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中洛

丙中洛

丙中洛位於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庫329公里,距貢山縣城43公里。東鄰迪慶州德欽縣,南連捧當鄉,西接與緬甸接囊的獨龍江鄉,北鄰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全鄉國土總面積823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脈即高黎貢山、怒山、雲嶺,與三江,即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形成倒“川”字的“三江併流”核心區、怒江山北向南貫穿全境,東面為碧羅雪山,西面是高黎貢山,兩山夾一江,形成明顯的高山峽谷地貌。著名景點有石門關、茶馬古道等。

基本信息

自然景觀

丙中洛丙中洛
怒江第一灣怒江第一灣

丙中洛境內有國家級4A景點3個,怒江第一灣、石門關和丙中洛田園風光,省政府批准的一級景點2個,二級景點6個,三級景點3個。丙中洛呈不規則四邊形,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雪山5128米,終年積雪。最低海拔為與捧當鄉交界處江面1430米。鄉政府駐地丙中洛壩子海拔1750米,是怒江峽谷深處難得一見的開闊台地,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四面環山,整個壩子被念瓦洛河和格馬洛河分割成三大塊,平壩周圍的石崖多為羊脂玉岩,南為貢當神山,北為石門關,南北遙相呼應,形似"相約無期"的一對戀人,怒江從北部的秋 那桶深谷進入丙中洛,從丙中洛南邊一直到大拉,形成彎彎曲曲幾道彎,最大的一道彎在坎桶被稱為"怒江第一灣"。雲南怒江州成為雲南首個景區全免費州市

怒江第一灣

丙中洛丙中洛

全長1540公里的怒江自青藏高原穿山越谷而來,在滇藏交界處的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日丹村附近受到大山的阻隔,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流出300餘米後,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只好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大灣,被稱為怒江第一灣。這裡的江面海拔約1700多米,氣勢磅礴,風光旖旎,水勢緩慢,兩岸風景獨好。東西往來的人常在此泛舟或坐溜索過江。

桃花島

桃花島桃花島

桃花島,光聽名字,就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它在當地被稱做扎那桶村,因被怒江環繞,成半島狀,又稱"怒江第二灣"。據說因島上桃花甚多,每年三、四月份,島上一片粉紅,如陶淵明筆下的挑花源,人稱"桃花島"

霧裡

丙中洛-霧裡丙中洛-霧裡

霧裡又名翁里、五里、伍里,是一個位於丙中洛北約10公里處的小村子,旅行者常用"瑞士田園風光"來形容她。霧裡村美得讓人窒息。大片大片濃密的綠中,一座座高腳木樓輕盈地錯落著。木樓屋頂,一層層石板折射著淡灰色的光。清晨雲霧繚繞,和著炊煙,實為人間仙境!

遠遠地望去,一條在山體上人工琢出來的縫隙,在綠色中蜿蜒、微微綻開,這是通往霧裡寨的茶馬古道;順著一塊石板上紅色字型"霧裡人家"的紅色箭頭,踏上茶馬古道;古道崎嶇,只夠一人通行,貼著山體一側行走,沒有任何遮擋的另一側,腳下懸崖陡峭、怒江水滾滾。一座座霧裡小樓,在雲霧山水間,一如千百年前,畫在青山間,融在怒水上,天地人,渾然天成,共同延續著生命,享受著時光,記憶著歷史,這就是傳說中的桃花源!

秋那桶

丙中洛-秋那桶朝紅橋丙中洛-秋那桶朝紅橋

這是怒江大峽谷北端的最後一個村子。過了朝紅橋的尼打擔,翻過一座山就到了。朝紅橋也是一座吊橋,修建的年代比較早。沿山坡分布著民居,到了這裡,再往北就只有馬幫的小路,可以直通西藏察隅。

秋那桶峽谷是整個怒江大峽谷精華中的精華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眾多,人在峽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壯觀。建議線路:丙中洛-霧裡村-秋那桶-初崗村

日出日落

丙中洛丙中洛

丙中洛自然環境奇特、壯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丙中洛靠南邊的地方有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冬至上午,太陽從碧羅雪山緩緩而出,太陽在狹長的天空行走不到兩個小時,就匆匆地落入矗立在丙中洛西南角的貢當神山背後,時隔半個小時,太陽又一次從貢當神山背後露出歉意般的萬道霞光,半個小時後才落入高黎貢山的背後,形成丙中洛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

石門關

丙中洛-石門關丙中洛-石門關

在丙中落台地北端,是一路夾江而行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兩座絕壁從江邊垂直而起,直衝雲天,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寬的巨大石門,怒江從石門中噴涌而出,奔瀉而下,當地人稱它為南禮牆,又根據地形地貌,取了個很形象的名字-石門關,石門關不僅雄偉壯麗,粗獷凝重,還有許多動聽的民間傳說,而且是進出滇藏的必經之路。50年代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六團的指戰員就由此進入西藏,為捍衛祖國神聖領土,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進步。

"佛光"

丙中洛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丙中洛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丙中洛還可觀看到難得的"佛光"。整個景區為立體氣候,冬可觀雪景,春可賞野花,秋可走田園,夏可覽江河,嘎娃嘎普雪山終年積雪。

貢當神山貢當神山

資源狀況

丙中洛田園風光丙中洛田園風光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礦產資源及集市貿易:丙中洛境內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植物資源主要樹種有雲南松、油杉、滇青風、元江栲、還有大葉南燭、香白珠、馬桑、木姜子、大百花杜鵑等,草木有厥類、白茅、金茅、細葉菊、倒鉤刺、早茅、黃背草及蘭科植物,經濟樹木有油桐、漆樹、板栗、核桃、蘋果、桃李、木瓜、梅子、柑橘等。動物資源有小熊貓(金狗),狗熊、扭角羚,雪雉等珍稀動物,還有較多的高山草場,十分適宜畜牧業的發展。

丙中洛境內的格馬洛河盛產黃金,幾年前還有人在此淘金,重丁村山坡離江邊100多米的半山腰,現還保留有三個金礦洞遺址,距此不遠的怒江第一灣的坎桶村更是以出產沙金而聞名遐邇。丙中洛壩子周圍的石門關、貢當神山多為羊脂玉石。“羊脂玉”質如凝脂僅貢山獨有屬稀有品種。

丙中洛由於地域的特殊位置,成了怒江北段重要的集市貿易和商業集散地,又是茶馬古道的轉口站和商品集散地,從丙地來的商販把商品物資運到這裡,有的在當地換成山貨藥材,有的又經過茶馬古道運往西藏。

文化習俗

宗教文化

基督教堂基督教堂

丙中洛是一個典型的人神共居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在周圍的群山中有十座有名有性的神山,且每座神山都有自己的神主,他們分別是:甲衣更念其布(嘎娃嘎普雪山),巴拉生更格布(貢當神山),正桶都吉江才(怒江第一灣西面的雪山),信靈乾嘎日濃(怒江第一灣西邊的仙人洞),衣當都吉帕姆(納依奪村的帕姆仙人洞),扎朵達雅初姆(秩科當大懸崖),傑才木拉目吧(達拉村南菁雪山),登雀其吉布卓(仙女洞)將太下靈信木(納依奪村懸崖),妮日宗甲姆(日宗山)。除此之外,每個奇峰怪石,每棵大樹,每個菁溝都有自己的神靈。

丙中洛--重丁教堂丙中洛--重丁教堂

丙中洛是一個多宗教並存且和諧相處的地方,宗教有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原始宗教與藏傳佛教為一體的民間宗教等,丙中落的喇嘛教以及原始宗教與藏傳佛教為一體的民間宗教等,丙中洛的喇嘛教與其他地方不同,例如,西藏的察隅縣,信仰喇嘛教就不能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不能搞祭神打鬼活動,否則被認為是褻瀆神靈是有罪的。而在丙中洛,信仰喇嘛教的可以到寺廟打鼓念經,還可以請巫師打鬼祭神。所以說這是一種原始宗教與藏傳佛教融為一體的民間宗教。

喇嘛廟的二層喇嘛廟的二層

寺廟有普化寺、香巴拉宮遺址、重丁教堂、基督教堂和眾多喇嘛寺廟。坐落在嘎娃嘎普雪山東南角的普化寺建於清朝道光四年即1825年,從普化寺的屋頂可以看清卡瓦卡布雪山的雄姿。

丙中洛還有婁扯寺、香巴拉宮、巴瑪拉宮和福祿拉宮等寺廟群,只可惜在"破四舊"和"文革"期間移為平地,只留下斷壁殘牆。在婁扯寺的西坡上發現了"香巴拉宮"遺址,有兩堵殘牆斷壁,北牆長2.5米,高3米,有完整佛龕26個,南牆長5米,高3米,有佛龕60個,牆上爬滿青藤,南側牆頭還長滿灌木。

民族文化

丙中洛居住有藏怒、僳僳、獨龍等少數民族,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奇特,民風存朴,多民族和諧相處、團結友愛、平等互助、正直善良、熱情好客,有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習慣。恍然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丙中洛丙中洛
丙中洛丙中洛

丙中洛各民族有著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有著不同的民族服飾和節目。怒族農曆2月8日的"桃花節",主要是祈求神靈保佑;農曆3月15日的"仙女節",主要是女岩神祭。獨龍族的"卡雀瓦節",主要是以鏢牛,跳芒鑼舞的形式祭祀神靈,目前獨龍族還有以前的紋面婦女。各民族語言、服飾、習俗等相互滲透,形成一道獨特的建築風景線。

重大節日

哥斗節

丙中洛是怒江州藏族的聚居地。每年農曆臘月25日至29日,有個重要節日叫“哥斗節”。節日裡,普化寺的喇嘛要在廣場上表演喇嘛舞,為虔誠的善男信女酬謝鬼神,迎福納祥,避穢驅邪,消災免難,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游經節

農曆6月15日,普化寺還有一個重要的宗教活動——游經節。祈禱上天保佑消災免難,幸福吉祥。一大早,丙中洛鄉各村寨的游經人就來到普化寺,4個漢子分別吹著海螺,敲著芒鑼。另外7個人抬著金佛像,73名婦女背著經書,一行人沿著怒江邊彎曲的小道,一面唱著長壽經,一面念著六字真言。誦經聲、長號聲、海螺聲迴響在山谷中。走到哪裡,哪裡的村寨就燃起五穀和松煙,吹響海螺和法號出外迎接,並以青稞酒招待客人。這天,人們喜氣洋洋,身著盛裝,像神仙降臨人間。

農瓦德路

獨龍族唯一的節日,叫“農瓦德路”,或叫“花雀哇”,即過節。獨龍族沒有確切的新年,過年時間不確定。過年期間人們釀製新酒,剽牛殺豬,穿戴一新,走親訪友,徹夜歌舞。

鮮花節

丙中洛—仙女節丙中洛—仙女節

特殊的地理環境,人們對峽谷雪山充滿神奇的幻想,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山崖、

石壁和洞穴的傳說。涉及到怒族最古老岩神的信仰。祭祀岩神是貢山怒族最隆重的活動之一。每年農曆3月15日,貢山怒族一年一度的“鮮花節”(仙女節 奶昔節),就是朝拜岩神的日子。

茶馬古道

丙中洛丙中洛

歷史久遠、古風濃郁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在雲南已基本為現代交通所取代,

唯有丙中洛通往藏東南地區的馬幫隊今天仍在古道上穿行。這條活著的茶馬古道,始於丙中洛,沿峽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察瓦龍鄉政府所在地扎那,全長70公里。這條路既是滇藏古驛道,也是今天察瓦龍溝通外界唯一常年通行無阻的道路,該鄉物資進出主要以來此路。沿途途經石門關、那恰洛峽谷等景點,蹄印斑駁,馬蹄聲聲,空谷傳響,古意盎然。

丙中洛丙中洛

丙中洛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東西方宗教相互交融,多宗教和諧共存,有著奇特的自然景觀,豐富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獨特的人文景觀、多民族、多文化和諧共存,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築。由於地理位置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還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人間仙境。隨著國家、省、州、縣的不斷加大投入和扶持,交通狀況、食宿條件都不斷完善。民風存朴、多民族和諧相處、團結友愛、平等互助、正直善良、熱情好客的丙中洛人民歡迎天下所有嚮往世外桃源的遊客到丙中洛來,來體會都市生活及其他風景區無法體會到的人神共居,人間仙境。

交通信息

外部交通

從昆明長途汽車站坐車到六庫全程大約10小時,六庫江東客運站坐車到貢山全程7-8個小時,貢山到丙中洛的車很多,平均約50分鐘一班,車程約1小時,票價12元,最晚班是18:00。

丙中洛每天有兩班車去六庫,一般上午8點左右在丙中洛唯一的大街上發車,車費85元,車程約8-9小時。

內部交通

丙中洛大街上有跑秋那桶的麵包車,18公里路程,15元一人,大部分景點都在沿途。包車較少,目前只有德拉姆客棧有越野車包車,車費每天800元。

小貼士

14:00以前爬上貢當神山,在山的陰影遮住江水以前,觀看怒江第一灣是最好的時間。羊脂玉廠為最佳的觀測點。秋那桶是一座雪山環繞的小村莊,汽車不能通行,如從重丁村出發步行4小時。最好有當地人做嚮導,以免走彎路,一日來回或在秋那桶留宿一夜,秋那桶有住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