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建辭典

中共黨建辭典

詞語是社會的記錄。最能真實還原時代步伐聲響的,莫過於流傳開來並被廣泛記憶的新語彙。截至2008年底,45歲以下的中共黨員超過46%,黨建辭典必須照顧新時代年輕人的語言習慣。1989年初版發行的中共《黨的建設辭典》時隔20年後再出版,在整部辭典的1015個詞條中,1/3是新詞。小村官、網路反腐、帶病提拔、群體性事件等被收入其中,而“修正主義”一詞被刪除。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1989版《黨的建設辭典》1989版《黨的建設辭典》

《黨的建設辭典》初版於1989年,主編為范平葉篤初,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2009年,該書再版發行,基本資料如下:

作者: 葉篤初 等主編
出 版 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5-1
字數: 730000
頁數: 664
印刷時間: 2009-5-1
開本: 16開
I S B N : 9787503541216

再版內容簡介

一、本辭典系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實踐的專門工具書,供有關科學研究者和廣大黨務工作者和黨員使用。全書共收詞目計1015條。分為理論篇、法規篇、黨務篇、文獻篇,各篇之下分設若干專題。

二、本辭典適應讀者需要,對部分詞語、詞組及論斷性短語的釋義上,兼有“黨建百科”特點,但總體上力求科學性、穩定性、簡明性相統一。

三、本辭典按內容分類編排,正文前有總目錄及詳細目錄。為方便讀者查閱,在書末有按詞目漢語拼音索引及詞目第一字筆畫排列的索引。筆畫數相同者,按起筆筆形*為序排列。第一字相同的詞目,則按第二字筆畫多少排列,依此類推。

四、有些詞目的內容基本相同,則設立參見條,以供讀者參考。

五、譯名採用通用譯法,或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沿用讀者比較熟悉的譯法。

六、本詞典所用資料,一般至2008年底止。編排過程中發生重大變化,則儘可能按新情況補正。

再版內容的變化

2009版《黨的建設辭典》2009版《黨的建設辭典》
“修正主義”被刪除

甄別鑑定某些外國共產黨是否為“修正主義”的詞條,被“網路反腐”、“紅色資源”、“陽光公選”這些活躍在當下的“新生事物”所取代。與1989年出版的那部《黨的建設辭典》相比,新版本內容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那些在現實的黨務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再使用的歷史名詞都刪掉了,騰出篇幅來收新辭彙。這些“新鮮血液”是新時代年輕人的縮影。

主編葉篤初說:“我們就必須照顧他們的語言習慣,比如‘小報告’這個詞,我們那時候可能是一個中性詞,沒有太多不好的含義,但是現在就有貶義在裡面了。”詞條內容的變化背後,是包括中國執政黨在內的整個時代的進步與變遷。

1015個詞條,1/3是新詞

在整部辭典的1015個詞條中,1/3是新詞、1/3是新解,1/3是記錄歷史遺存的軌跡。而幾乎每一個新加入的詞條背後,都有一處鮮活的社會變化。在浙江農村調研時,葉篤初發現幾乎每個支部書記家裡都有電腦,“可見‘網路反腐’的實際需要。”

20年的時光,改變的不僅是詞條,還有收錄這些詞條的人。現在編書氛圍都不像當年那么緊張,那時候對很多東西的解釋要定性,分清“敵我”,有鬥爭味道。現在可以承認差異性,照顧個性的差異。新版的這批編者大多數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研究生畢業,他們也更了解當代讀者的需求。

年度辭彙 “被”字被看好

與在中央黨校執教三十年專注黨建研究的葉篤初不同,黃集偉擁有作家、出版人多項頭銜,不過他最喜歡的是“語詞收藏人”這個特殊稱謂。在黃集偉看來,“真正的語言是活著的,存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很難像新聞那樣正式被發布,它像血液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瀰漫。”黃集偉說,他喜歡從街頭巷尾的“道聽途說”中收藏語彙。

隨著各種媒體的發展,國內媒體開始總結“年度辭彙”,“山寨”、“雷”等都曾榜上有名。而2009年,黃集偉看好“被”字:“‘被增長’、‘被就業’、‘被統計’……儼然進入了一個‘被’時代”。

黨務新詞

小村官:系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者的暱稱,在習慣上亦有叫“大學生村官”的,正式稱呼應為村級組織特設崗位人員。

網路反腐:網路具有信息傳遞迅速、信息量大、客群面廣等特點,並且集文字、聲音和圖像於一體,在廉潔教育的推廣上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特殊優勢,通過網路公開腐敗案例具有強烈的警示震懾作用……

帶病提拔: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風,也稱“帶病上崗”。是民眾對一些有腐敗行為的黨政幹部“邊腐邊升”、得到提拔和重用現象的約定俗成的說法。

跑官要官:幹部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風的一種。指一些人通過拉“關係”,走“後門”,處心積慮地謀取官職和權力的行為,民眾中流傳著“要想有進步,常去組織部,要想被提拔,常去領導家”的俗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