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坑

世家坑

世家坑又稱世嘉坑、世厝埔,訛音“洗腳坑”,位於泉州城東東嶽廟至七里庵的古驛道,明以後錫蘭世氏家族墓葬區。 “世家”原指世氏家族,祖先是錫蘭(今斯里蘭卡)王昔利巴交刺惹。明天順三年(1459),王子率使團出訪明朝庭,回國途中停泊刺桐(泉州),因國內政局變故,遂留於此。因其名字第一音與漢語“世”相近,其後裔因取“世”為姓。

基本信息

名字來源

世家坑世家坑
“世家”原指世氏家族,祖先是錫蘭(今斯里蘭卡)王昔利巴交刺惹。明天順三年(1459),王子率使團出訪明朝庭,回國途中停泊刺桐(泉州),因國內政局變故,遂留於此。因其名字第一音與漢語“世”相近,其後裔因取“世”為姓。
清光緒十八年(1892)編修的台灣漳化《世氏族譜·錫蘭人房歷代系》云:“我始祖巴來那公,由錫蘭國君長入閩,為四夷館通事。傳一、二、三世,至四代再生三男,分為天、地、人三房。長房裕齋公建置產山在晉江東關外世家坑,土名世厝埔。”

發現歷史

世家坑世家坑
1996年12月,泉州海交館劉志成在東嶽山發現“世家坑”崖刻、“世嘉坑石橋”刻字,及“錫蘭故考×××孺人×××”等世氏墓碑5方。1986年6月,劉志成又在世家坑發現“明使臣世公孺人蒲氏墓”碑和“通事世公慈淑謝氏墓”碑。此後,世家坑還出土一方“錫蘭何公祖墳”墓碑。
2000年4月18日,斯里蘭卡佛教部副部長艾德維拉·普列馬拉特尼一行到世家坑參觀考察。艾德維拉·普列馬拉特尼認為:“這座古墓是斯里蘭卡傳人之墓已經毫無疑義,它很可能就是錫蘭王子之墓。”同行的赫特拉奇與郝維民兩位學者認為,古墓前的一對造型特別的石獅,其雕刻風格“系錫蘭國科堤王朝前的亞巴忽瓦王國時代的獅雕造型,年代大約在14世紀末,即中國明朝初期”。而古墓前墓桌上雕刻的“呈交合狀的蛇形圖案石刻,更是典型的錫蘭國圖騰,名字納格布圖瓦(Nagapttuwa),它寓意著人丁繁盛,是一種崇拜、祭祀祖先的象徵。”
據“風水”傳說,世家坑對面山上的“芙蓉剪刀穴”是極凶之地,因此,原地墓葬也較少(東嶽山原到處叢冢累累),大概因世氏為外國人,對“風水”忌諱不太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