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72年安東尼奧尼執導紀錄片]

中國[1972年安東尼奧尼執導紀錄片]

1972年,年近60的義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以其特有的理性和“日常的方式”紀錄了《中國》。然而,這部紀錄片卻引發了一場中意外交事件和在中國持續了一年多的大規模的全國性批判運動。

拍攝背景

中國[1972年安東尼奧尼執導紀錄片] 中國[1972年安東尼奧尼執導紀錄片]

1972年,享譽世界的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曾受中國政府之邀來到中國,拍攝了一部長達3小時40分鐘的大型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拍攝前後的風波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文化的碰撞,而是當時“極左”思潮和西方紀錄電影觀念的衝突。正如安東尼奧尼所說的,“其實《中國》是一部關於中國人的電影。”

這部拍攝於中國文革時期的紀錄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導演在北京對一些場景的捕捉,有著名的天安門廣場、長城、故宮、王府井,有中國政府安排的參加國小可見課間活動、醫院的針灸生產、工廠的工人家庭生活、生產合作社的狀況等。 第二部分是導演被安排去河南林縣參觀紅旗渠、集體農莊,古城蘇州和南京,但他卻將大量的篇幅放在了隨意觀察的中國人的面孔上。 第三部分是導演對上海的短暫觀察,從街景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從新建的居民樓到殖民地時期的滾地龍,從茶館到大工廠,從外灘到黃浦江上的船戶,相對客觀地反映了當時上海民眾的生活 。

1972年,在《無限春光在險峰》與《過客》之間,安東尼奧尼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邀請,訪問中國。他拍了紀錄片《中國》(Chung Kuo - Cina),但是該片卻被中國當局以“反華”與“反共”為理由嚴厲譴責。這部紀錄片在中國的第一次放映是2004年11月25日在北京,由北京電影學院舉辦的一個紀念安東尼奧尼貢獻的影展之中。

安東尼奧尼回顧《中國》時曾說:“我沒有堅持去尋找一個想像中的中國,而是把自己交付給了能看到的現實,我覺得是做對了。”

電影評價

這部描繪中國城鄉詩篇的記錄片《中國》是真正關於中國人的電影。(尊龍版《末代皇帝》導演貝托魯奇評價)

我沒有堅持去尋找一個想像中的中國,而是把自己交付給了能看到的現實,我覺得是做對了(本片總導演,義大利著名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