兆 教授北京林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朱 禎 研究員中國科學院
李文軍 教授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蔣高明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植物所
謝凝高 教授 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
楊志峰 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葛建平 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蔣志剛 研究員 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
徐 勝 副司長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
劉 震 副司長 水利部水土保護司
汪黎明 處長 國家旅遊局規劃發展與財務司
趙健溶 高級工程師、處長 建設部城建司風景名勝處
王曉斌 高級工程師、處長 農業部畜牧獸醫局草原處
樓 偉 副處長 中國科協普及部農村處
李義明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動物所
馬克平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植物所
李 周 研究員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季延壽 教授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
張繼民 高級記者 新華社國內部
尹 峰 高級工程師、副處長 林業部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普處
歐陽志雲 研究員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汪永晨 主任記者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鄭易生研究員 中國社科院環境發展研究中心
沈孝輝 高級工程師 自然之友
李文珵 研究員 中國旅遊協會生態旅遊專業委員會
郭華東 主任 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研究中心
歐陽華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地理所
尤艷馨 處長 政部經濟建設司
劉希平 副主任 中共鹽城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趙曉東 局長 高黎貢山生物圈保護區管理局
葛 寧 局長 四川省九寨溝生物圈保護區管理局

出版刊物

《人與生物圈》《人與生物圈》

《人與生物圈》回歸自然、享受自然、探索自然、關愛自然。追尋動物世界的神奇、探賞植物王國的瑰麗、品位生態旅遊的清純、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