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大會

世界遺產大會

世界遺產大會,全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例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審批哪些遺產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第4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於2016年7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開幕。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2017年7月2日至12日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

基本信息

大會簡介

世界遺產大會 世界遺產大會

世界遺產大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每年舉辦的例會,要審批哪些遺產可以錄入《世界遺產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是政府間組織。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公約主要規定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定義,以及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國家保護和國際保護的措施等。公約規定了各締約國可自行確定本國領土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並向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其遺產清單,由世界遺產大會審批。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地點,都由其所在國家依法嚴加保護。

為保證《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有效實施,197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委員會由21名成員組成,每屆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成員的三分之一。另外,由7名成員組成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團每年舉行兩次會議,研究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工作。在該委員會成立的同時,建立了《世界遺產名錄》。

主要任務

世界遺產委員會承擔四項主要任務:
1、在挑選錄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地時,負責對世界遺產的定義進行解釋。在完成這項任務時,該委員會得到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和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幫助;這兩個組織仔細審查各締約國對世界遺產的提名,並針對每一項提名寫出評估報告。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也對該委員會提出建議(例如文化遺產方面的培訓和文物保護技術的建議)。
2、審查世界遺產保護狀況報告。當遺產得不到恰當的處理和保護時,該委員會讓締約國採取特別性保護措施。
3、經過與有關締約國協商,該委員會作出決定把瀕危遺產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4、管理世界遺產基金。對為保護遺產而申請援助的國家給予技術和財力援助。

組織結構

為保證《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有效實施,197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委員會由21名成員組成,每屆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成員的三分之一。另外,由7名成員組成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團每年舉行兩次會議,研究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工作。在該委員會成立的同時,建立了《世界遺產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又稱為“公約執行秘書處”。該中心協助締約國具體執行《世界遺產公約》,對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建議,執行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決定。

歷屆大會

第1屆會議:1977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伊朗擔任主席國,沒有1項遺產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第2屆會議:1978年5月7日至9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美國擔任主席國,有加拿大、厄瓜多、埃塞阿比亞、德國、波蘭、美國、塞內加爾等國的12個遺產地首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誕生第1批世界遺產。
第3屆會議:1979年1月22日至216日,在埃及盧克索舉行,埃及擔任主席國。
第4屆會議:1980年9月1日至5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法國擔任主席國。
第5屆會議:1981年1月26日至31日,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澳大利亞擔任主席國。
第6屆會議:1982年12月13日至17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澳大利亞擔任主席國。
第7屆會議:1983年12月5日至9日,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舉行,義大利擔任主席國。
第8屆會議:1984年1月29日至11月2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擔任主席國。
第9屆會議:1985年12月2日至6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坦尚尼亞擔任主席國。
第10屆會議:1986年11月24日至218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加拿大擔任主席國。
第11屆會議:1987年12月7日至11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加拿大擔任主席國,
41個新的遺產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增加了6個擁有世界遺產的國家。
中國首次有故宮博物院、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泰山、長城、秦始皇陵(含兵馬俑坑)、敦煌莫高窟等6處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第12屆會議:1988年12月5日至9日,在巴西的巴西利亞舉行,巴西擔任主席國。
第13屆會議:1989年12月11日至15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突尼西亞擔任主席國。
第14屆會議:1990年12月7日至12日,在加拿大班夫舉行,加拿大擔任主席國。
第15屆會議:1991年12月9日至13日,在突尼西亞迦太基舉行,突尼西亞擔任主席國。
第16屆會議:1992年12月7日至14日,在美國聖達菲舉行,美國擔任主席國。
第17屆會議:1993年12月6日至11日,在哥倫比亞卡塔赫納舉行,哥倫比亞擔任主席國。
第18屆會議:1994年12月12日至17日,在泰國普吉島舉行,泰國擔任主席國。
第19屆會議:1995年12月4日至9日,在德國柏林舉行,德國擔任主席國。
第20屆會議:1996年12月2日至7日,在墨西哥梅里達舉行,墨西哥擔任主席國。
第21屆會議:1997年12月1日至6日,在義大利那不勒斯舉行,義大利擔任主席國。
第22屆會議:1998年11月31日至12月5日,在日本京都舉行,日本擔任主席國。
第23屆會議: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摩洛哥擔任主席國。
第24屆會議:2000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澳大利亞擔任主席國。
第25屆會議:2001年12月11日至16日,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芬蘭擔任主席國。
第26屆會議:2002年6月24日至219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匈牙利擔任主席國。
第21屆會議:2003年6月31日至7月5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聖露西亞擔任主席國。(此次會議原定在中國蘇州召開,由於中國“非典”而易地)。
第28屆會議:2004年6月218日至7月7日,在中國蘇州舉行,中國擔任主席國。
第29屆會議 :2005年7月1日至16日在南非東部港口城市德班召開,南非擔任主席國。
第30屆會議 : 2006年7月8日至16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立陶宛擔任主席國。
第31屆會議 :2007年6月23日至7月3日在紐西蘭“花園城市”基督城舉行,紐西蘭擔任主席國。
第32屆會議 :2008年7月2日至1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加拿大擔任主席國。
第33屆會議:2009年6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亞召開,大會審議批准新增13處世界遺產,延伸3處,除名1處。這使得世界遺產總數增至890處。
第34屆會議:2010年7月25日至8月3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召開,大會審議和批准了20餘處新的世界遺產。
第35屆會議:2011年6月20日至29日,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大會通過了包括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等25處遺產申請。大會選舉俄羅斯常駐教科文組織代表埃萊奧諾拉·米特羅法諾娃為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
第36屆會議:2012年6月底,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開幕。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審議36項遺址申報項目。

第37屆會議:2013年6月16至27日在高棉金邊和暹粒兩地舉行。高棉擔任主席國

第38八屆會議:2014年6月在卡達多哈召開,卡達擔任主席國。
第39屆會議:2015年6月28日在德國波恩召開,德國擔任主席國。

第40屆會議:2016年7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

第41屆會議:2017年7月2日至12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辦,波蘭擔任主席國。

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申遺相關知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4屆大會台北時間2010年8月1日將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使之成為中國的第39處世界遺產。
周公測景台| 觀星台| 塔林| 初祖庵| 常住院| 會善寺| 嵩陽書院| 中嶽廟| 東漢三闕| 太室闕| 少室闕 | 啟母闕| 嵩岳寺塔| 天地之中建築群|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王福松| 世界遺產大會| 伊琳娜·博科娃 | 世界文化遺產| 峻極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