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任期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一致。其成員(委員)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 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由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七人組成。

基本信息

機構概況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  

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政治局常委會在中央政治局會議閉幕期間行使其職權。  

第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人選,必須要從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產生   ,同時位列常委首席,召開並主持常務會議。根據歷史,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也由政治局常委擔任。  

1956年中共八大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開前的黨章中曾設有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一職,任職者皆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在黨內的排名僅次於當時作為最高負責人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主席)。十二大通過的黨章除了廢除黨主席和副主席,改以總書記為黨首以外,還規定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和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當時稱第一書記)這三個職務的擔任者必須從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產生,當時鄧小平和陳雲分別擔任這三個要職。這項規定在十三大鄧小平等退出政治局常委會後取消   。

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是2017年10月25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的七常委: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  

歷屆常委

第五屆

中國共產黨在四大以前的中央領導機構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中央局,從五大開始設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1927年5月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

第六屆

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1928年7月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主席:向忠發(1931年6月被捕叛變)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蘇兆征、向忠發、項英、周恩來、蔡和森

候補委員:李立三、徐錫根、楊殷  

1931年9月至1934年1月

1931年9月王明隨米夫赴蘇聯前,組成臨時中央政治局,習慣上稱“臨時中央”,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為博古(秦邦憲)、張聞天、盧福坦,並指定負責人為博古。

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1934年1月

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決定設立中共中央書記處(又被混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書記處書記為:秦邦憲(1934年1月至1943年3月)、周恩來(1934年1月至1943年3月)、張聞天(1934年1月至1943年3月)、陳雲(1934年1月至1937年7月,1937年12月至1943年3月)、王明(1934年1月至1937年7月,1937年12月至1943年3月)、張國燾(1934年1月至1938年4月)、項英(1934年1月至1941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為:毛澤東(1935年1月至1943年3月,1943年3月至1945年6月為書記處主席)、康生(1935年1月至1937年7月,1937年12月至1943年3月)、劉少奇(1943年3月至1945年6月)、任弼時(1943年3月至1945年6月)

中共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選舉毛澤東(主席團主席)、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組成主席團。  

第七屆

1945年4月召開的中共七大不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的核心領導機構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中共七大選舉產生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為毛澤東(同時任中央委員會主席、政治局和書記處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5人,時人稱之為“五大書記”。同年8月,陳雲和彭真被增補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央書記處仍為五大書記(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選舉),但排名順序稍有變動,為毛、劉、周、朱、任。1950年6月,七屆五中全會決定由陳雲代理生病的任弼時的書記工作。10月27日,任弼時病逝後,陳雲正式成為中央書記處第五位書記。  

第八屆

1956年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重新設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由中央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和總書記組成,中央書記處則作為中央政治局及常委會的辦事機構   。八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組成人員基本上就是七大中央書記處的延續,原來的中共中央秘書長鄧小平被任命為新設立的總書記,作為書記處負責人。  

八屆一中全會

1956年9月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央委員會主席)

中共中央副主席:劉少奇 · 周恩來 · 朱德 · 陳雲 · 林彪( 八屆五中全會增選)

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中央書記處負責人)

八屆十一中全會

1966年8月

主席:毛澤東

副主席:林彪

常委:周恩來 · 陶鑄 · 陳伯達 · 鄧小平 · 康生 · 劉少奇( 八屆十二中全會被撤職;十一屆五中全會平反) · 朱德 · 李富春 · 陳雲  

第九屆

1969年4月

主席:毛澤東

副主席:林彪( 至1971年9月)

常委:周恩來、陳伯達( 至1971年9月)、康生  

第十屆

十屆一中全會

1973年8月

主席:毛澤東

副主席:周恩來 · 王洪文 · 康生 · 葉劍英 · 李德生( 1975年1月辭職)

常委:朱德 · 張春橋 · 董必武  

十屆二中全會

1975年1月

主席:毛澤東( 1976年 9月逝世)

第一副主席:華國鋒( 1976年4月被任命)  

副主席:周恩來( 1976年1月逝世)、王洪文( 1976年10月被撤職)、康生( 1975年12月逝世)、葉劍英、鄧小平( 1976年4月被撤職)

常委:朱德( 1976年7月逝世)、 張春橋( 1976年10月被撤職)、董必武( 1975年4月病逝)  

1976年10月

主席:華國鋒

副主席:葉劍英

十屆三中全會

1977年7月

主席:華國鋒

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  

第十一屆

十一屆一中全會

1977年8月

主席:華國鋒

副主席:葉劍英 · 鄧小平 · 李先念 · 汪東興( 十一屆五中全會辭職) · 陳雲( 十一屆三中全會增選)

總書記:胡耀邦( 十一屆五中全會增選)

常委:趙紫陽( 十一屆五中全會增選)  

十一屆六中全會

1981年6月

主席:胡耀邦

副主席:葉劍英 · 鄧小平 · 趙紫陽 · 李先念 · 陳雲 · 華國鋒

總書記:胡耀邦  

第十二屆

中央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職務被廢除,自此以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最高負責人。  

十二屆一中全會

1982年9月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

常委:葉劍英( 十二屆五中全會辭職) · 鄧小平 · 趙紫陽 · 李先念 · 陳雲  

十二屆五中全會

1985年9月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1987年1月辭職)

常委:鄧小平· 趙紫陽 · 李先念 · 陳雲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中共中央代理總書記:趙紫陽

常委:鄧小平· · 李先念 · 陳雲

第十三屆

十三屆一中全會

1987年11月

總書記:趙紫陽( 十三屆四中全會被撤職)

常委:李鵬 · 喬石 · 胡啟立( 十三屆四中全會被免職) · 姚依林  

十三屆四中全會

1989年6月

總書記:江澤民

常委:李鵬·喬石· 姚依林 · 宋平 · 李瑞環  

第十四屆

1992年10月

總書記:江澤民

常委:李鵬 ·喬石 · 李瑞環 · 朱鎔基 · 劉華清 · 胡錦濤  

第十五屆

1997年9月

總書記:江澤民

常委:李鵬 · 朱鎔基 · 李瑞環 · 胡錦濤 · 尉健行 · 李嵐清  

第十六屆

2002年11月

總書記:胡錦濤

常委:吳邦國 · 溫家寶 · 賈慶林 · 曾慶紅 · 黃菊(20 07年6月病逝) · 吳官正 · 李長春 · 羅乾  

第十七屆

2007年10月22日

總書記:胡錦濤

常委:吳邦國 · 溫家寶 · 賈慶林 · 李長春 · 習近平 · 李克強 · 賀國強 · 周永康  

第十八屆

2012年11月15日

總書記:習近平

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  

第十九屆

2017年 10月25日

總書記:習近平

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  

中共中央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