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三昧

佛教專業術語。

[不求三昧]

定義

謂菩薩住是三昧,則能照了諸法,皆如幻化,三界愛欲悉斷,都無所求,是名不求三昧,(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真宗論

夫大道融心顯實一理。前後賢聖唯趣此門。悟者三界唯心。不悟隨眠□□□乘宗定對相顯。真了悟者知諸法寂然因緣立事假合成名。不了者著名住字取想奔耶。若欲攝妄歸真染淨平等者。要須注意觀心。本覺自現。意觀有力。仍不出意念到彼岸。常入甚深禪定。久習不已。自然事是皆畢。若觀處有事漸漸向真。縱放身心虛豁其壞。起作恆寂不像而照。任運三昧溫道育德。資成法。身返悟心源無妨無礙。體若虛空名無邊三昧。心無出入名無寂三昧。於一切有處淨無求名不思議三昧。三昧不昧不從緣起名法性三昧。一切學者但求其解不求自證。若欲修習大乘者。不解安心定知悟失。時有居士。俗性李名惠光。是雍州長安人也。法名大照。不顧榮利。志求菩提。前事安梨。後事會和尚。皆已親承口決蜜授教旨。至於精義妙理達本窮源。出有入無圓融自在。居士乃禪思餘暇嘆此群迷。遂顯事理幽門。咨呈妙義開斯法要。可謂涉海之舟船直往菩提。斯言信矣。庶將未悟者願令得悟。未安者願令得安。未解脫者願令解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